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敏雄专利>正文

搪铣削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739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搪铣削头装置,包括齿轮箱滑设在机座的滑槽上,该齿轮箱上接设动力马达,其内部设有传动轴、变速轴、从动轴及搪铣削工具轴,其特征在于:    该齿轮箱上设有贯穿齿轮箱上、中、下三层的传动轴孔,该齿轮箱上、中二层间的传动轴孔组设传动轴,该齿轮箱中、下二层间的传动轴孔组设从动轴,该传动轴与从动轴组装在同一轴线方向上,该传动轴与变速轴的间距等于变速轴与从动轴的间距。(*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搪铣削头装置,特指一种将搪铣削头的齿轮箱内的传动轴与从动轴设计在同轴线上,并配合齿轮箱内各齿轮适当组设,使齿轮箱体积及组装公差减小,其各段转速变化较为平均,借此减少工作噪音及提高加工精度,其齿轮箱对应机座滑槽处另设有气油压动作控制的顶持组,利用该顶持组可使齿轮箱更易稳固定位于机座滑槽位置,以利加工作业,使搪铣削头更加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
技术介绍
常用的搪铣削头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由动力马达11、齿轮箱12及搪铣削工具13所构成,其中齿轮箱12箱体上分别开设有传动轴孔21、变速轴孔22、从动轴孔23及搪铣削工具轴孔24,可供各传动轴121、变速轴122、从动轴123及搪铣削工具13组设,其上分别设有若干可互相啮合的齿轮124、125、126,动力马达11所输出的动力,经由主动齿轮111与被动齿轮127啮合传动,再利用各齿轮间各种啮合组配选择,可使动力再经从动轴123上的齿轮126与搪铣削工具13上所设的末齿轮131啮合传出,实施不同转速的加工作业。常用搪铣削头结构,其齿轮箱12体积较大空间占用较多,笨重不精简,其齿轮箱12所需开设的轴孔21、22、23、24数目多,所以加工制造较费事,成本亦较高,而且较多轴孔彼此的间距公差会累加变大,导致各轴组装精度变差,连带造成各轴齿轮组装难度变大,各齿轮间的啮合精度亦受影响,使齿轮箱的动力传输效果降低,其传动噪音增加。常用搪铣削头结构中齿轮箱12组设于机座的滑槽25处,如图3所示,当齿轮箱12沿滑槽25滑移至适当加工位置时,抵止螺栓26端部压抵滑槽25侧部,而使齿轮箱12定位于滑槽25适当处,调整使齿轮箱12的搪铣削工具13与各种大小不同工作物保持适当的间距,以符合加工作业的需求,但其以点压方式吊住齿轮箱12的结构稳定较差,无法使齿轮箱12与滑槽25紧密固定,故实际作业使用时易产生震动噪音,又该结构需靠人工锁设,作业亦较为麻烦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精简,加工精度高,工作噪音小的搪铣削头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搪铣削头装置,包括齿轮箱滑设在机座的滑槽上,该齿轮箱上接设动力马达,其内部设有传动轴、变速轴、从动轴及搪铣削工具轴,其特征在于该齿轮箱上设有贯穿齿轮箱上、中、下三层的传动轴孔,该齿轮箱上、中二层间的传动轴孔组设传动轴,该齿轮箱中、下二层间的传动轴孔组设从动轴,该传动轴与从动轴组装在同一轴线方向上,该传动轴与变速轴的间距等于变速轴与从动轴的间距。该齿轮箱的侧边设有预定数目的顶持组对应滑槽定位齿轮箱,其组成结构为该齿轮箱上对应滑槽设有夹持块,该夹持块一端与滑槽靠合,另一端对应滑槽的壁面与齿轮箱壁面形成容置空间;该齿轮箱的侧边开设有油液空间,该油液空间与外接在齿轮箱表面的油压管连通;推块安装在油液空间内;抵止块设置在夹持块与齿轮箱间的容置空间中,与夹持块、齿轮箱表面接触,一端延伸对应滑槽壁面,对应滑槽壁面的相对面制做成略缩于表面的曲面,使其与滑槽壁面间有一间隙。该抵止块表面对应夹持块成型有凸缘,该夹持块对应开设有凹空供凸缘卡装。该推块对应抵止块成型一顶点。该抵止块端部上设有弹簧孔,其内安装弹簧,该夹持块上对应弹簧开设有槽孔,供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本技术的主要优点是1、由于传动轴与从动轴设计安置在变速箱一侧的同一轴线上,减少齿轮箱体积及轴孔数,减少各轴组装公差,达到提高加工精度,降低工作噪音。2、在齿轮箱对应机座的滑槽处设有顶持组结构,使齿轮箱更稳固地定位在滑槽上进行加工,减少振动和噪音。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图1为常用搪铣削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常用搪铣削头的齿轮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常用搪铣削头齿轮箱组设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外观图。