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棒自动对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46328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1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铝棒自动对齐装置,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升降托杆机构及夹紧对齐机构,所述工作台的顶壁、底壁以及连接所述顶壁与底壁的平行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升降托杆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壁上的升降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升降驱动单元上且通过所述升降驱动单元的驱动作升降运动的升降杆、固定于所述升降杆上的连接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远离所述升降杆的一端的升降支架以及两相互平行的铰接单元,所述夹紧对齐机构包括沿所述顶壁的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夹持单元。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铝棒对齐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安全风险低、铝棒表面质量较好及打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产品对齐
,尤其涉及一种铝棒自动对齐装置
技术介绍
铝棒铸造生产后,须按要求规格锯切加工成一定长度的铝棒,并以数根为一单位被打捆包装。打捆包装时要对各铝棒之间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其紧密性及整齐度。对齐调整是打捆包装中的一项关键性作业,各铝棒的端面不齐不仅影响产品整体外观,不利于整箱装运,同时可能导致棒排捆带不紧,在吊装运输过程中脱落,产生不可预计的后果。而现有打捆对齐一般是采取的是人工作业:工作人员站在工作台上,对需要打捆的铝棒逐根挪移滚动到打捆工位,在挪滚过程中不断调整两端滚动速度,使得铝棒按预计位置到达成为一排,再采用钢带打捆机对其进行捆绑及天车进行吊运移开。整个调整过程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易导致铝棒表面质量形成刮痕,且随时存在员工被挤压砸伤的安全隐患。因而,相关技术中的铝棒对齐方式中存在铝棒对齐效率低、劳动强度较大、安全风险较高、铝棒表面质量较差、打捆效果较差的不足。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铝棒自动对齐装置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棒对齐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安全风险低、铝棒表面质量较好及打捆效果好的铝棒自动对齐装置。本专利技术一种铝棒自动对齐装置,包括工作台,还包括限位机构、升降托杆机构及夹紧对齐机构,所述工作台包括顶壁、底壁以及连接所述顶壁与底壁的平行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顶壁的顶面为斜面,所述顶面与所述底壁的间距自所述第二侧壁朝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顶壁还设置有贯穿于其上的槽孔;所述限位机构固定于所述顶壁上且靠近所述顶面的与所述底壁间距最小的一端;所述升降托杆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壁上的升降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升降驱动单元上且通过所述升降驱动单元的驱动作升降运动的升降杆、固定于所述升降杆上的连接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远离所述升降杆的一端的升降支架以及两相互平行的铰接单元,所述升降支架包括底板、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两端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以及位于所述升降支架的顶端且位于所述顶面下方的托杆单元,所述托杆单元包括两相互平行的导杆轴以及分别套设于所述导杆轴上的若干第一滚套,所述导杆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铰接单元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底部,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一滚套在升降驱动单元的驱动下上升,可穿过所述槽孔外露于所述顶面的上方;所述夹紧对齐机构包括沿所述顶壁的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两相互平行的导轨、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内的滑块、连接固定于两所述滑块顶部的基板、位于所述顶面上方的夹持板、分别连接固定所述夹持板与基板的夹持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基板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基板沿导轨方向滑动的夹持驱动单元。优选的,所述顶面与所述底壁的夹角为2-3°。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为两相互平行设置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垂直于所述底壁。优选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限位柱上的若干第二滚套。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板内侧表面且间隔排布的若干垫块。优选的,所述夹持支架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基架以及两相互平行的抵持板,所述基架包括均平行于所述滑轨的两第一架板以及垂直连接两所述第一架板的第二架板,所述抵持板的一端抵接固定于所述第二架板上,另一端抵接固定于所述夹持板底部。优选的,所述铰接单元包括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底部,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上。优选的,所述铰接单元还包括铰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上的第一加强筋板,所述第一加强筋板同时连接固定所述底板与所述斜撑杆。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加强筋板、第三加强筋板,所述第二加强筋板同时连接固定所述底板与第一侧板,所述第三加强筋板同时连接固定所述底板与第二侧板。优选的,所述夹持驱动单元和所述升降驱动单元均为气缸,所述升降杆为缸杆,所述第一滚套和第二滚套均由橡胶制成。