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正时齿轮拆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88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动机正时齿轮拆卸器,其特征在于:将螺母(3)穿过螺杆(2)与螺杆(2)连接,螺杆(2)的顶端设置有螺栓(1);螺母(3)的底部设置有销孔座(4),抓爪主体(7)固定在销孔座(4)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拆卸发动机正时齿轮的装置。(二).
技术介绍
发动机在维修时,常需要拆卸发动机正时齿轮。通常在拆卸时,采用先破发动机的外箱,将其它齿轮拆卸后再拆卸正时齿轮。这种方法费时费工,操作困难,并且容易损坏正时齿轮。(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正时齿轮拆卸器。它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并且不会破坏发动机外箱和正时齿轮。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将圆盘螺母穿过螺杆与螺杆连接,螺杆的顶端设置有螺栓;圆盘螺母的底部设置有销孔座,两个抓爪主体固定在销孔座上。抓爪主体内壁为弧形,其下部设置有齿轮槽,抓爪主体之间有间隙。螺杆底部设置有凹槽。齿轮槽底部与抓爪主体的下端形成台阶。本技术由于用抓爪主体将发动机正时齿轮箍紧,再转动螺杆将发动机正时齿轮从发动机外箱带出,因此有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并且不会破坏发动机外箱和正时齿轮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简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将圆盘螺母3穿过螺杆2与螺杆2螺纹连接,螺杆2的顶端设置有方头螺栓1,螺杆2底部设置有凹槽。螺母3的底部设置有销孔座4,用销子5将两个抓爪主体7固定在销孔座4上。抓爪主体7内壁为弧形,抓爪主体7的下部设置有齿轮槽8,齿轮槽底部与抓爪主体7的下端形成台阶,抓爪主体7之间有间隙。当需要拆卸发动机正时齿轮时,先把发动机平放在工作台上,固定。将钢珠的下部放在正时齿轮上的曲轴磁电机紧固螺孔口上。将本拆卸器的抓爪主体7插到被拆卸的正时齿轮的外圆,并使正时齿轮上的曲轴螺口上的钢珠上部进入螺杆2底部的凹槽中。抓爪主体7向螺杆2夹拢,抓爪主体7的外面安放抱箍,抱箍的底面与发动机的外箱接触。当被拆卸的正时齿轮完全装进抓爪主体7下部的齿轮槽中,锁紧抱箍,用扳手卡住螺杆2上的方头螺栓1,顺时针转动方头螺栓1,可以将紧固在发动机曲轴上的正时齿轮从发动机外箱中推出,即将正时齿轮从发动机中拆卸。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正时齿轮拆卸器,其特征在于将螺母(3)穿过螺杆(2)与螺杆(2)连接,螺杆(2)的顶端设置有螺栓(1);螺母(3)的底部设置有销孔座(4),抓爪主体(7)固定在销孔座(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齿轮拆卸器,其特征在于螺母(3)为圆盘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齿轮拆卸器,其特征在于抓爪主体(7)内壁为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齿轮拆卸器,其特征在于抓爪主体(7)的下部设置有齿轮槽(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齿轮拆卸器,其特征在于抓爪主体(7)至少为两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齿轮拆卸器,其特征在于抓爪主体(7)之间有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齿轮拆卸器,其特征在于螺杆(2)底部设置有凹槽。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齿轮拆卸器,其特征在于齿轮槽底部与抓爪主体(7)的下端形成台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正时齿轮拆卸器,其特征在于将螺母(3)穿过螺杆(2)与螺杆(2)连接,螺杆(2)的顶端设置有螺栓(1);螺母(3)的底部设置有销孔座(4),抓爪主体(7)固定在销孔座(4)上。本技术由于用抓爪主体将发动机正时齿轮箍紧,再转动螺杆将发动机正时齿轮从发动机外箱带出,有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并且不会破坏发动机外箱和正时齿轮的特点。文档编号B23P19/00GK2590719SQ0224509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6日专利技术者尹明善, 李平, 丁邦隆 申请人: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明善李平丁邦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