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713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丙烯酸和异丙醇,之后进行搅拌并加热升温至温度60-70℃,向反应容器中分别滴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马来酸酐的混合液和过硫酸铵溶液,滴加完毕后在80-90℃反应1-2小时,冷却至室温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简单、无污染、生产时间短、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AA/MAn/AMPS三元共聚物)因带有羧酸基团而对碳酸钙螯合能力强,因带有的磺酸基团对铁、磷酸钙螯合能力较强,能有效地分散金属氧化物,稳定锌盐,所以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水处理阻垢分散剂,具有较高的阻钙垢性能,和热稳定性。另外,由于其亲水性好和低分子时的聚电解质在水中扩散性能好,共聚物的疏水基团能促进晶格的畸变和晶粒的分散并抑制结晶产生,共聚物吸附于垢物表面,疏水基团朝向水相,使垢物的表面由亲水性变为憎水性,促进垢物的开裂及在水中的分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成本低的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的水处理剂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生产工艺简单、无污染、生产时间短、成本低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丙烯酸和异丙醇,之后进行搅拌并加热升温至温度60-70°C,向反应容器中分别滴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马来酸酐的混合液和过硫酸铵溶液,滴加完毕后在80-90°C反应1-2小时,冷却至室温得产品;其中,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的摩尔比为丙烯酸:马来酸酐: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是(70-80): (10-15): (10-15);过硫酸铵为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质量的1.0-1.5%,异丙醇为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质量的5-10%。所述滴加时间控制在30_60min。温度至60°C开始向反应容器中分别滴加所述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马来酸酐的混合液和过硫酸铵溶液。所述过硫酸铵溶液的浓度为0.01-lg/mL。所述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马来酸酐的混合液中,所述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的浓度为0.0002-0.002mol/mL,所述马来酸酐的浓度为0.0002—0.002mol/mL。本,是首先于反应容器中加入丙烯酸和异丙醇,然后分别滴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马来酸酐混合液和过硫酸铵溶液,在60-7(TC开始滴加反应,反应温和易控制,滴加完毕后在80-90°C反应,反应完全。本专利技术采用异丙醇作为分子量调节剂,能够控制聚合物分子量在1000-5000,得到的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水处理剂成品不含磷等有害成分,大大减轻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且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简单、无污染、生产时间短;整个制备过程在一个反应容器中即可完成,生产成本低。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0.05mol (10.36g)、马来酸酐0.05mol (4.9g)加水SOmL溶解得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马来酸酐的混合液,将0.45g过硫酸铵溶于30mL水中得过硫酸铵溶液。向反应容器中加入0.4mol (28.8g)丙烯酸和3g异丙醇,之后进行搅拌并加热升温至温度60-65°C,向反应容器中分别滴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马来酸酐的混合液和过硫酸铵溶液,并且温度至60°C时开始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滴加时间控制在60min,滴加完毕后在80-82°C反应1.2小时,冷却至室温得无色粘稠状液体的产品,固含量为30.5wt%。利用本实施例得到的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进行阻垢性能试验,对CaCO3的静态阻垢性能为阻垢率89.83%。 实施例二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0.05mol (10.36g)、马来酸酐0.05mol (4.9g)加水SOmL溶解得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马来酸酐的混合液,将0.45g过硫酸铵溶于30mL水中得过硫酸铵溶液。向反应容器中加入0.4mol (28.8g)丙烯酸和4g异丙醇,之后进行搅拌并加热升温至温度65-70°C,向反应容器中分别滴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马来酸酐的混合液和过硫酸铵溶液,并且温度至65°C时开始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滴加时间控制在30min,滴加完毕后在85-87°C反应1.5小时,冷却至室温得无色粘稠状液体的产品,固含量为30.7wt%。利用本实施例得到的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进行阻垢性能试验,对CaCO3的静态阻垢性能为阻垢率90.24%。实施例三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0.06mol (12.43g)、马来酸酐0.05mol (4.9g)加水SOmL溶解得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马来酸酐的混合液,将0.60g过硫酸铵溶于30mL水中得过硫酸铵溶液。向反应容器中加入0.4mol (28.8g)丙烯酸和4g异丙醇,之后进行搅拌并加热升温至温度65-67°C,向反应容器中分别滴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马来酸酐的混合液和过硫酸铵溶液,并且温度至65°C时开始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滴加时间控制在45min,滴加完毕后在88_90°C反应2小时,冷却至室温得无色粘稠状液体的产品,固含量为31.5wt%。利用本实施例得到的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进行阻垢性能试验,对CaCO3的静态阻垢性能为阻垢率92.12%。实施例四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0.05mol (10.36g)、马来酸酐0.06mol (5.9g)加水SOmL溶解得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马来酸酐的混合液,将0.55g过硫酸铵溶于30mL水中得过硫酸铵溶液。向反应容器中加入0.4mol (28.8g)丙烯酸和4g异丙醇,之后进行搅拌并加热升温至温度65-70°C,向反应容器中分别滴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马来酸酐的混合液和过硫酸铵溶液,滴加时间控制在45min,滴加完毕后在88_90°C反应1.2小时,冷却至室温得无色粘稠状液体的水处理剂成品,固含量为31.2wt%。利用本实施例得到的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进行阻垢性能试验,对CaCO3的静态阻垢性能为阻垢率91.45%。实施例五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0.06mol (12.43g)、马来酸酐0.06mol (5.9g)力口水SOmL溶解得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马来酸酐的混合液,将0.60g过硫酸铵溶于30mL水中得过硫酸铵溶液。向反应容器中加入0.4mol (28.8g)丙烯酸和4g异丙醇,之后进行搅拌并加热升温至温度60-62°C,并且温度至60°C时开始向反应容器中分别滴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马来酸酐的混合液和过硫酸铵溶液,滴加时间控制在60min,滴加完毕后在88-90°C反应1.8小时,冷却至室温得无色粘稠状液体的水处理剂成品,固含量为 31.4wt%0利用本实施例得到的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进行阻垢性能试验,对CaCO3的静态阻垢性能为阻垢率90.83%。实施例六 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0.09mol (18.65g)、马来酸酐0.09mol (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丙烯酸和异丙醇,之后进行搅拌并加热升温至温度60?70℃,向反应容器中分别滴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马来酸酐的混合液和过硫酸铵溶液,滴加完毕后在80?90℃反应1?2小时,冷却至室温得产品;其中,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的摩尔比为丙烯酸∶马来酸酐∶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是(70?80)∶(10?15)∶(10?15);过硫酸铵为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质量的1.0?1.5%,异丙醇为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质量的5?10%。

【技术特征摘要】
1.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丙烯酸和异丙醇,之后进行搅拌并加热升温至温度60-70°C,向反应容器中分别滴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马来酸酐的混合液和过硫酸铵溶液,滴加完毕后在80-90°C反应1-2小时,冷却至室温得产品;其中,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的摩尔比为丙烯酸:马来酸酐: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是(70-80): (10-15): (10-15);过硫酸铵为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质量的1.0-1.5 %,异丙醇为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质量的5-10%。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马来酸酐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奎江李志军任吉林蒋华锋崔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泉鑫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