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余热多级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737979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0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内燃机余热多级制冷系统,包括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和排气汽化器,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经液体循环泵与内燃机冷却水道连通,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气体出口与射流泵的动力流体入口连通,射流泵的低压流体入口与蒸发器连通,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液体入口与液体泵的液体出口连通,排气汽化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气体出口与射流泵A的动力流体入口连通,射流泵A的低压流体入口与蒸发器A连通,排气汽化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液体入口与附属液体泵的液体出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余热多级制冷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燃机余热多级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利用内燃机余热制冷的技术方案很多,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的利用内燃机余热的制冷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一种内燃机余热多级制冷系统,包括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和排气汽化器,所述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的加热流体通道的流体入口与内燃机冷却水道流体出口连通,所述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的加热流体通道的流体出口经液体循环泵与内燃机冷却水道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气体出口与射流泵的动力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射流泵的低压流体入口与蒸发器连通,所述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液体入口与液体泵的液体出口连通,所述排气汽化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气体出口与射流泵A的动力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射流泵A的低压流体入口与蒸发器A连通,所述排气汽化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液体入口与附属液体泵的液体出口连通。方案2.在方案I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所述射流泵A的流体出口与附属射流泵的动力流体入口连通,所述附属射流泵的低压流体入口与附属蒸发器连通。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所述附属射流泵的流体出口与附属冷凝冷却器连通,所述附属冷凝冷却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附属液体泵的液体入口连通。方案4.在方案3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所述附属冷凝冷却器的液体出口经节流控制阀或经节流结构与所述附属蒸发器的液体入口连通。方案5.在方案4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在所述附属冷凝冷却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附属蒸发器的液体入口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冷却器。方案6.在上述所有包括所述附属冷凝冷却器的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所述附属冷凝冷却器设为混合式冷凝冷却器,所述混合式冷凝冷却器包括混合器、排热器和循环泵,所述附属射流泵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混合器连通,在所述混合器的液相区设循环液体出口,在所述混合器的气相区设液体喷嘴,所述循环液体出口经所述排热器与所述液体喷嘴连通,所述循环泵设在所述循环液体出口与所述液体喷嘴之间的连通通道上,所述混合器的液相区与所述附属液体泵的液体入口连通。方案7.在方案6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在所述排热器与所述液体喷嘴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旁通口,所述旁通口经节流控制阀或经节流结构与所述附属蒸发器的液体入口连通。方案8.在方案6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所述混合器的液相区经节流控制阀或经节流结构与所述附属蒸发器的液体入口连通。方案9.在方案3至方案5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所述附属射流泵的流体出口经回热器的加热流体通道与所述附属冷凝冷却器连通;所述附属冷凝冷却器的液体出口经所述回热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与所述附属液体泵的液体入口连通,或所述附属冷凝冷却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附属液体泵的液体入口连通,所述附属液体泵的液体出口经所述回热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与所述排气汽化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液体入口连通。方案10.在方案9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所述附属冷凝冷却器设为混合式冷凝冷却器,所述混合式冷凝冷却器包括混合器、排热器和循环泵,所述附属射流泵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混合器连通,在所述混合器的液相区设循环液体出口,在所述混合器的气相区设液体喷嘴,所述循环液体出口经所述排热器与所述液体喷嘴连通,所述循环泵设在所述循环液体出口与所述液体喷嘴之间的连通通道上,所述混合器的液相区与所述附属液体泵的液体入口连通。方案11.在方案10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在所述排热器与所述液体喷嘴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旁通口,所述旁通口经节流控制阀或经节流结构与所述附属蒸发器的液体入口连通。方案12.在方案10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所述混合器的液相区经节流控制阀或经节流结构与所述附属蒸发器的液体入口连通。方案13.在方案I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所述射流泵A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射流泵的动力流体入口连通。方案14.在上述所有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所述射流泵的流体出口与冷凝冷却器连通,所述冷凝冷却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液体泵的液体入口连通。方案15.在方案14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所述冷凝冷却器的液体出口经节流控制阀或经节流结构与所述蒸发器的液体入口连通。方案16.在方案15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在所述冷凝冷却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液体入口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冷却器。方案17.