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材料加工成形的计算机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对于包括圆钢或圆角方钢等棒料精密热模锻成形件,精密下料是实现其精密成形的重要条件和前提。目前,国外多采用锯切等长棒料以达到等重下料,由于国外供货棒料形状尺寸精度较高,所以通过等长下料其等重下料精度达到下料重量的±1%左右,而国内如法炮制,下料重量误差则为±2%左右,这是因为国内供货的棒料弯曲度大,截面形状和尺寸差异较大,所以国内采用等长下料则难以甚至不可能实现等重下料,从而影响后续的精密成形。众所周知,复杂形状模锻件精密成形,尤其是大口径炮弹体圆钢或圆角方钢热锻时,在热冲盂前必须采用“满压型”工艺,才能减小冲盂壁偏差,实现毛坯精化。而对于这类棒料精密热模锻成形件,首要的是实现精密等重下料,才能实现弹体毛坯精化,减少弹体壁偏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料精度高的。本专利技术假设被测棒料中各处密度不变,并根据重量G=密度P×体积V(1.1),一改以往的等长下料为等体积下料,从而实现精密等重下料。1、对于圆钢V=Σi=1nVi---(1.2)]]>式中Vi=п/12(d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料锯切自动在线光电控制等重下料的计算机控制方法,它包括由锯切机、光电精密测径仪、光栅位移传感器、工控机构成的棒料锯切系统,其特征是采用了如下的控制步骤:开机,启动棒料锯切系统工作并置入所需的G↓[下料]的初始值;光栅位移传感器 在送料进给的同时,测得送料进给量Δl↓[i]传送给工控机;同时,光电精密测径仪测得棒料对应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直径D↓[H]和D↓[V]值,通过串行通讯口传输给工控机;工控机计算出瞬时重量增量ΔG↓[瞬时i],若为圆钢则根据下列公 式计算G=密度P×体积VV=*V↓[i]式中V↓[i]=Π/12(d↓[i]↑[2]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禄,吴键,何长光,张志明,曹洋,沈蕾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