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蓄冷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32840 阅读:6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蓄冷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1)把装有丙烯酸的烧杯放入冰水中,逐滴加入浓度2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置成一定中和度的丙烯酸钠溶液;2)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和过硫酸钾引发剂在自来水中溶解后,再加入到丙烯酸钠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3)将自来水加入到所述混合溶液中,调整混合溶液中丙烯酸单体浓度为质量百分比20~30%;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放入一定温度的烘箱中反应,经乙醇浸泡后,剪成小片,烘干,粉碎,得到粉末状的蓄冷剂。使用时,将蓄冷剂与自来水按1:1000质量比混合,充分溶胀为水凝胶后去除凝胶表面水分,装入塑封袋中,在温度0℃以下冷冻12~14小时,即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蓄冷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蓄冷材料是蓄冷技术的关键,冰虽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一种天然蓄冷剂,它虽然具有许多宝贵性质,但仍然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多的要求,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在不断研究具有新性能的蓄冷剂,高分子材料蓄冷剂,就是将高分子材料与水及某些助剂融为一体,使之既具有冰的蓄冷性能,又具有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质。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高分子材料蓄冷剂,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以聚乙烯醇这类高分子材料为原料,与水助剂制成的凝胶;一类是以高吸水树脂做原料,与水制成胶体。前者存在相变潜热小,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等缺点。后者是高吸水性树脂系列产品在实际应用中扩展出的一个新的应用领域,但目前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均在无氧状态下(即需要氮气保护)以蒸馏水为溶剂合成的,成本高,且难以进行大规模生产,限制了其在蓄冷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高分子材料蓄冷剂制备存在的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用最简单的方法、最易得的原料制备聚丙稀酸盐类高分子蓄冷剂,要求所制备的蓄冷剂无毒、无味、无污染和无腐蚀性,且吸水倍率高、吸水速率快、蓄冷时间长、成本低,利于大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分子材料蓄冷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操作:1)把装有36克丙烯酸的烧杯放入冰水中,将浓度20%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丙烯酸中,配置成中和度为70~90%的丙烯酸钠溶液,并搅拌使其冷却到室温;2)取0.0252~0.0612克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和0.054~0.09克过硫酸钾引发剂加入到5~20克自来水中,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到中和度为70~90%的丙烯酸钠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3)将3~44克自来水加入到所述混合溶液中,调整混合溶液中丙烯酸单体浓度为质量百分比20~30%;4)将丙烯酸单体浓度20~30%的混合溶液放入温度70~95℃的烘箱...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分子材料蓄冷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操作: 1)把装有36克丙烯酸的烧杯放入冰水中,将浓度20%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丙烯酸中,配置成中和度为70 90%的丙烯酸钠溶液,并搅拌使其冷却到室温; 2)取0.0252 0.0612克Ν-f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和0.054 0.09克过硫酸钾引发剂加入到5 20克自来水中,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到中和度为70 90%的丙烯酸钠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3)将3 44克自来水加入到所述混合溶液中,调整混合溶液中丙烯酸单体浓度为质量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孟颖冯立品张奋奋徐晓琦张灿明梁国治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煤炭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