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柱立式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00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柱立式车床,包括旋转工作台装置、两根立柱、沿立柱导轨上下往复运动的横梁和沿横梁导轨往复运动的立刀架,所述的立柱的旁侧设置一横梁液压平衡缸装置,该横梁液压平衡缸装置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的两根立柱中部的横梁液压平衡缸,所述的每个横梁液压平衡缸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平衡缸底座、缸套和缸套内的活塞,缸套的上端与横粱通过固定件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双柱立式车床采用这样的结构,减小了横梁在上升、下降过程中负荷反差,从而使机床性能更加稳定,延长机床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降低了加工成本,工作台具有良好的运动精度及更大的抗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床,尤其涉及一种双柱立式车床
技术介绍
双柱立式车床可针对大型电机、大型泵阀、交通运输、造船及工程机械行 业中圆盘、圆柱类零件,如电机壳、泵阀壳体、轮毂等大件,进行平面、内外 圆柱面、切槽等车削加工、立刀架扳度进行内外锥面的车削的加工。现有的立 式车床包括左右立柱、沿左右立柱导轨上下往复运动的横梁、沿横梁导轨往复 水平运动的立刀架、工作台装置和控制系统,因横梁和立刀架的重量较大,横 梁在上升、下降过程中由于重量因素,造成上升、下降负荷反差大,对立柱丝 杆的要求较高,机床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小横梁在上升、下降过程中负 荷反差,从而延长机床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的双柱立式车床。要解决该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柱立式车床,包括旋转 工作台装置、两根立柱、沿立柱导轨上下往复运动的横梁和沿横梁导轨往复运 动的立刀架,所述的立柱的旁侧设置一横梁液压平衡缸装置,该横梁液压平衡 缸装置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的两根立柱中部的横梁液压平衡缸,所述的每个横梁 液压平衡缸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平衡缸底座、缸套和缸套内的活塞,缸套的上端 与横粱通过固定件固接。所述的旋转工作台装置包括工作台底座和工作台底座上部的工作台转盘, 所述的工作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呈环状均布的具有与工作台转盘配合的导轨单元,每个导轨单元具有导轨面和导轨面区域内的油腔,工作台转盘外设置 一恒流静压导轨系统,该恒流静压液压系统包括液压循环机构和通入到每个导 轨单元的油腔的喷油机构。所述的喷油机构包括多头泵、与多头泵相连的通入每个导轨单元的油管、 工作台底座上的与每个导轨单元的油腔相通的油道,所述的多头泵与工作台底 座固接。所述的液压循环机构包括工作台转盘旁侧的泵站、盛油的油池和工作台底 座上具有回油孔的环状回油槽,工作状态时工作台底座的环状回油槽的油流回 到油池。所述的立刀架上设置有刀架卸荷微调装置,该刀架卸荷微调装置包括位于 所述的横梁上导轨面上方的固定套、载荷调节机构和卸荷滚轮机构,所述的固 定套具有空腔,所述的固定套与立刀架的刀架滑座的上滑座臂固接,卸荷滚轮 机构位于固定套空腔内,载荷调节机构位于卸荷滚轮机构的上方。所述的卸荷滚轮机构包括位于固定套空腔内的可上下位移的活动套、穿过 活动套的悬轴、悬轴中部的轴承、轴承止动环和轴承套,所述的轴承套固定于 轴承的外圈。所述的载荷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钉、螺母、碟形弹簧和可上下位移的台阶 轴,调节螺钉与台阶轴的上表面接触,碟形弹簧的上部与台阶轴的直径较大部 的下表面接触,碟形弹簧的下部与活动套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的两根立柱高度为7米,两根立柱导轨长度为5.6米,横梁导轨长度为 9.4米,横梁液压平衡缸的缸套长度为3.5米。本专利技术一种双柱立式车床采用这样的结构,减小了横梁在上升、下降过程 中负荷反差,从而使机床性能更加稳定,延长机床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降低了加工成本,工作台具有良好的运动精度及更大的抗载能力。