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BEA核壳分子筛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4262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MOR/BEA核壳分子筛的合成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壳相分子筛上在核相分子筛上的覆盖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1)将用做核相分子筛的丝光沸石用酸处理,过滤后得到丝光沸石I,(2)将丝光沸石I加入到重量百分浓度为0.1%~20%的改性剂溶液中处理0.5~24小时,经过滤、干燥后得丝光沸石II,(3)将丝光沸石II加入到含纳米β沸石的溶液中,得到丝光沸石III,(4)将丝光沸石III加入到含硅源、铝源、模板剂R的溶液中晶化,晶化结束后经过滤、洗涤、铵交换、干燥,得到MOR/BEA核壳型分子筛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MOR/BEA核壳分子筛工业生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M0R/BEA核壳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沸石分子筛是ー类具有骨架结构的微孔晶体材料,具有特定尺寸、形状的孔道结构,较大的比表面以及较强的可调的酸性质,广泛地应用于石油炼制与加工的过程,如催化裂化、芳烃烷基化、异构化、催化重整以及甲苯歧化等催化反应。具有MOR拓扑结构的丝光沸石和具有PEA拓扑结构的P沸石是两种エ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沸石分子筛,都具有十二元环通道结构。丝光沸石的十二元环主通道是椭圆形通道,孔ロ尺寸0.65nmX0.70nm,八元环侧通道沟通其间,孔ロ尺寸0.28nmX0.57nm,孔径约0.28nm,一般分子不易进出,只能在主孔道内出入。丝光沸石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和较高的酸強度,在甲苯歧化和烃类异构化反应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但其ー维孔道相对容易结焦失活。P沸石具有十二元环三维交叉通道体系,孔ロ尺寸为0.57nmX0.75mm和 0.56nmX0.65mm,具有良好的热和水热稳定性、适度酸性和酸稳定性,在烧基转移反应及重芳烃轻质化反应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其催化应用表现出烃类反应不易结焦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Bouizi等报道了用二次生长法合成0/silicalite-1核壳沸石分子筛。首先,通过吸附聚阳离子试剂使P晶粒的负电性外表面反转为正电性,然后再通过静电作用吸附ー层带负电荷的silicalite-1纳米晶种,随后将母液在200°C水热晶化一段时间,即可得到P/silicalite-1核壳沸石分子筛。经过3次水热晶化生长过程,壳层的覆盖度逐渐提高,分别为86%、96%和99%。壳层厚度约为1.5um,壳层重量约占总重的23 %。Bouizi等还用类似的二次生长法用类似的二次生长法合成了 M0R/MFI 核壳沸石分子筛。十二元环孔道结构的丝光沸石和P沸石晶粒被十元环结构的ZSM-5致密包裹,丝光沸石的外表面和孔ロ实现了改性。但是由于silicalite-1纳米晶种通过聚阳离子试剂吸附在核相分子筛上,作用力弱,这样也造成了合成重复性差、产率低等问题。因此,合成以丝光沸石为核相,^沸石为壳层的M0R/BEA核壳分子筛,具有双重孔道结构,可有效调变分子筛的酸性,有利于提高扩散能力,提高转化速率,充分发挥两种分子筛各自的优点,既可应用于不同的催化反应,又可提高其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壳相分子筛上在核相分子筛上的覆盖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M0R/BEA核壳分子筛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具有合成产物壳层覆盖度高的优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ー种M0R/BEA核壳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用做核相分子筛的丝光沸石加入到重量百分浓度为0.5% 20%的酸溶液中,在20°C 95°C下,处理0.5 24小时,过滤、干燥后得到丝光沸石I ;(b)将丝光沸石I加入到所需量的重量百分浓度为0.1 % 20%的改性剂溶液中,在0°C 95°C下,处理0.5 24小吋,经过滤、干燥后得丝光沸石II ;其中,改性剂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酷、聚ニ烯丙基ニ甲基氯化铵、吡啶ニ羧酸、氨水中的至少ー种; (C)将丝光沸石II加入到含纳米P沸石的溶液中,在0°C 95°C下,搅拌0.5 24小吋,经过滤、干燥后得到丝光沸石III ;(d)配制晶化液,晶化液含硅源、铝源、模板剂R,摩尔配比为:Si02/Al203 = 10 °o,R/Si02 = 0.02 10,H20/Si02 = 6 150 ;其中,模板剂R选自氟化钠、氟化铵、氟化钾、四こ基氢氧化铵、四こ基溴化铵、四こ基氯化铵、四こ基碘化铵中的至少ー种;(e)将丝光沸石III加入到晶化液中,丝光沸石III的加入量与晶化液中所含ニ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 2 20:1 ;(f)将上述晶化液于80 250°C下晶化0.5 240小吋,晶化结束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0R/BEA核壳型分子筛。