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4047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器,其包括:散热片组和导热板,所述散热片组中设置有方形孔,所述导热板穿过所述散热片组的方形孔,所述导热板上设置有与发热装置接触的吸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过导热板将吸热模块上的热量吸收到散热片组上,以更快的散热,且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脑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电脑CPU等部件上用的散热器
技术介绍
电脑中的散热器对电脑的CPU等重要部件起到散热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散热器都是通过铜管焊接在吸热模块的背面,然后铜管的两端穿过散热片组上的管孔,将吸热模块所吸收到的热量传送到散热片组上,以更快的将热量散发出去,但是现有技术中,通过铜管与散热片组和吸热模块接触,接触面积小,导致散热效果不好,且需要的材料多,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散热效果好的散热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器,其包括:散热片组和导热板,所述散热片组中设置有方形孔,所述导热板穿过所述散热片组的方形孔,所述导热板上设置有与发热装置接触的吸热部。优选地,还包括导热管,所述散热片组上还设置有管孔,所述导热管穿过所述管孔。优选地,所述导热板为空心导热板或者实心导热板。优选地,所述导热板为L形,或者为U形,所述L形的底部或者所述U形的底部设置有吸热部。优选地,所述吸热部为吸热模块,所述吸热模块设置在所述导热板的底部。优选地,所述吸热部为所述导热板的底部,所述吸热部与所述导热板为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吸热模块的背面设置有板槽,所述导热板卡扣并焊接在所述板槽中。优选地,所述吸热模块的背面设置有管槽,所述导热管卡扣并焊接在所述管槽中。优选地,所述导热板为两个。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通过导热板将吸热模块上的热量吸收到散热片组上,以更快的散热,且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种散热器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种散热器的组装图(顶部);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种散热器的组装图(底部);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种散热器的结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种散热器的组装图(顶部);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种散热器的组装图(底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片组101和吸热模块104,该吸热模块104用于与发热装置(如:CPU)直接接触,以吸收该CPU的热量。所述吸热模块104的背面固定设置有U形导热板,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L形的导热板,该导热板101的U形或者L形的底部固定设置在该吸热模块104上。所述散热片组101中设置有方形孔,所述导热板包括第一导热板102和第二导热板105,该第一导热板102和第二导热板105的U形两顶端分别穿过所述散热片组101的方形孔。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有一个导热板或者更多的导热板。通过该导热板102将该吸热模块104中的热量传导到该散热片组101中,由于导热板102与吸热模块与散热片组101的接触面积到,导热效果更好,所以该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好。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导热板102的U形两端露出的所述板孔。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种散热器包括:散热片组101和吸热模块104,所述吸热模块104的背面固定设置有U形或者L形的导热板,该导热板101的底部固定设置在该吸热模块104上。所述散热片组101中设置有至少两个方形孔,所述导热板包括第一导热板102,所述散热片组101上还设置有管孔,所述吸热模块104的背面还固定设置有U形导热管103,该导热管103的U形底部固定在该吸热模块104上,所述导热管103的U形两端穿过所述管孔,该导热管103的两端露出所述管孔。以实现多种散热方式。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板102和第二导热板105为空心导热板或者实心导热板均可。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更为优选地,所述吸热模块104的背面设置有板槽,将上述导热板卡扣并焊接在所述板槽中,以更好的固定该导热板,并使导热板与吸热模块充分接触。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吸热模块104的背面设置有管槽,所述导热管103卡扣并焊接在所述管槽中,以更好的固定该导热管,并使导热管与吸热模块充分接触。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用设置吸热模块,直接将导热板的底部与发热装置接触,该散热器的吸热部就是所述导热板的底部,即:所述吸热部与所述导热板为一体成型。这样结构更加简单,导热效果更加好。另外也可以将导热管的底部也加工成能够与发热装置直接接触的平面形成所述吸热部,无需另外加装吸热模块。这样结构更加简单,导热效果更加好。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散热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片组和导热板,所述散热片组中设置有方形孔,所述导热板穿过所述散热片组的方形孔,所述导热板上设置有与发热装置接触的吸热部。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管,所述散热片组上还设置有管孔,所述导热管穿过所述管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为空心导热板或者实心导热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为L形,或者为U形,所述L形的底部或者所述U形的底部设置有吸热部。5.如权利要求3所述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部为吸热模块,所述吸热模块设置在所述导热板的底部。6.如权利要求3所述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部为所述导热板的底部。7.如权利要求5所述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模块的背面设置有板槽,所述导热板卡扣并焊接在所述板槽中。8.如权利要求7所述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模块的背面设置有管槽,所述导热管卡扣并焊接在所述管槽中。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为两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器,其包括散热片组和导热板,所述散热片组中设置有方形孔,所述导热板穿过所述散热片组的方形孔,所述导热板上设置有与发热装置接触的吸热部。本技术提供的通过导热板将吸热模块上的热量吸收到散热片组上,以更快的散热,且成本低。文档编号G06F1/20GK202948391SQ201220623839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陈林 申请人:东莞市几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片组和导热板,所述散热片组中设置有方形孔,所述导热板穿过所述散热片组的方形孔,所述导热板上设置有与发热装置接触的吸热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几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