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永磁磁力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516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圆锥滚子专用磨床在磨加工滚子的圆弧端面时固定工件之用的稀土永磁磁力吸盘,该吸盘由圆形工作台和磁力盘两部分组成。磁力盘由底盘(6)、外壳(10)、内轴套(5)及它们中间的两组磁化方向互为180°的稀土永磁体组(9,4)及隔离环(8)所组成。由于巧妙的设置了调节杆(7)调节工作台和磁力盘相互位置,从而使工作台和磁力盘可以方便的进行更换和进行精度调整。由于采用了RCo-[5]、R-[2]Co-[17]、NdFeB稀土永磁材料作为稀土永磁体组(9,4)的永磁材料,具有重量轻、磁力强、结构简单等优点。(*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加工的工装夹具,尤其是一种用于园锥滚子专用磨床在加工滚子的园弧端面时固定工件的磁力吸盘。现有技术中,磨加工园锥滚子的园弧端面时一般采用电磁吸盘固定工件,这种电磁吸盘用电作为其磁场源,不仅需要专门的电源调节装置,而且耗电量也较大。由于电磁吸盘必须在冷却液浸蚀的条件下长期工作,经常发生由于电磁吸盘线包短路而烧坏线包的情况。更换线包不仅费工费时,还要造成生产停顿。因而这种电磁吸盘的经济性也不理想。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消耗能源,能长期在恶劣环境下工作而不易损坏的结构简单的稀土永磁磁力吸盘。专利技术人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构思是采用不消耗能源的稀土永磁材料代替现有电磁吸盘中的电源线包作为磁力盘的磁场源。考虑到实际应用中永磁吸盘置放工件的台面和永磁吸盘的磁力盘部分要经常更换,在结构上把永磁吸盘设计成可以方便脱离和可以调节相互间隙的工作台和磁力盘两部分,让充当磁力源的永磁材料嵌放在工作台下面的磁力盘中,在磁力盘盘面的某一园周上装置若干个调节杆,用调节杆来调节工作台和磁力盘的相对位置,让工作台和磁力盘脱离或是调节工作台面的精度。专利技术人依据这种构思,提出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所提供的稀土永磁磁力吸盘是由外磁极,内磁极和上隔离环组成的园形工作台和磁力盘构成,其区别在于磁力盘的环状底盘外侧的外壳和内侧的内轴套之间包括有两组磁化方向互为180°的稀土永磁体组,一个均布有若干通孔的隔离环。隔离环位于两组稀土永磁体组之间。调节工作台和磁力盘相对位置的调节杆通过环状底盘均布在隔离环的通孔中。就整个稀土永磁吸盘而言,磁力盘中的隔离环和工作台的上隔离环相接触,两组稀土永磁体组分别和工作台的内磁极和外磁极接触并由底盘形成磁通路,从而在工作台面上形成N和S两个磁极。利用调节杆在隔离环通孔中的上下运动,可以调节磁力盘和工作台的相对位置或让其它们脱离,实现对工作台面精度的调整或工作台和磁力盘的更换。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做出的稀土永磁磁力吸盘,省去了原电磁吸盘的电源调节器,不需要能源。在相同直径的情况下,其工作台面的磁场强度比电磁吸盘提高10%以上,而重量仅为电磁吸盘的1/3。其在冷却液长期浸蚀的条件下工作稳定。提高了园锥滚子的加工精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还可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稀土永磁磁力吸盘结构示意图,同时作为说明书摘要附图。为说明方便,采用了剖视,同时也是实施方案1。图2为本技术稀土永磁磁力吸盘实施方案2。图3为本技术稀土永磁磁力吸盘实施方案3。图4为本技术稀土永磁磁力吸盘实施方案4。图5为本技术稀土永磁磁力吸盘实施方案5。图1说明如下图中(1)为外磁极,(3)为内磁极,它们由金属导磁材料制成。它们均为园盘形状。(2)为上隔离环,用非导磁材料做成。外磁极(1)、内磁极(3)、上隔离环(2)的主要作用是形成磁力盘的园形工作台,并形成两个环状磁极。图中(5)为内轴套,用非导磁金属制成,它一方面起把整个稀土永磁磁力吸盘固定在磨床上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和外壳(10)一起使磁力盘各零件置为一体。外壳(10)用非导磁金属材料制做。(6)为环状底盘,用导磁金属制成,它的面上有两个凸出的环状台阶,台阶之间有螺孔,它的作用是形成磁力盘的磁通路并装置调节螺杆(7)。(8)为环状隔离环,它上面均布有6个通孔,它用非导磁金属做成,它的每个通孔中置放一个调节杆(7),它一方面在磁力盘中起隔磁作用。