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个铝棒自动对齐装置省去了铝棒对齐所需的多个人工,同时还提高了铝棒对齐的工作效率,铝棒对齐的精度也得到极大的改善;无需人工挪移铝棒,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劳动强度;机械化操作代替人工操作,避免了铝棒对齐过程中出现的绝大多数安全隐患对操作人员的影响;铝棒在夹持板的作用下,带动其承压的第一滚套旋转,极大的减少了铝棒与导杆轴之间的摩擦,对铝棒的表面质量保护较好;铝棒对齐精度高,避免了铝棒对齐效果差所引起的铝棒脱落,无法装箱等不良影响,提高了良好的打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铝棒自动对齐装置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铝棒自动对齐装置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铝棒自动对齐装置,包括工作台1,还包括限位机构2、升降托杆机构3及夹紧对齐机4。工作台1包括顶壁12、底壁11以及连接顶壁12与底壁11的平行的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顶壁12的顶面121为斜面,顶壁12的顶面121与底壁11的间距自第二侧壁14朝靠近第一侧壁13的方向逐渐减小,顶壁12还设置有贯穿于其上的槽孔120。该工作台1固定,顶面121为斜面有利于铝棒5在顶面121上自高位端朝低位端自由滚动。高位端即指顶面121的与底壁11的间距最大的一端,低位端即指顶面121的与底壁11的间距最小的一端。限位机构2固定于顶壁12上且靠近顶面121的与底壁11间距最小的一端。该限位机构固定在靠近工作台1低位端的位置,便于对自由滚落的铝棒5进行限位。升降托杆机构3包括固定于底壁11上的升降驱动单元31、设置于升降驱动单元31上且通过升降驱动单元31的驱动作升降运动的升降杆311、固定于升降杆311上的连接板32、固定于连接板32的远离升降杆311的一端的升降支架33以及两相互平行的铰接单元。升降支架33包括底板331、分别垂直固定于底板331两端的第一侧板3321与第二侧板3322,以及位于升降支架33的顶端且位于顶面121下方的托杆单元,托杆单元包括两相互平行导杆轴333以及分别套设于导杆轴333上的若干第一滚套334,导杆轴333的两端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棒自动对齐装置,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升降托杆机构及夹紧对齐机构,所述工作台包括顶壁、底壁以及连接所述顶壁与底壁的平行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顶壁的顶面为斜面,所述顶面与所述底壁的间距自所述第二侧壁朝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顶壁还设置有贯穿于其上的槽孔;所述限位机构固定于所述顶壁上且靠近所述顶面的与所述底壁间距最小的一端;所述升降托杆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壁上的升降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升降驱动单元上且通过所述升降驱动单元的驱动作升降运动的升降杆、固定于所述升降杆上的连接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远离所述升降杆的一端的升降支架以及两相互平行的铰接单元,所述升降支架包括底板、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两端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以及位于所述升降支架的顶端且位于所述顶面下方的托杆单元,所述托杆单元包括两相互平行的导杆轴以及分别套设于所述导杆轴上的若干第一滚套,所述导杆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铰接单元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底部,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一滚套在升降驱动单元的驱动下上升,可穿过所述槽孔外露于所述顶面的上方;所述夹紧对齐机构包括沿所述顶壁的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两相互平行的导轨、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内的滑块、连接固定于两所述滑块顶部的基板、位于所述顶面上方的夹持板、分别连接固定所述夹持板与基板的夹持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基板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基板沿导轨方向滑动的夹持驱动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棒自动对齐装置,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
构、升降托杆机构及夹紧对齐机构,
所述工作台包括顶壁、底壁以及连接所述顶壁与底壁的平行的第一侧
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顶壁的顶面为斜面,所述顶面与所述底壁的间距自所
述第二侧壁朝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顶壁还设置有贯穿
于其上的槽孔;
所述限位机构固定于所述顶壁上且靠近所述顶面的与所述底壁间距最
小的一端;
所述升降托杆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壁上的升降驱动单元、设置于所
述升降驱动单元上且通过所述升降驱动单元的驱动作升降运动的升降杆、
固定于所述升降杆上的连接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远离所述升降杆的一
端的升降支架以及两相互平行的铰接单元,所述升降支架包括底板、分别
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两端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以及位于所述升降支架
的顶端且位于所述顶面下方的托杆单元,所述托杆单元包括两相互平行的
导杆轴以及分别套设于所述导杆轴上的若干第一滚套,所述导杆轴的两端
分别连接固定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铰接单元的一端固定于所述
底板的底部,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一滚套在升降驱动单
元的驱动下上升,可穿过所述槽孔外露于所述顶面的上方;
所述夹紧对齐机构包括沿所述顶壁的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中心线对
称设置的两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两相互平行的导轨、分别设置于
所述导轨内的滑块、连接固定于两所述滑块顶部的基板、位于所述顶面上
方的夹持板、分别连接固定所述夹持板与基板的夹持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
基板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基板沿导轨方向滑动的夹持驱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凯萍叶宏卫冯中慧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创元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