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适用于非圆零件车削的纵向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317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活塞加工设备的纵向进给装置,包括纵向导轨和纵向推进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纵向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导向器,导向器与所述的纵向推进机构连接,在导向器内设有磁致伸缩复合致动器,该磁致伸缩复合致动器由压曲片、磁致伸缩棒和励磁线圈组成,励磁线圈套设在磁致伸缩棒上,磁致伸缩棒的两端分别与压曲片的两端连接,在压曲片的中部连接有刀杆,在刀杆与导向器之间设有弹簧并且刀杆在弹簧作用下贴合在压曲片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非圆零件车削加工的纵向进给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廉、可精确实现微位移的精确放大,是一种活塞头部及裙部等非圆零件的一次精密车削加工成型的纵向进给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适用于凸轮、活塞环等非圆零件车削进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活塞头部、环岸及裙部异形外圆的一次精密加工的纵向进给装置。
技术介绍
活塞环类非圆零件车削主要采用机械运动合成法,仿形加工法和数控加工法;机械运动合成法缺点是一种机床只能加工同一类型的非圆截面零件,柔性差,成本高,难以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需要。缺点是加工精度较低,由于仿形机构的环节较多,各环节的装配误差及刚性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生产准备周期较长,更换非圆截面零件的类型时,需要重新设计和制造靠模。常规的数控加工法是基于插补理论和低速伺服技术,缺点是低频响,精度差,目前,国内外都在争相研制非圆数控车床如美国Cross公司开发的PTM-3000型非圆数控车床;日本株式会社大隈铁工所研制的BL9-CAM非圆数控车床。而活塞零件数控车削需要的是高速伺服技术,一般的伺服电机满足不了活塞加工的需要。近年来,技术人员多采用数控技术与压电陶瓷驱动器相结合的方法,但是压电陶瓷驱动器具有位移量较小、电容高、驱动电压高、稳定性与带负载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的活塞环类非圆零件车削加工的纵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塞加工设备的纵向进给装置,包括纵向导轨(9)和纵向推进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纵向导轨(9)上滑动连接有导向器,导向器与所述的纵向推进机构连接,在导向器内设有磁致伸缩复合致动器(12),该磁致伸缩复合致动器(12)由压曲片(15)、磁致伸缩棒(16)和励磁线圈(18)组成,励磁线圈(18)套设在磁致伸缩棒(16)上,磁致伸缩棒(16)的两端分别与压曲片(15)的两端连接,在压曲片(15)的中部连接有刀杆(4),在刀杆(4)与导向器之间设有弹簧(5)并且刀杆(4)在弹簧(5)作用下贴合在压曲片(1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