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合铜的直形铜轴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222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6:51
曲轴合铜的直形铜轴衬,铜轴衬本体安装固定在合铜座的内表面,合铜座外表面安装有机台,铜轴衬本体的前端和末端厚度一致,铜轴衬本体的前端与合铜座端面对齐,铜轴衬本体中部设置有润滑孔,铜轴衬的前、后两端内侧均为斜角;合铜座的前端为竖直的光滑平面;铜轴衬本体的前端与合铜座贴合的部位设有向着合铜座伸出的伸长块,合铜座的对应部位设有与伸长块等规格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铜轴衬厚度薄,重量轻,方便安装,安装的精确度高,铜轴衬厚度均匀,加工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发热而咬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曲轴合铜的直形铜轴衬,属于冲床领域。
技术介绍
冲床是冲压式压力机,冲压工艺较传统机械加工节约材料和能源,效率高,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不高,通过各种模具应用可以机械加工出产品,被广泛应用。冲床的设计原理是将圆周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由主电机带动飞轮经离合器带动齿轮、曲轴、连杆等运转,来达到滑块的直线运动,从主电机到连杆的运动为圆周运动。铜有较高的硬度和熔点,不易变形,耐磨性能高,常被应用于曲轴回转运动支撑的材料,并称为铜轴衬,铜轴衬与合铜座安装固定,传统的铜轴衬(结构见图1)前端延伸出合铜座,并向着合铜座呈圆角弯曲,铜轴衬的厚度较厚,装配时会有轴向大小径的现象,冷缩配合后初端孔径较不稳定,合铜间隙裕度达不到期望的精度,同时,机台运转时发热,铜轴衬的初端厚度和末端厚度变化较大,曲轴的轴径常会发生发热咬死的现象,预防处理方式为冷缩合铜安装后进行二次加工,来确保孔径公差精密度,造成制作时间长,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曲轴合铜的直形铜轴衬,铜轴衬本体为直形,铜轴衬本体前、后端厚度一致,且较传统铜轴衬本体的厚度要薄,避免运转时,铜轴衬前端发热变形不稳定,造成咬死的现象。曲轴合铜的直形铜轴衬,包括铜轴衬本体,所述铜轴衬本体安装固定在合铜座的内表面,合铜座外表面安装有机台,铜轴衬本体的前端和末端厚度一致,铜轴衬本体的前端与合铜座端面对齐,铜轴衬本体中部设置有润滑孔。所述合铜座的前端为竖直的光滑平面。所述铜轴衬本体的前端与合铜座贴合的部位设有向着合铜座伸出的伸长块,合铜座的对应部位设有与伸长块等规格的凹槽。所述铜轴衬的前、后两端内侧均为斜角。本技术,选用与合铜座相同直径或近似直径的铜轴衬本体,采用冷缩的方式将其安装固定在合铜座的内表面,合铜座内孔的孔径变化量缩小,提高加工产品的孔径精确度,避免二次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铜轴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机台,2—合铜座,2-1—合铜座的如端,3—铜轴衬本体,3-1—铜轴衬本体的前端,4一润滑孔,5—伸长块,6—凹槽,7—斜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本技术的结构见图2,曲轴合铜的直形铜轴衬,铜轴衬本体3安装固定在合铜座2的内表面,合铜座2外表面安装有机台I,铜轴衬本体的前端3-1和末端厚度一致,铜轴衬本体的前端3-1与合铜座前端2-1对齐,铜轴衬本体3中部设置有润滑孔4。本技术,铜轴衬本体的前端3-1和末端厚度一致,且较传统的铜轴衬本体厚度薄,减轻铜轴衬本体3的重量,安装方便,使用时,需要的动力消耗小,润滑孔4可注入润滑油减少摩擦阻力并带走热量。机台I对合铜座2起到定位、支撑和固定的作用,使用时,电机通过相应的传动构件,利用铜轴衬支撑传动构件进行产品的加工。所述合铜座的前端2-1为竖直的光滑平面。竖直的光滑平面较传统的台阶平面减少加工过程中发热变形不稳定。所述铜轴衬本体的前端3-1与合铜座2贴合的部位设有向着合铜座伸出的伸长块5,合铜座2的对应部位设有与伸长块5等规格的凹槽6。伸长块5完全卡在凹槽6内,提高铜轴衬本体3与合铜座2的固定连接稳定性。所述铜轴衬的前、后两端内侧拐角均为斜角7。斜角7加工方便,且容易控制斜角7的规格的准确度,较传统的圆角,简化加工过程,提高设计规格与实际加工规格的吻合程度,同样起到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发热咬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曲轴合铜的直形铜轴衬,其特征是包括铜轴衬本体,所述铜轴衬本体安装固定在合铜座的内表面,合铜座外表面安装有机台,铜轴衬本体的前端和末端厚度一致,铜轴衬本体的前端与合铜座端面对齐,铜轴衬本体中部设置有润滑孔。

【技术特征摘要】
1.曲轴合铜的直形铜轴衬,其特征是包括铜轴衬本体,所述铜轴衬本体安装固定在合铜座的内表面,合铜座外表面安装有机台,铜轴衬本体的前端和末端厚度一致,铜轴衬本体的前端与合铜座端面对齐,铜轴衬本体中部设置有润滑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合铜的直形铜轴衬,其特征是所述合铜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烈臣郭雅慧郭挺钧蓝祺峻林明旸
申请(专利权)人:协易科技精机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