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栗漂烫装置,属于农产品加工机械领域。该装置包括水箱(1)、传送机构(2)和进气管(3),传送机构(2)位于水箱(1)内,进汽管(3)与水箱(1)连通,进汽管(3)上连有控制阀门(4),该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管路(5)、电磁阀(6)、自动温控仪(7)和用于检测所述水箱(1)中水温的传感器(8),所述自动控制管路(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阀门(4)两侧的所述进气管(3)相连通,所述自动控制管路(5)上连有所述电磁阀(6),所述传感器(8)位于所述水箱(1)内,所述传感器(8)、自动温控仪(7)和电磁阀(6)依次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实现了板栗漂烫过程的自动控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栗漂烫装置,属于农产品加工机械
技术介绍
板栗,又名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国外称之为“健康食品”,属于健脾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被普遍用于食品加工,烹调宴席和副食。板栗生食、炒食皆宜,糖炒板栗,拌烧仔鸡,喷香味美,可磨粉,亦可制成多种菜肴、糕点、罐头食品等。且板栗多生于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地带,广西平乐、河北、山东、湖北、信阳罗山、信阳光山、信阳平桥区、陕西镇安等皆为著名的板栗产区。由于板栗良好的药用与食用价值,现在板栗已实现人工栽植和自动化及机械化加工。在板栗的加工过程中,在板栗去壳后,需要对板栗进行漂烫处理,传统的漂烫装置包括水箱、传送机构、进气管、控制阀门和用于检测水温的温度表。其中,传送机构位于水箱内,进汽管与水箱连通,该进汽管上连有控制阀门。现有技术通过水箱上的温度表检测水箱中水的温度,通过调整控制阀门的通气量大小实现漂烫温度的控制。如水箱中的温度较低,则加大控制阀门的通气量;如果温度较高,则减小控制阀门的通气量或者关闭控制阀门。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时,发现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漂烫装置需要专人看管来控制漂烫温度,自动化程度低,不但人力成本高,且人工看管不能实现对温度的准确控制,如工人开小差或者控制不及时等都有可能使板栗漂烫的效果不好影响板栗的质量,如出现生熟不一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板栗漂烫装置自动化程度低、人力成本高和不能精确控制等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栗漂烫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栗漂烫装置,该漂烫装置包括水箱1、传送机构2和进气管3,所述传送机构2位于所述水箱I内,所述进汽管3与所述水箱I连通,所述进汽管3上连有控制阀门4,所述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管路5、电磁阀6、自动温控仪7和用于检测所述水箱I中水温的传感器8,所述自动控制管路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阀门4两侧的所述进气管3相连通,所述自动控制管路5上连有所述电磁阀6,所述传感器8位于所述水箱I内,所述传感器8、自动温控仪7和电磁阀6依次电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栗漂烫装置,该装置通过增加电磁阀、自动温控仪和传感器实现水箱中的水温的自动检测和控制,不需要人工看管实现了板栗漂烫装置的智能化控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漂烫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栗漂烫装置的结构图。图中:1水箱、2传送机构、3进气管、4控制阀门、5自动控制管路、6电磁阀、7自动温控仪、8传感器、9蒸汽锅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栗漂烫装置,该漂烫装置包括水箱1、传送机构2、进气管3、控制阀门4、自动控制管路5、电磁阀6、自动温控仪7和用于检测水箱I中水温的传感器8。其中,传送机构2位于水箱I内,进汽管3 —端与水箱I连通,进汽管3另一端与蒸汽锅炉9连通,进汽管3上连有控制阀门4,自动控制管路5的两端分别与控制阀门4两侧的进气管3相连通,自动控制管路5上连有电磁阀6,传感器8位于水箱I内,传感器8、自动温控仪7和电磁阀6依次电连接。即本技术实施例中进汽管3上设有两条并联的管路,分别为自动控制管路5和手动管路,自动控制管路5上连有电磁阀6,而手动管路上连有控制阀门4。其中,传感器8可以设置在水箱I中间底部,保证温度采集的准确性。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栗漂烫装置的工作过程:在使用本装置前可以通过自动温控仪7设置水箱I中水的温度,对于功能更强大的自动温控仪7还可以实现温度上下限的设置、警告温度的设置和温度控制精度的设置等。温度设置成功后,启动自动温控仪7的自动控制功能同时保证控制阀门4处于关闭状态。其中,自动温控仪7会根据传感器8采集的水温与预设的温度进行比较,如果水温低于预设的温度下限,则开启电磁阀;如果水温高于预设的温度上限,则关闭电磁阀。即本技术通过电磁阀反复开启与关闭可以将水槽的水温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提高漂烫效果。专利技术人通过对比发现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栗漂烫装置处理过的板栗果肉颜色更加鲜亮,漂烫效果非常好。另外,如果自动温控仪7、电磁阀6或传感器8出现问题则可以采用人工调整控制阀门4实现漂烫温度的控制,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可以通过自动温控仪7与温度表显示的温度相互校正,提高检测温度的准确性。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栗漂烫装置,该装置通过增加电磁阀、自动温控仪和传感器实现水箱中的水温的自动检测和控制,不需要人工看管实现了板栗漂烫装置的智能化控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漂烫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板栗漂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水箱(I)、传送机构(2)和进气管(3),所述传送机构(2)位于所述水箱(I)内,所述进汽管(3)与所述水箱(I)连通,所述进汽管(3)上连有控制阀门(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管路(5)、电磁阀(6)、自动温控仪(7)和用于检测所述水箱(I)中水温的传感器(8),所述自动控制管路(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阀门(4)两侧的所述进气管(3)相连通,所述自动控制管路(5)上连有所述电磁阀(6),所述传感器(8 )位于所述水箱(I)内,所述传感器(8 )、自动温控仪(7 )和电磁阀(6 )依次电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栗漂烫装置,属于农产品加工机械领域。该装置包括水箱(1)、传送机构(2)和进气管(3),传送机构(2)位于水箱(1)内,进汽管(3)与水箱(1)连通,进汽管(3)上连有控制阀门(4),该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管路(5)、电磁阀(6)、自动温控仪(7)和用于检测所述水箱(1)中水温的传感器(8),所述自动控制管路(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阀门(4)两侧的所述进气管(3)相连通,所述自动控制管路(5)上连有所述电磁阀(6),所述传感器(8)位于所述水箱(1)内,所述传感器(8)、自动温控仪(7)和电磁阀(6)依次电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实现了板栗漂烫过程的自动控制。文档编号A23N15/00GK202932015SQ201220617370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专利技术者张嗣国 申请人:湖北绿润食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栗漂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水箱(1)、传送机构(2)和进气管(3),所述传送机构(2)位于所述水箱(1)内,所述进汽管(3)与所述水箱(1)连通,所述进汽管(3)上连有控制阀门(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管路(5)、电磁阀(6)、自动温控仪(7)和用于检测所述水箱(1)中水温的传感器(8),所述自动控制管路(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阀门(4)两侧的所述进气管(3)相连通,所述自动控制管路(5)上连有所述电磁阀(6),所述传感器(8)位于所述水箱(1)内,所述传感器(8)、自动温控仪(7)和电磁阀(6)依次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嗣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绿润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