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铣床,尤指铣床工作台纵向进给的导引结构。通常,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铣床的工作台在铣加工过程中的纵向位移,是由升降座2上的两燕尾形凸轨21与工作台的鞍座1上的两燕尾形凹槽11间隙配合实现纵向定位。随着铣床加工精度的要求高,致使位移的精度要求也高,那么相应的定位精度也要高,但如果仅通过如上所述的两导轨定位导引结构,一方面要求导轨与导槽的加工精度和间隙配合精度均很高,将极大地提高生产加工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在铣加工过程中,导轨与导槽均要受到冲击力,易使导轨导槽变形,造成导轨导槽精度的损失,影响铣床加工精度,缩短机床使用寿命。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避免导引精度的损失,提高定位精度,又能提高机床的使用寿命的铣床工作台纵向进给的导引结构。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工作台的鞍座和升降座上的相应位置上分别平行对应设置四条导槽和导轨,导槽和导轨相互间隙配合。所述的导槽与导轨的形状可为燕尾形或矩形。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机床的纵向位移定位通过相互间隙配合的四导引结构,四导引的定位结构,这种重复定位结构能使铣床纵向定位更精确,克服误差,且由四导轨和导槽来承受机床的冲击力,使每一导轨或导槽的受力相应较小,变形量也因此更小,大大避免了定位导引的精度损失。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铣床结构示意图;图2为习用的铣床纵向进给导引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铣床纵向进给导引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铣床包括工作台的鞍座1,升降座2,工作台的鞍座1底面开设有四条平行的纵向燕尾形或矩形凹槽11,升降座2上端面也设置4条相对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