另一方面形成调节杆(7)向上运动的空间。(4)、(9)为两组稀土永磁体,它们分别是由若干个单个稀土永磁体排列成的一个环状永磁体环,它们的磁化方向如箭头所示,它们互为180°,可以由RCo5、R2Co17、NdFeB永磁材料做成。它们起磁力盘磁场源的作用。调节杆(7)用金属材料制作。图中内轴套(5),两组永磁体组(4)、(9)、底盘(6)、隔离环(8)、调节杆(7)、外壳(10)构成本技术稀土永磁磁力吸盘实施方案的磁力盘。图中两组稀土永磁体组(4)、(9)和底盘(6)通过外磁极(1)、内磁极(3)形成磁通路并在工作台上形成N和S两个环形磁极,具体应用时被加工件置放在N和S两个环状磁极之间,通过工件形成闭合磁路,完成对被加工件的装夹。调节调节杆(7),让其上升或下降,可以顶起工作台,让工作台和磁力盘脱离或调节工作台水平位置。实践证明,按本实施方案做出的稀土永磁磁力吸盘,不需要能源,其工作台面上N、S两极间每平方厘米拉力大于10kg,滚子加工时不但减少摆差,加工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其磁力盘部分仅重16kg。在冷却液浸蚀的情况下长期工作不出故障。达到了本技术的目的。图2说明如下图中外磁极(1)、内磁极(3)、上隔离环(2)、内轴套(5)、底盘(6)、外壳(10)和图1中实施方案1结构一样,形状也一样。图中(29)、(14)两组稀土永磁体组分别是由若干单个稀土永磁体组成的三个永磁体环组成并排列为倒“品”字形状的稀土永磁体组,构成两组稀土永磁体组的永磁体环的磁化方向按箭头所示,分别为180°、270°、0°和0°、90°、180°,两组稀土永磁体组的合成磁化方向仍互为180°。图中(12)、(11)为软铁环,由导磁软铁制成,它们分别置于构成两组永磁体组(29)、(14)的倒“品”字形永磁体环中间并和工作台中的内外磁极(1)、(3)接触。图中隔离环(8)上均布的通孔数量为8个,相应的调节杆(7)数量也为8个。其余情况和图1中实施方案1类似,不再阐述。图3说明如下图中外磁极(1)、内磁极(3)、上隔离环(2)、内轴套(5)、底盘(6)、外壳(10)和图1实施方案1类似。图中(39)、(24)两组稀土永磁体组是分别由若干个稀土永磁体组成的五个永磁体环组成的并排列为“U”字形状的稀土永磁体组,构成这两组稀土永磁体组的永磁体环的磁化方向按箭头所示,分别为225°、180°、270°、0°、305°和45°、0°、90°、180°、135°。两组稀土永磁体组的合成磁化方向仍互为180°。图中(12)、(11)为软铁环,它们分别置于构成两组稀土永磁体组(39)、(24)的“U”字形永磁体环中间并和工作台的内外磁极(1)、(3)接触。图中隔离环(8)上均布的通孔数量为6个,相应的调节杆(7)的数量为6个。其余情况和图1实施方案1类似。图4说明如下图中外磁极(1)、内磁极(3)、上隔离环(2)、内轴套(5)和图1实施方案1类似。图中(13)为金属导磁环,由导磁金属制成,它取代了图1实施方案1中的一组稀土永磁体组。(20)为外壳,由非导磁材料制成。(36)为底盘,用导磁金属制成,它只有一个凸出的台阶。图中(29)为一组稀土永磁体组,是分别由若干稀土永磁体组成的三个永磁体环组成并排列为倒“品”字形状的稀土永磁体组,构成稀土永磁体组的永磁体环的磁化方向按箭头所指,分别为180°、270°、0°,合成磁化方向为270°。图中(12)为软铁环,由导磁软铁制成。(8)为隔离环,其上面均布的通孔数为4个。相应的调节杆(7)数量为4个。其余情况和图2实施方案2类似,不再阐述。图5说明如下图中外磁极(1)、内磁极(3)、上隔离环(2)、内轴套(5)和图1中实施方案1情况类似。图中(30)为外壳,由金属导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土永磁磁力吸盘,由外磁极(1)、内磁极(3)和上隔离环组成的园形工作台和磁力盘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永磁磁力吸盘的磁力盘,该磁力盘的环状底盘[6、26、36]外侧的外壳[10、20、30]和内侧的内轴套(5)之间包括有两组合成磁化方向互为180°的稀土永磁体组[9、4、29、14、39、24],一个均布有通孔的隔离环(8);隔离环(8)位于两组稀土永磁体组之间,调节工作台和磁力盘相对位置的调节杆(7)通过环状底盘[6、26、36]均布于隔离环(8)的通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况力荣刘健洪汉村刘明生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电子工业部第九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