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循环相变热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47186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循环相变热袋,包括袋体、引发体、内料,其中,所述袋体的内层为内袋,所述袋体的外层为保温袋,所述内袋中填充有所述内料,所述引发体连接在所述内袋的内侧。所述内料为相变蓄热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引发体引发,瞬间相变制热,不需二次加热,改变了原有同类型产品的生产工艺,可以循环使用,实现节能环保;使用温度舒适,能在一定时间内稳定在一个舒适的温度区间内,适合理疗和保暖;内料无腐蚀、无毒、无臭;可供人体局部热敷理疗,对缓解颈椎疼痛,炎症消散,伤口愈合起到促进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袋,具体地,涉及可循环相变热袋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产品都是一次性热袋,其特征在于热袋由内外两层塑料袋组合而成,其外层塑料袋中放入制热物品,而在内层塑料袋中放入可以触发上述制热物品的材料,并且,内层塑料袋在外力作用下可以破裂。这样一次性的产品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因此十分需要一个可循环的速热热袋产品。随着人们的节能和环保意识的增强,节能材料日益受到关注。相变蓄热材料的研究与推广可以减少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相变储能材料是指在其物相变化过程中,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从外界环境吸收热量或者向外界环境放出热量),从而达到控制环境温度和利用能量目的的材料。理想的相变储能材料应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热力学条件和化学条件。热力学条件:热导率高,热量可以方便地存入和取出;性能稳定,可反复使用而不发生熔析和副反应;材料各状态(冷、热或固、液)的密度大,从而能量密度大;体积稳定。对显热储存材料要求热容大;对潜热储存材料要求相变焓大,相变时体积变化小。化学条件:对化学反应热储存材料来说化学反应热效应大,化学腐蚀性小。经济条件:原料来源广泛稳定,价格便宜,就地取材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循环相变热袋。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循环相变热袋,包括袋体、引发体、内料,其中,所述袋体的内层为内袋,所述袋体的外层为保温袋,所述内袋中填充有所述内料,所述弓I发体连接在所述内袋的内侧。优选地,所述内料为相变蓄热材料。优选地,所述引发体为薄片状,所述引发体贴覆于所述内袋的内侧。优选地,所述引发体上设置有多条凹陷的折痕,所述折痕之间相互平行。优选地,所述弓I发体呈哑铃形。优选地,所述引发体为长条状。优选地,所述弓I发体沿所述袋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袋体呈矩形,所述引发体沿所述袋体的对角线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内袋连接所述引发体的区域形成第一隆起部,所述第一隆起部的内侧构成容纳槽,所述引发体位于所述容纳凹槽内,所述保温袋接触所述第一隆起部的区域形成第二隆起部,所述第二隆起部内侧构成凹槽,所述第一隆起部位于所述凹槽内。优选地,所述第二隆起部的外侧设置有防滑条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由引发体引发,瞬间相变制热,不需二次加热,改变了原有同类型产品的生产工艺,可以循环使用,实现节能环保。2.使用温度舒适,能在一定时间内稳定在一个舒适的温度区间内,适合理疗和保暖。3.内料无腐蚀、无毒、无臭。4.掰动袋体内的引发体后即可发热,可供人体局部热敷理疗,对缓解颈椎疼痛,炎症消散,伤口愈合起到促进作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可循环相变热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可循环相变热袋沿A-A向的剖面图。图中:1为引发体,2为袋体,21为保温袋,22为内袋,220为第一隆起部,210为第二隆起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可循环相变热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可循环相变热袋,包括袋体2、引发体1、内料,其中,所述袋体2的内层为内袋22,所述袋体2的外层为保温袋21,所述内袋22中填充有所述内料,所述引发体I连接在所述内袋22的内侧,所述内料为相变蓄热材料。其中,热袋的是一种蓄热产品,是利用相变保温材料的化学性质,经过制作以达到蓄热、放热的目的。相变蓄热材料由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相变过程,这时相变蓄热材料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所述可循环相变热袋是一种由引发体引发,瞬间相变制热的产品,它选用酸与碱液为主要原材料,直接合成内料,不需二次加热,改变了原有同类型产品的生产工艺,在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选用酸和碱液为主要原材料,直接合成内料,通过引发体引发可瞬间制热,根据本技术制成的产品适合理疗及保暖。例如内料的主要成分可以由食用羧甲基纤维素纳、硫代硫酸钠及矿物微量元素、纯净水等组成。更为具体地,所述引发体为长条状,如图1所示,所述引发体沿所述袋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内袋22连接所述引发体I的区域形成第一隆起部220,所述第一隆起部220的内侧构成容纳槽,所述引发体I位于所述容纳凹槽内,所述保温袋21接触所述第一隆起部220的区域形成第二隆起部210,所述第二隆起部210内侧构成凹槽,所述第一隆起部220位于所述凹槽内。这样,可以让使用者清楚地知道引发体的位置,从而可以快速方便地掰动袋体内的引发体使其发热。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第二隆起部的外侧设置有防滑条纹,从而使得使用者在执行掰动操作时可以增大手部与袋体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所述引发体上设置有多条凹陷的折痕,所述折痕之间相互平行,这些折痕使得所述引发体的厚度折痕处变薄,从而使用者的掰动时只需要极小的力即可掰动。而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换例中,所述引发体为薄片状,所述引发体贴覆于所述内袋的内侧,薄片状利于加工,并且容器弯折掰动;进一步地,所述引发体呈哑铃形,即两头大中间小的形状,这样的设计同样可以起到利于掰动、并且利于使用者握持的作用;更进一步地,所述袋体呈矩形,所述引发体沿所述袋体的对角线方向延伸,从而在袋体内部有限的空间限制下,尽量使引发体的长度加大,从而使用者的掰动时的阻力臂缩小,利于使用者用极小的力即可掰动。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循环相变热袋的生产方法可以依次包括下列步骤:备料配制、制袋、灌装、封口、检验和包装。其主要技术指标为:⑴产品发热速度(达到52°C):≤60秒;⑵反应45分钟后温度40°C。进一步地,内料制作过程中,通过加入络合剂、明矾等除去料液中的杂货,可以得到一种澄清、无毒无臭的液料。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 的实质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循环相变热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引发体、内料,其中,所述袋体的内层为内袋,所述袋体的外层为保温袋,所述内袋中填充有所述内料,所述引发体连接在所述内袋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相变热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引发体、内料,其中,所述袋体的内层为内袋,所述袋体的外层为保温袋,所述内袋中填充有所述内料,所述引发体连接在所述内袋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相变热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料为相变蓄热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相变热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体为薄片状,所述引发体贴覆于所述内袋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相变热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体上设置有多条凹陷的折痕,所述折痕之间相互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相变热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体为长条状。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立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