其中(a)步骤中所用的酸优选方案选自盐酸、硫酸、硝酸、氢氟酸、甲酸、こ酸、こニ酸、柠檬酸、草酸或苯甲酸中的至少一种;(b)步骤中的改性剂优选方案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ニ烯丙基ニ甲基氯化铵(PPDA)、吡啶ニ羧酸(DPA)中的至少一种;(d)步骤中的硅源优选方案选自正硅酸こ酷、水玻璃、硅溶胶、白炭黑或活性白土中的至少ー种;铝源优选方案选自硫酸铝、硝酸铝、铝酸钠、异丙醇铝、氯化铝或Y-Al2O3中的至少ー种;模板剂R优选方案选自氟化钠、氟化铵、氟化钾、四こ基氢氧化铵、四こ基溴化铵、四こ基氯化铵中的至少ー种。上述技术方案中,(a)步骤中酸溶液的重量百分浓度优选范围为I 10% ; (f)步骤中晶化液于80 200°C下晶化5 170小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M0R/BEA核壳分子筛,核相丝光沸石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优选方案为5 100,壳相P沸石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优选方案为10 150。本专利技术由于在M0R/BEA核壳分子筛的合成过程中,通过酸溶液预处理使ZSM-5表面脱铝形成缺陷位,再用改性剂溶液中对丝光沸石进行处理,可以改变核相丝光沸石的微结构,有利于其表面粘附纳米P沸石晶种,使纳米P沸石晶种颗粒以较适宜的速度沉积到丝光沸石上,形成致密的吸附层。这些粘附在丝光沸石表面的3沸石晶种颗粒在壳层晶化过程中作为成核生长中心,在合成液中不断生长,生成高覆盖度的3沸石壳层,使壳层覆盖度达到95%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2合成的M0R/BEA核壳型分子筛材料的XRD图。图2为实施例2合成的M0R/BEA核壳型分子筛材料的SEM图。图3为实施例2合成的M0R/BEA核壳型分子筛材料的TEM图。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阐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具体反应物配比和实验方法如下:核相晶种的反应物配比:7Na20: 2.5NaF: IAl2O3: 30Si02: 360H20@ 纳米晶的反应物配比:13 (TEA)2O: IAl2O3: 66Si02: 780H20核壳二次生长的反应物配比:13(TEA)2O: IAl2O3: 71.4Si02: 2286H20将112.5克硅溶胶(40% wt)和2.628克NaF溶于40克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溶液A ;将4.1克NaAlO2和12.0克NaOH溶于50克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溶液B。将溶液B缓缓滴加至溶液A中,充分搅拌,形成的反应混合物,在170°C晶化3天,得到大晶粒的核相MOR晶种I,测的含氟量614ii g/g、硅铝比为20.4。在65°C下,将用做核相MOR晶种I加入到重量百分浓度为I %的盐酸溶液中处理20小时,过滤、干燥后得到丝光沸石(I)。将30克白炭黑和110克四こ基氢氧化铵溶液(质量分数25% )溶于11.844克去离子水中,搅拌4h后配置成溶液A ;将1.244克NaAlO2和7.808克四こ基氢氧化铵溶液(质量分数25% )溶于6克去离子水中,搅拌4h后配置成溶液B。将溶液A与B充分搅拌混匀,形成的反应混合物,在80°C晶化15天,得到P纳米晶悬浮液II。将3克PDDA (35% wt)、4.5克氨水溶液(25% wt)溶于142.5克NaCl去离子水溶液(0.lmol/L)中并搅拌均匀,30克丝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MOR/BEA核壳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用做核相分子筛的丝光沸石加入到重量百分浓度为0.5%~20%的酸溶液中,在20℃~95℃下,处理0.5~24小时,过滤、干燥后得到丝光沸石I;(b)将丝光沸石I加入到所需量的重量百分浓度为0.1%~20%的改性剂溶液中,在0℃~95℃下,处理0.5~24小时,经过滤、干燥后得丝光沸石II;其中,改性剂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吡啶二羧酸、氨水中的至少一种;(c)将丝光沸石II加入到含纳米β沸石的溶液中,在0℃~95℃下,搅拌0.5~24小时,经过滤、干燥后得到丝光沸石III;(d)配制晶化液,晶化液含硅源、铝源、模板剂R,摩尔配比为:SiO2/Al2O3=10~∞,R/SiO2=0.02~10,H2O/SiO2=6~150;其中,模板剂R选自氟化钠、氟化铵、氟化钾、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溴化铵、四乙基氯化铵、四乙基碘化铵中的至少一种;(e)将丝光沸石III加入到晶化液中,丝光沸石III的加入量与晶化液中所含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2~20∶1;(f)将上述晶化液于80~250℃下晶化0.5~240小时,晶化结束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OR/BEA核壳型分子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金祁晓岚戴晓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