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05052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6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以及风扇单元总成。壳体具有前面板以及底板,前面板与底板相互垂直。风扇单元总成包括多个风扇单元以及板体。各风扇单元具有第一端面。各风扇单元的第一端面通过紧固件固设于板体上,板体平行地配置于前面板的内侧,其中板体位于各风扇单元及前面板之间,且各风扇单元的底面与底板之间具有间隙。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改善两道钣金墙会造成系统空间配置不易的问题、由于两道钣金墙的结构较复杂所导致拆装较为困难的问题以及配置两道钣金墙和较多扣环所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避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风扇避震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系统的风扇避震方式而言,一般的作法是用盒子或者两道钣金墙,风扇安装上风扇固定装置(Fan-mount)就可以挂在钣金墙的相应位置上,以达到风扇避震的效果。对于避震有较高的要求时,则可使用扣环(Gro_et)。然而,在如今系统均讲求轻薄短小的趋势下,使用两道钣金墙会造成系统空间配置不易的问题,且两道钣金墙的结构较复杂,会使得拆装较为困难。此外,一般的系统需要配置两道钣金墙以及较多扣环,也会有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藉以改善两道钣金墙会造成系统空间配置不易的问题、由于两道钣金墙的结构较复杂所导致拆装较为困难的问题以及配置两道钣金墙和较多扣环所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
技术实现思路
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含壳体以及风扇单元总成。壳体具有前面板以及底板,前面板与底板相互垂直。风扇单元总成包括多个风扇单元以及板体。各风扇单元具有第一端面。各风扇单元的第一端面通过紧固件固设于板体上,板体平行地配置于前面板的内侧,其中板体位于各风扇单元及前面板之间,且各风扇单元的底面与底板之间具有间隙。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板体上具有多个第一通孔,风扇单元总成更包括多个弹性件,对应地卡设于各第一通孔内,且各弹性件具有第二通孔,紧固件依次穿过前面板以及第二通孔,以将风扇单元总成固设于壳体。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各风扇单元更具有第二端面,而底板上更设置有多个支撑件,分别对应的位于各第二端面的底部,各第二端面的底部抵靠支撑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各弹性件以及各支撑件由避震材料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各风扇单元依次间隔地配置于板体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另再一实施例,板体上更具有多个加强肋,位于风扇单元的任两者的间隔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另又一实施例,板体上更具有多个第三通孔,与各风扇单元的第一端面对应,第二通孔的尺寸小于第一端面的尺寸,第一端面部分地暴露于第三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再另一实施例,前面板上具有多个第四通孔,位于各第三通孔的前方,提升气流的传送。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藉由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藉以改善两道钣金墙会造成系统空间配置不易的问题、由于两道钣金墙的结构较复杂所导致拆装较为困难的问题以及配置两道钣金墙和较多扣环所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图1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具体示意图;图2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图1的一种电子装置的部分示意图;图3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具体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电子装置110:壳体112:前面板114:底板120:风扇单元总成121:板体122:加强肋123:第一通孔124:第三通孔126:第四通孔130:紧固件140:弹性件142:第二通孔150:支撑件172:第一端面174:第二端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来清楚阐释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且并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范围。其中附图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组件与步骤并未描述于实施例中,以避免对本专利技术造成不必要的限制。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电子装置100的具体示意图。电子装置100包含壳体110以及风扇单元总成120。壳体110具有前面板112以及底板114,前面板112与底板114相互垂直。风扇单元总成120包含多个风扇单元Fl F4以及板体121。各风扇单元Fl F4包含第一端面172。如图所示,各风扇单元的第一端面172通过紧固件130固设于板体121上,举例而言,可利用自攻螺丝将前述风扇Fl F4固定在板体121上。板体121平行地配置于前面板112的内侧,其中,板体121位于各风扇单元及前面板112之间,且各风扇单元的底面与底板114之间具有间隙。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仅包含单一板体121,从而改善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两道板体所造成系统空间配置不易的问题、由于两道板体的结构较复杂所导致拆装较为困难的问题以及配置两道板体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可有效地节省系统空间,且有结构简单拆装容易以及节省成本的效果。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图1绘示的一种电子装置100的部分示意图,在此,图2所绘示的电子装置100的部分为风扇避震装置。如图所示,板体121上具有多个第一通孔123,风扇单元总成120更包括多个弹性件140,对应地卡设于各第一通孔123内,且各弹性件140具有第二通孔142,紧固件130依次穿过前面板112以及第二通孔142,以将风扇单元总成120固设于壳体110。在一实施例中,板体121上更具有多个第三通孔124,与各风扇单元的第一端面172对应,第三通孔124的尺寸小于第一端面172的尺寸,第一端面172部分地暴露于第三通孔124。请参照图3,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具体示意图。如图所示,前面板112上具有多个第四通孔126,位于各第三通孔124的前方,以提升气流的传送。请参照图1,各风扇单元更具有第二端面174,而底板114上更设置有多个支撑件150,分别对应的位于各第二端面174的底部,各第二端面174的底部抵靠支撑件150。在一实施例中,各弹性件140以及各支撑件150由避震材料构成。此外,各风扇单元依次间隔地配置于板体121上。再者,板体121上更具有多个加强肋122,位于前述风扇单元Fl F4的任两者的间隔之间。举例而言,任一前述加强肋122可配置于风扇Fl与风扇F2的间隔之间,或者可配置于风扇F2与风扇F3的间隔之间,以此类推。如上所述的加强肋122的作用为增加板体121的强度,以使板体121固定于壳体110上能更加的稳固,以增加电子装置100的避震效果。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以图1所示为限,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依照实际需求选择性地配置风扇的数量、风扇与板体121的固定方式以及加强肋122的形状与结构。在一实施例中,以风扇Fl为例来说明风扇在电子装置100中的配置关系。如图1所示,风扇Fl的第一端面172固定于板体121上,且风扇Fl的第二端面174与第一端面172相对,而由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风扇Fl的第二端面174未固定于电子装置100中的任一组件上,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可仅包含板体121,此板体121可以用以将风扇Fl固定于电子装置100的壳体110上,并利用设置于其上的弹性件140以吸收风扇Fl所产生的震动。举例而言,如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100的内部结构,是将图2中的风扇单元总成反过来并配置于壳体110上,且前述配置方式是利用前述紧固件130将板体121固定于壳体110上,使前述风扇Fl F4悬空配置于壳体110上。如上所述,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或详细而言其内的风扇单元总成仅包含板体121,因此用以将板体121固定于壳体110上的前述紧固件130的使用量也相对应地减少,因此得以进一步节省成本。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或详细而言其内的风扇单元总成更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前面板以及一底板,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底板相互垂直;一风扇单元总成,包括:多个风扇单元,各所述风扇单元具有一第一端面;以及一板体,各所述风扇单元的所述第一端面通过紧固件固设于所述板体上,所述板体平行地配置于所述前面板的内侧,其中,所述板体位于各所述风扇单元及所述前面板之间,且各所述风扇单元的底面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一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二振王世锋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