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高伟专利>正文

一次性多孔喷射麻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935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多孔喷射麻醉器,属于医用器械领域。设有直管,其特征在于:直管上设有刻度,直管的前端设有圆球,圆球直径大于直管的截面直径,直管的前部设有喷射孔,直管的后端设有底座,底座的后端设有连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既可测量子宫的深度,又能进行安全、有效的麻醉,并且不会产生针刺创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一次性多孔喷射麻醉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妇科人工流产、引产等手术前,需检查子宫深度,然后适当扩张宫颈,由于子宫和宫颈内有许多神经末梢,在进行上述操作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植物神经反射,可能使患者产生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压升高或降低、甚至昏迷等“人流综合症”。为避免给病人带来这种不必要的痛苦,目前主要采用在宫颈组织注射麻醉剂的办法,可以有效缓解这种症状,但是因为注射针头对宫颈组织造成了创伤,存在感染的风险,可能会对患者造成再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次性多孔喷射麻醉器,结构简单,既可测量子宫的深度,又能进行安全、有效的麻醉,并且不会产生针刺创伤。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多孔喷射麻醉器,设有直管,其特征在于:直管上设有刻度,直管的前端设有圆球,圆球直径大于直管的截面直径,直管的前部设有喷射孔,直管的后端设有底座,底座的后端设有连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既可测量子宫的深度,又能进行安全、有效的麻醉,并且不会产生针刺创伤。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连接口,2.底座,3.直管,4.刻度,5.喷射孔,6.圆球。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本技术设有直管3,直管3上设有刻度4,直管3的前端设有圆球6,圆球6直径大于直管3的截面直径,直管3的前部设有喷射孔5,直管3的后端设有底座2,底座2的后端设有连接口 I。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注射器吸入适量的地卡因或其他表面麻醉剂,然后将注射器与连接口 I连接,再将直管3伸入患者的宫颈内,当感觉有明显的阻力时说明圆球6已抵达子宫的未端,即可停止插入,这时可以根据直管3上的刻度读出子宫的深度,再将直管3稍后退一点,推压注射器使麻醉剂通过直管3前部的多个喷射孔5喷射到子宫腔的表层,通过表面渗透起到麻醉的作用,以减轻患者手术的痛苦,安全有效,不会产生针刺创伤。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多孔喷射麻醉器,设有直管,其特征是:直管上设有刻度,直管的前端设有圆球,圆球直径大于直管的截面直径,直管的前部设有喷射孔,直管的后端设有底座,底座的后端设有连接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多孔喷射麻醉器,属于医用器械领域。设有直管,其特征在于直管上设有刻度,直管的前端设有圆球,圆球直径大于直管的截面直径,直管的前部设有喷射孔,直管的后端设有底座,底座的后端设有连接口。本技术结构简单,既可测量子宫的深度,又能进行安全、有效的麻醉,并且不会产生针刺创伤。文档编号A61M11/06GK202933356SQ201220702468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专利技术者邹高伟, 张启林 申请人:邹高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多孔喷射麻醉器,设有直管,其特征是:直管上设有刻度,直管的前端设有圆球,圆球直径大于直管的截面直径,直管的前部设有喷射孔,直管的后端设有底座,底座的后端设有连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高伟张启林
申请(专利权)人:邹高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