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分体插装式快换三通阀门,包括主阀体、快换接头和控制扳手,其主阀体上设有三个通用连接内螺纹端口,分别是A端口、B端口、P端口,分别连接配套快换接头;配套快换接头两端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分别与主阀体或外接管件连接,三个通用连接内螺纹端口内设有密封圈,外设有外六角和定位端面,P端口通过连接螺纹与介质来源端口连接;主阀体内设有阀芯、阀芯密封圈和三个介质通道,阀芯开有连通孔,外侧设有阀芯密封圈,三个介质通道通过连通孔与阀芯贯通;控制扳手安装在阀芯上,根据控制扳手上的箭头所示,上下扳动以实现不同的通断工况,操作方便;与现代工业相匹配的标准件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三通阀门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分体插装式快换三通阀门。
技术介绍
目前,阀门行业里较为常见的三通T型球阀,可以实现三通阀门中的基本切换通口功能,但是各个端口的可操作性较差,在现代工业的管道和阀块连接中不能够发挥其快速、高效以及可靠等积极作用,尤其是在现代仪表及控制元器件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三通阀门的结构和性能更新没有赶得上时代的要求;例如现代工业检测中常用到的SF6密度继电器,目前市场上尚未有与之相匹配的三通阀门端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均需要自制管接头予以连接使用,且这些自制的管接头都是非标准件,需要根据自身的要求进行定做,这势必将大大增加成本,尤其是用于SF6密度继电器的三通阀门,需求量大、实际使用安装位置变化多,现有的三通T型球阀根本无法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分体插装式快换三通阀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 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分体插装式快换三通阀门,包括主阀体、快换接头和控制扳手,其主阀体上设有三个通用连接内螺纹端口,分别是A端口、B端口、P端口,分别连接配套快换接头;配套快换接头两端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分别与主阀体或外接管件连接,三个通用连接内螺纹端口内设有密封圈,外设有外六角和定位端面,外六角和定位端面用于螺纹旋紧和轴向旋紧限位支撑,A端口和B端口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配置各类插件,P端口通过连接螺纹与介质来源端口连接;主阀体内设有阀芯、阀芯密封圈和三个介质通道,阀芯开有连通孔,外侧设有阀芯密封圈,三个介质通道通过连通孔与阀芯贯通;控制扳手安装在阀芯上,根据控制扳手上的箭头所示,上下扳动以实现不同的通断工况。在本技术中,所述阀芯为圆柱体或球体。在本技术中,所述控制扳手通过锁紧螺母安装在阀芯上。在本技术中,所述A端口和B端口配置各类插件包括SF6密度继电器、设备管道和堵头等。在本技术中,通过调整控制扳手,控制阀芯通道开闭状态,进而完成一端口输送介质的同时另一端口完成检测;再次调整控制扳手阀芯,关闭P端口介质来源通道,完成单向端口检测;当P端口介质来源通道接通B端口时,若B端口接SF6密度继电器,则只对介质进行检测,不向A端口输送;若B端口接管道,则只向B端口输送介质,不进行检测,降低对SF6密度继电器的使用率,延长使用寿命。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主阀体和快换接头配置使用,适合各类工况需要,配以螺纹密封胶可获得优异的密封性能,通过扳动控制扳手,以实现不同的通断工况,操作方便;与现代工业相匹配的标准件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端口配置各类密封件,同时完成介质输送与检测及单向检测与输送,有效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不同快换接头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端口同时完成介质输送与检测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P端口介质来源通道关闭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P端口介质来源通道接通B端