图5为本技术的齿轮箱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低段低速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低段中速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低段高速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中段低速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中段中速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中段高速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高段低速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高段中速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的高段高速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的齿轮箱各轴孔开设位置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的顶持组位置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的顶持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的顶持组的局部构件外观图。图19为本技术的顶持组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4、图5,本技术的搪铣削头结构是齿轮箱31滑设定位在机座的滑槽33上,该齿轮箱31上接设动力马达32,内部设有传动轴4、变速轴5、从动轴6及搪铣削工具轴7。动力马达32的出力轴321上设有主动齿轮322,传动轴4的一端枢设于齿轮箱31内部中间位置,传动轴4另一端穿出齿轮箱31外部,其端部组设被动齿轮41,该被动齿轮41与主动齿轮322相啮合,该被动齿轮41与主动齿轮322均可设计为斜齿轮,齿轮箱31内部的传动轴4由上而下分别设有三个不同大小的传动齿轮42、43、44。传动轴4旁所设的变速轴5二端分别枢设在齿轮箱31的上、下端面,该变速轴5上半段由上面下分别组设有三个大小不同的变速齿轮51、52、53,变速轴5下半段由上而下另设有三个不同大小的变速齿轮54、55、56。从动轴6的一端枢设在齿轮箱31的中间位置,另一端枢设在齿轮箱31下端面,该从动轴6位于传动轴4下方,与传动轴4构成同一轴线设计,该从动轴6由上而下分别组设有三个大小不同的从动齿轮61、62、63,各从动齿轮61、62、63可分别对应啮合变速轴5的变速齿轮54、55、56,从动轴6于其适当位置组设有传出齿轮64,传出齿轮64可为斜齿轮设计。从动轴6旁另设有搪铣削工具轴7,该轴适当位置组设有末齿轮71,末齿轮71可为斜齿轮设计,并对应啮合从动轴6上所设的传出齿轮64,通过传动轴4、变速轴5及从动轴6上所设各齿轮间选择啮合配合岢将动力马达31所输出的动力适当地传输到搪铣削工具轴7,供动作搪铣削工具进行加工作业使用。参阅图4、图6,利用各轴齿轮配合所产生的变速效果,操作者可利用设在齿轮箱31外的段数拨杆311及转速拨杆312分别拨动变速轴5在齿轮箱31上、下半空间内的齿轮,当变速轴5上方的变速齿轮52与传动齿轮43咬合,及变速轴5下方的变速齿轮54与从动轴6上的从动齿轮61咬合,则动力马达32的主动齿轮322与传动轴4上端的被动齿轮41的咬合传动动力,经由传动轴4、变速轴5、从动轴6的传递,及齿轮间的啮合组配,再由传出齿轮64传与末齿轮71以致动搪铣削工具轴7,产生低段数、低转速的动作。参阅图7所示,当变速轴5上方的变速齿轮52与传动齿轮43咬合,及变速轴5下方的变速齿轮56与从动轴6上的从动齿轮63咬合,则动力马达32的主动齿轮322与传动轴4上端的被动齿轮41的咬合传动动力,经由传动轴4、变速轴5、从动轴6的传递,及齿轮间的啮合组配,再由传出齿轮64传与末齿轮71以致动搪铣削工具轴7,产生低段数、中转速动作。参阅图8所示,当变速轴5上方的变速齿轮52与传动齿轮43咬合,及变速轴5下方的变速齿轮55与从动轴6上的从动齿轮62咬合,则动力马达32的主动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敏雄
申请(专利权)人:林敏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