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双柱立式车床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柱立式车床外形示意图2为图1所示的右视示意图3为图1所示的立柱剖视放大示意图4为图1、图2所示的工作台底座俯视放大示意图5为图4所示的A-A剖视放大示意图6为图1所示的立刀架与横梁配合示意图7为图6所示的刀架卸荷微调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在图1至图7中,1、工作台底座;2、泵站;3、工作台转盘;4、左立柱; 5、左进给箱;6、横粱液压平衡缸;8、左立刀架;9、右立刀架;10、横梁; 11、右进给箱;12、右立柱;13、多头泵;14、油管;15、固定件;16、缸套; 17、活塞;18、平衡缸底座;19、地脚螺栓;20、导轨面;21、油腔;22、回 油槽;23、回油孔;24、导轨单元;25、油道;26、油管接头;27、刀架滑座; 28、刀架卸荷微调机构;29、上滑座臂;30、横梁上导轨面;31、下滑座臂; 32、横梁下导轨面;33、调节螺钉;34、螺母;35、台阶轴;36、碟形弹簧; 37、轴承;38、轴承止动环;39、轴承套;40、悬轴;41、活动套;42、固定套。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l、图2、图3所示, 一种双柱立式车床,包括左立柱4、右立柱12、 横梁10、左立刀架8、左进给箱5、右立刀架9、右进给箱11、旋转工作台装置、 横梁液压平衡缸装置和控制系统,左立刀架8和右立刀架9克沿着横梁导轨作水平往复运动,横梁10可沿着左立柱4导轨和右立柱12导轨作上下往复运动, 横梁液压平衡缸装置包括分别位于左立柱4和右立柱12中部的横梁液压平衡缸 6,每个横梁液压平衡缸6包括通过地脚螺栓19固定于地面的平衡缸底座18、 缸套16和缸套16内的活塞17,缸套16的上端与横粱10通过固定件15固接。 左立柱4和右立柱12高度为7米,左立柱4导轨和右立柱12导轨长度为5.6米, 横梁导轨长度为9.4米,横梁液压平衡缸的缸套长度为3.5米。因横梁部自重较 重,约25吨,当机床工作时,立柱丝杆旋转带动横梁上升、下降过程中,横梁 液压平衡缸装置在预定压力下随着横梁一起作上下运动,起到平衡重量的作用, 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横梁上升下降负荷反差大的技术问题,可使机床性能更加稳 定,机床使用寿命延长,减少了维修费用。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旋转工作台装置包括工作台底座1、工作 台转盘3和恒流静压导轨系统,恒流静压导轨系统包括液压循环机构和的喷油 机构,工作台底座1上表面具有十二个呈环状均布的导轨单元24和导轨单元24 内侧的回油槽22,回油槽22上开有回油孔23,每个导轨单元24具有导轨面20 和导轨面20区域内的油腔21,油腔21的下部开有与油腔21相通的油道25, 油管14通过油管接头26与油道25密封连接,通入到每个导轨单元24的油管 14连入到多头泵13,多头泵13再通过油管14与液压循环机构的泵站2相连, 液压循环机构包括工作台转盘3旁侧的泵站2、油池(图中未示出)、工作台底 座上具有回油孔23的环状回油槽22,工作状态时工作台底座1的环状回油槽 22的油流回到油池。喷油机构包括多头泵13、与多头泵13相连的通入每个导 轨单元24的油管14、工作台底座1上的与每个导轨单元24油腔21相通的油道 25,多头泵13与工作台底座1固接。在底座导轨面上均匀分布有十二个油腔,由十二头多头泵向每个油腔定量供油,当导轨油腔中通入具有一定压强的润滑油以后,使工作台微微抬起,并 在导轨面间充满油液形成油膜,使导轨处于纯液体摩擦状态。当机床启动以及 加工重零件时,由于工作台转盘与底座导轨之间始终不直接接触,并在已调整 好的液体压力下均匀上浮,故可以保证工作台具有良好的运动精度及更大的抗 载能力,延长了底座导轨的使用寿命。如图l、图2、图6、图7所示,立式车床的横梁10具有横梁上导轨面30 和横梁下导轨面32,左立刀架8和右立刀架9的刀架滑座27具有上滑座臂29 和下滑座臂31,刀架滑座27的下滑座臂31与横梁下导轨面32接触,刀架滑座 27的上滑座臂29处安装有刀架卸荷微调机枸28,刀架卸荷微调机构28与横梁 上导轨面30接触。刀架卸荷微调机构28包括固定套42、载荷调节机构和卸荷滚轮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柱立式车床,包括旋转工作台装置、两根立柱、沿立柱导轨上下往复运动的横梁(10)和沿横梁导轨往复运动的立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的旁侧设置一横梁液压平衡缸装置,该横梁液压平衡缸装置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的两根立柱中部的横梁液压平衡缸(6),所述的每个横梁液压平衡缸(6)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平衡缸底座(18)、缸套(16)和缸套(16)内的活塞(17),缸套(16)的上端与横粱(10)通过固定件(15)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代柏马文惠朱熙福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红旗重型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