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面成型器及其成型3D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4204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3D面成型器及其成型方法,该3D面成型器包括一工作台及一转动机构。该工作台包括一磁力平台,该磁力平台上装设一操作杆,可控制该磁力平台具有磁力或丧失磁力,并可作为转动时的施力部。该转动机构包括一上基座、一下基座及三挡块,该上基座可与磁力平台固定一体,该下基座的顶壁形成一与连续三侧壁均相切的半圆形凸台,而该上基座的底壁及下基座的顶壁分别对应设有一V形凹槽,该凹槽内可放入若干滚珠,通过一轴套及一螺栓可将该上基座及磁力平台的组合体转动装设在该下基座上。该挡块上具有一腰形孔,其可固定在该上基座上,调节该三挡块并施力于该操作杆使该磁力平台转动相应角度,便可使置于磁力平台上的工件按所需成型。(*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3D面成型器及其成型方法,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快速成型3D面且加工精度高的3D面成型器,及一种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的3D面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对3D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各种3D面大量涌现,如各种斜面、外围圆弧面、断差面等等。相应地,各种3D面成型器及3D面成型方法也随之出现,而业界当前的3D面成型器及3D面成型方法中,大多只能用于直线加工,对于成型部位的加工则只能通过放电加工。但是,放电加工耗时较长、加工效率极低,每个工件都需单独做电极,导致成本大大提高,且放电加工精度也难控制,品质不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快速成型3D面、加工精度高的3D面成型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且加工精度高的3D面成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3D面成型器包括一工作台及一转动机构。该工作台包括一磁力平台,该磁力平台上装设一操作杆,可控制该磁力平台具有磁力或丧失磁力,并可作为转动时的施力部。该转动机构包括一上基座、一下基座及三挡块,该上基座可与磁力平台固定一体,该下基座的相邻两角落处各设一凹陷部,且其顶壁形成一与连续三侧壁均相切的半圆形凸台,而该上基座的底壁及下基座的顶壁分别对应设有一V形凹槽,该凹槽内可放入若干滚珠,通过一轴套及一螺栓可将该上基座及磁力平台的组合体转动装设在该下基座上。该挡块上具有一腰形孔,其可固定在该上基座上。本专利技术3D面成型方法为将该三挡块固定在该上基座的相邻两侧壁上并抵靠住下基座,使其中两挡块固定在上基座的一侧壁上并位于下基座的两凹陷部处,另一挡块单独固定在上基座的另一侧壁上并邻近下基座的一凹陷部,之后可将工件成型部位置于该磁力平台的转动中心,刀具不动或只做上下移动,便可使置于磁力平台上的工件按所需成型。本专利技术3D面成型器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3D面成型器具有一可转动的工作台,其可快速成型各种3D面且加工精度高。本专利技术3D面成型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且加工精度高。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3D面成型器及其成型方法的3D面成型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3D面成型器及其成型方法的3D面成型器的上基座的立体图。图2B是本专利技术3D面成型器及其成型方法的3D面成型器的上基座的另一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3D面成型器及其成型方法的3D面成型器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3D面成型器及其成型方法的3D面成型器的组合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3D面成型器及其成型方法的3D面成型器可用来加工多种成型面,其包括一工作台及一转动机构。该工作台包括一磁力平台10、两靠板20及一操作杆30。该磁力平台10呈一方形,其顶壁嵌设有若干平行的长形铜块,该磁力平台10的一侧壁上有一操作孔11,可装设操作杆30,转动该操作杆30使其与该操作孔11处于锁紧状态时,该磁力平台11具有磁力,而转动该操作杆30使其与该操作孔11处于松动状态时,该磁力平台11即丧失磁力,且操作杆30可作为转动时的施力部。该两靠板20分别装设在该磁力平台10的两相邻侧壁上,用标准件抵顶该靠板20可找到该磁力平台10的转动中心。而在磁力平台10底壁四角处各设有一螺孔(图未示)。