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制冷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的吸附式制冷机。
技术介绍
截止到2009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大约有7000万台,并且总量还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汽车空调燃油消耗大约占发动机能源消耗的10%左右,尤其在中国南方,空调使用时间较长,汽车空调能耗十分明显。同时,发动机能够产生大量的余热,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占燃烧总热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出口温度为85°c左右,目前基本上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吸附式制冷机可以利用低品位热源进行制冷,而不消耗电能,具有节能作用,与压缩式制冷相比,利用汽车发动机冷却水余热驱动吸附式制冷,不增加燃料消耗,也不减少汽车动力,更适合在汽车空调中应用;同时无泄漏、无噪声,也减轻了对环境的破坏,符合汽车空调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48718.2、专利技术名称为卡车尾气吸附制冷驾驶室空调机的专利技术专利于2009年I月7日公开了一种卡车尾气吸附制冷驾驶室空调机,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储液器、节流阀、含氨冷风机的空调机以及阀门等,氨为制冷剂,利用氨的制冷循环带动氨冷风机对卡车驾驶室实施降温。但是使用氨为制冷剂有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的吸附式制冷机,由吸附式制冷机(1)、热源系统、冷却系统、制冷回路以及PLC控制器(8)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热源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水(71),发动机冷却水(71)通过第一电磁阀组与吸附式制冷机(1)对应连接成回路;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储水箱(31),储水箱(31)通过第二电磁阀组、第一水泵组与吸附式制冷机(1)对应连接成回路;所述制冷回路包括驾驶室室内空调部分(61),驾驶室室内空调部分(61)通过第三电磁阀组、第二水泵组与吸附式制冷机(1)对应连接成回路;第一电磁阀组、第二电磁阀组、第三电磁阀组分别与PLC控制器(8)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的吸附式制冷机,由吸附式制冷机(I)、热源系统、冷却系统、制冷回路以及PLC控制器(8)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热源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水(71),发动机冷却水(71)通过第一电磁阀组与吸附式制冷机(I)对应连接成回路;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储水箱(31),储水箱(31)通过第二电磁阀组、第一水泵组与吸附式制冷机(I)对应连接成回路;所述制冷回路包括驾驶室室内空调部分(61),驾驶室室内空调部分(61)通过第三电磁阀组、第二水泵组与吸附式制冷机(I)对应连接成回路;第一电磁阀组、第二电磁阀组、第三电磁阀组分别与PLC控制器(8)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的吸附式制冷机,其特征是:所述吸附式制冷机(I)由隔板分隔为四个室,左吸附器(12)、右吸附器(11)、冷凝器(14)和蒸发器(13)分别置于其中,每个室之间通过安装在隔板上的蒸汽阀门(15)连接,其中冷凝器(14)和蒸发器(13)所在的室通过制冷剂管道(17)连通,制冷剂为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的吸附式制冷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磁阀组包括阀门一(21)、阀门二( 22 )、阀门三(23 )、阀门四(24),发动机冷却水(71)分别通过阀门一(21)、阀门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宇,何兆红,袁浩然,小林敬幸,陈勇,邓立生,赵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