在上述所有包括所述冷凝冷却器的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所述冷凝冷却器设为混合式冷凝冷却器,所述混合式冷凝冷却器包括混合器、排热器和循环泵,所述射流泵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混合器连通,在所述混合器的液相区设循环液体出口,在所述混合器的气相区设液体喷嘴,所述循环液体出口经所述排热器与所述液体喷嘴连通,所述循环泵设在所述循环液体出口与所述液体喷嘴之间的连通通道上,所述混合器的液相区与所述液体泵的液体入口连通。方案18.在方案17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在所述排热器与所述液体喷嘴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旁通口,所述旁通口经节流控制阀或经节流结构与所述蒸发器的液体入口连通。方案19.在方案17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所述混合器的液相区经节流控制阀或经节流结构与所述蒸发器的液体入口连通。方案20.在方案14至方案16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所述射流泵的流体出口经回热器的加热流体通道与所述冷凝冷却器连通;所述冷凝冷却器的液体出口经所述回热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与所述液体泵的液体入口连通,或所述冷凝冷却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液体泵的液体入口连通,所述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液体入口经所述回热器的被加热流体通道与所述液体泵的液体出口连通。方案21.在方案20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将所述冷凝冷却器设为混合式冷凝冷却器,所述混合式冷凝冷却器包括混合器、排热器和循环泵,所述射流泵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混合器连通,在所述混合器的液相区设循环液体出口,在所述混合器的气相区设液体喷嘴,所述循环液体出口经所述排热器与所述液体喷嘴连通,所述循环泵设在所述循环液体出口与所述液体喷嘴之间的连通通道上,所述混合器的液相区与所述液体泵的液体入口连通。方案22.在方案21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在所述排热器与所述液体喷嘴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旁通口,所述旁通口经节流控制阀或经节流结构与所述蒸发器的液体入口连通。方案23.在方案21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所述混合器的液相区经节流控制阀或经节流结构与所述蒸发器的液体入口连通。方案24.在上述所有同时包括所述蒸发器和所述附属蒸发器的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所述蒸发器和所述附属蒸发器一体化设置。方案25.在上述所有包括所述附属冷凝冷却器但不包括所述冷凝冷却器的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所述射流泵的流体出口与冷凝冷却器连通,所述冷凝冷却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液体泵的液体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冷却器和所述附属冷凝冷却器一体化设置;或者在上述所有同时包括所述附属冷凝冷却器和所述冷凝冷却器的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可选择的,将所述冷凝冷却器和所述附属冷凝冷却器一体化设置。方案26.在上述所有同时包括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余热多级制冷系统,包括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1)和排气汽化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1)的加热流体通道的流体入口与内燃机冷却水道流体出口连通,所述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1)的加热流体通道的流体出口经液体循环泵(52)与内燃机冷却水道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1)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气体出口与射流泵(3)的动力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射流泵(3)的低压流体入口与蒸发器(4)连通,所述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1)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液体入口与液体泵(5)的液体出口连通,所述排气汽化器(2)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气体出口与射流泵A(32)的动力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射流泵A(32)的低压流体入口与蒸发器A(42)连通,所述排气汽化器(2)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流体入口与附属液体泵(51)的液体出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28 CN 201210497463.4;2012.12.03 CN 2012101.一种内燃机余热多级制冷系统,包括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I)和排气汽化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I)的加热流体通道的流体入口与内燃机冷却水道流体出口连通,所述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I)的加热流体通道的流体出口经液体循环泵(52)与内燃机冷却水道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I)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气体出口与射流泵(3)的动力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射流泵(3)的低压流体入口与蒸发器(4)连通,所述内燃机冷却水道汽化器(I)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液体入口与液体泵(5 )的液体出口连通,所述排气汽化器(2)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气体出口与射流泵A (32)的动力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射流泵A (32)的低压流体入口与蒸发器A(42)连通,所述排气汽化器(2)的被加热流体通道的流体入口与附属液体泵(51)的液体出口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燃机余热多级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泵A(32)的流体出口与附属射流泵(31)的动力流体入口连通,所述附属射流泵(31)的低压流体入口与附属蒸发器(41)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内燃机余热多级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射流泵(31)的流体出口与附属冷凝冷却器(71)连通,所述附属冷凝冷却器(71)的液体出口与所述附属液体泵(51)的液体入口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内燃机余热多级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冷凝冷却器(71)的液体出口经节流控制阀(8)或经节流结构(81)与所述附属蒸发器(41)的液体入口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内燃机余热多级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附属冷凝冷却器(71)的液体出口与所述附属蒸发器(41)的液体入口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冷却器(73)。6.如权利要求3所述内燃机余热多级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冷凝冷却器(71)设为混合式冷凝冷却器 (77),所述混合式冷凝冷却器(77)包括混合器(771)、排热器(772)和循环泵(773),所述附属射流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北彪
申请(专利权)人: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