该转动机构包括一上基座40、一下基座60、三挡块70及一轴套80。请一同参阅图2A及图2B,该上基座40及下基座60均呈一方形,该上基座40四角处对应于磁力平台10底壁上的螺孔(图未示)各设有一阶梯孔41,通过螺丝可将上基座40与磁力平台10固定一体。该上基座40一侧壁42的两端分别开设一螺孔44,而在该侧壁42的相邻侧壁46上远离该侧壁42的一端也开设一分别用来固定该三挡块70的螺孔48;该上基座40的底壁开设有一环状V形凹槽50,并在其中央位置处向下凸设一轴体52,该轴体52中央开设有一螺孔54。该下基座60的顶壁两相邻角落处各设有凹陷部66,并形成一与连续三侧壁均相切的半圆形凸台61,而该顶壁对应于上基座40的V形凹槽50也设有一环状V形凹槽62,而在其中央开设一纵向贯穿的阶梯孔64。该三挡块70是长方体的,其中心处开设有腰形孔72,可通过螺栓74螺锁在该上基座40侧壁42、46上,调节螺栓74在该腰形孔72中的位置,便可调节该三挡块70的固定位置。该轴套80可套置在该下基座60的阶梯孔64中,其包括一基体82及自该基体82的顶壁中央垂直向上凸伸的轴体84,轴套80的中心开设一贯穿的通孔86。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组装时,首先将若干滚珠(图未标号)放入该下基座60的V形凹槽62中,然后将该上基座40及磁力平台10的组合体置于该下基座60的顶壁,使该上基座40上的V形凹槽50与下基座60的V形凹槽62刚好吻合,而上基座40的轴体52则套入该下基座60的阶梯孔64内,再将该轴套80的轴体84自该下基座60底壁套入该阶梯孔64内,通过一螺栓90锁固在轴套80的通孔86及上基座40的螺孔54中,从而将该上基座40与该下基座60沿轴向定位并可相对转动,最后可将该三挡块70固定在该上基座40上并抵靠住下基座60,使其中两挡块70分别位于下基座60的两凹陷部66处,另一挡块70邻近下基座60的一凹陷部66。通过该滚珠可使该上、下基座40、60更加紧密且精确贴合,并且在转动过程中可减少该上、下基座40、60之间的摩擦。用上述3D面成型器成型时,可将工件成形部位的中心与该磁力平台10的转动中心重合,刀具不动或只做上下移动,只需调节该三挡块70的全部或部分至该下基座60凸台61处,而将其它挡块70松开,并施力于该操作杆30使该磁力平台10转动相应角度,便可使成型部位按所需成型。如果调节三挡块70均至该凸台61处时,可使该磁力平台10顺时针转动90度;如果调节侧壁42上的两挡块70至该凸台61处,而将侧壁46上的挡块70松开时,可使该磁力平台10顺时针转动90度且逆时针也可转动90度,则总共可转动180度;如果将该三挡块70都松开时,则可使该磁力平台10顺时针转动360度。上述转动过程可逆且可精确控制其转动角度。权利要求1.一种3D面成型器,主要包括一工作台及一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工作台包括一磁力平台及一操作杆;该转动机构包括一上基座、一下基座及三挡块,该上基座可与磁力平台固定一体,该上基座可转动装置在该下基座上,该下基座顶壁相邻两角落处各设一凹陷部并形成一与连续三侧壁均相切的半圆形凸台,该等挡块固定在上基座的相邻两侧壁上,其上各设有一腰形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面成型器,其特征在于该磁力平台一侧壁设一操作孔,该操作杆装设在该操作孔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D面成型器,其特征在于该磁力平台的另两相邻侧壁各装设一靠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面成型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基座及下基座均呈一方形,且该上基座的底壁及下基座的顶壁围绕中央分别对应开设有一环状V形凹槽,凹槽内装设有若干滚珠。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面成型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基座底壁中央位置处向下凸设一轴体,该轴体中央开设有一螺孔。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3D面成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基座中央开设一纵向贯穿的阶梯孔。7.如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面成型器,主要包括一工作台及一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工作台包括一磁力平台及一操作杆;该转动机构包括一上基座、一下基座及三挡块,该上基座可与磁力平台固定一体,该上基座可转动装置在该下基座上,该下基座顶壁相邻两角落处各设一凹陷部并形成一与连续三侧壁均相切的半圆形凸台,该等挡块固定在上基座的相邻两侧壁上,其上各设有一腰形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佑喜徐锡华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