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防护装置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强度检测平台。
技术介绍
在我国的各种交通事故中,由于道路上行驶的许多载货汽车没有良好的后下部防护装置,造成在乘用车追尾载货汽车交通事故中,乘用车很容易钻入大型载货汽车尾部,追尾的乘用车车内驾驶员及乘员伤亡比例非常高,属于致死率非常高的恶性事故之一。因此,大型载货汽车强制安装下部防护装置是改善钻入型碰撞安全性唯一的技术措施。目前,大型载货汽车已经安装要求设置下部防护装置。然而,对于如何检测载货汽车防护装置是否满足强度要求,却为用车安全检验工作中的难点。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车管所在对载货汽车防护装置安全性能进行现场查验时,缺乏必要的现场检测设备,因此无法依照GB11567.1-2001《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装置》和GB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标准,对防护装置的强度开展现场检验或查验工作,使防护装置的强度这一与安全性能密切相关的技术指标无法检测,防护装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判定存在较大困难。对于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强度要求,在多个法规中已有规定。如表I中所示,是GBl 1567.2-2001、ECE R58_01/02、70/221/EEC 及 FMVSS223 静态试验力的要求。按照 ECER58法规的文本,从文字描述上P1、P2等5个载荷进行分别加载,但是这种加载的实验方式无法考核防护装置与载货汽车车架的连接强度。很多事例表明,防护装置与载货汽车车架的连接往往是抵抗“钻入”的最薄弱环节。德国ADAC的碰撞试验也表明,属于防护装置与车架的连接失效造成了追尾轿车的“钻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强度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底座骨架总成、运动副总成、液压加载系统、液压升降系统、液压站、检测系统及控制系统构成,底座骨架总成为长方形框架结构,运动副总成由水平Y方向移动副及水平X方向移动副构成,液压加载系统由一组水平加载液压缸构成,水平Y方向移动副设置于底座骨架上,在水平Y方向移动副上设置一组水平X方向移动副,在该一组水平X方向移动副上设置所述一组水平加载液压缸;液压升降系统由安装于底座骨架总成底部的一组升降液压缸构成,检测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水平加载液压缸的缸杆前端的力传感器,所述液压加载系统、液压升降系统均连接至液压站,所述液压站及力传感器连接至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雄,吴云强,龚标,林辰刚,吴宪,
申请(专利权)人: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同济汽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