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的一种新型分体插装式快换三通阀门,包括A端口连通孔1、B端口连通孔2、P端口连通孔3、控制扳手4、A端口接头外六角5、锁紧螺母6、削平对边7、P端口接头外六角8、P端口接头螺纹9、B端口接头外六角10、主阀体11、P端口接头密封圈12、P端口接头介质通道13、P端口定位端面14、P端口接头连接螺纹15、P端口主阀体连接螺纹16、P端口主阀体介质通道17、阀芯密封圈18、阀芯19、A端口主阀体通道20、A端口接头连接螺纹21、A端口定位端面22、A端口接头螺纹23、A端口内螺纹接头24、堵头25、A端口接头密封圈26、A端口接头介质通道27、A端口主阀体连接螺纹28、B端口接头连接螺纹29、B端口接头螺纹30、SF6密度继电器31、B端口内螺纹接头32、B端口接头密封圈33、B端口接头介质通道34、B端口主阀体连接螺纹35、B端口主阀体介质通道36、P端口外螺纹接头37、A端口外螺纹接头38、B端口外螺纹接头39、P端口内螺纹接头40、外接设备管道41、B端口定位端面42。在本实施例中,主阀体11为通用连接阀体,P端口主阀体连接螺纹16、A端口主阀体连接螺纹28和B端口主阀体连接螺纹35为机加工成型,用于安装紧固;P端口外螺纹接头37、A端口内螺纹接头24和B端口内螺纹接头32分别通过P端口接头连接螺纹15、A端口接头连接螺纹21和B端口接头连接螺纹29与主阀体11连接,并分别通过P端口定位端面14、A端口定位端面22和B端口定位端面42紧定限位;B端口内螺纹接头32和A端口内螺纹接头24,用于连接SF6密度继电器31、外接设备管道41或堵头25,P端口外螺纹接头37用于和管道叉分接头或块状接头的安装支撑紧固#端口接头密封圈12、A端口接头密封圈26和B端口接头密封圈33分别安装于P端口接头螺纹9、A端口接头螺纹23和B端口接头螺纹30的底端面;控制扳手4通过锁紧螺母6安装在阀芯19上,并通过削平对边7传递动力给阀芯19 ;P端口外螺纹接头37、A端口内螺纹接头24和B端口内螺纹接头32内分别设置有P端口接头介质通道13、A端口接头介质通道27和B端口接头介质通道34,用于装入主阀体11后接通各端口和对应主阀体11上开有的P端口主阀体介质通道17、A端口主阀体通道20和B端口主阀体介质通道36 ;经P端口接头介质通道13和P端口主阀体介质通道17将介质传送到阀芯19的控制口,阀芯19根据需要分配,经A端口主阀体通道20和A端口接头介质通道27以及B端口主阀体介质通道36和B端口接头介质通道34分别送往A端口、B端口 ;阀芯密封圈18过盈压缩于主阀体11内,阀芯19和阀芯密封圈18贴紧配合,保证密封可靠性,阀芯19可在阀芯密封圈18内转动,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阀芯密封圈18相对主阀体11静止;SF6密度继电器31可根据安装周边空间环境的需要,装在A端口或B端口,空余的A端口或者B端口根据实际需要可用堵头25密封,防止在旋转控制扳手4时介质外泄,也可安装连接其他设备管道41 ;P端口、A端口和B端口,可根据实际需要安装相应的P端口内螺纹接头40、A端口外螺纹接头38和B端口外螺纹接头39。当控制扳手4如图1所示处于中间位置时,阀芯19通道开闭状态如图4所示,在向B端口输送介质的同时A端口完成检测,此时A端口连通孔1、B端口连通孔2开启;当控制扳手4向下旋转90度时,阀芯19通道开闭状态如图5所示,关闭P端口主阀体介质通道17,P端口连通孔3关闭,SF6密度继电器31停止检测或对B端口介质进行检测;当控制扳手4向上旋转90度时,阀芯19通道开闭状态如图6所示,P端口主阀体介质通道17接通B端口,若B端口接SF6密度继电器31,则只对介质进行检测,不向A端口输送,A端口连通孔I关闭;若B端口接设备管道41,则只向B端口输送介质,不进行检测,B端口连通孔2开启,降低对SF6密度继电器41的使用率,延长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分体插装式快换三通阀门,包括主阀体、快换接头和控制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主阀体上设有三个通用连接内螺纹端口,分别是A端口、B端口、P端口,分别连接配套快换接头;配套快换接头两端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分别与主阀体或外接管件连接,三个通用连接内螺纹端口内设有密封圈,外设有外六角和定位端面,P端口通过连接螺纹与介质来源端口连接;主阀体内设有阀芯、阀芯密封圈和三个介质通道,阀芯开有连通孔,外侧设有阀芯密封圈,三个介质通道通过连通孔与阀芯贯通;控制扳手安装在阀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顺,
申请(专利权)人:邹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