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汽轮机动叶叶顶刷子式汽封,属于汽轮机的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刷子式汽封问世,专利技术人茅声闾于1994年获得了中国第一个关于刷子式汽封的专利“汽轮机、燃气轮机的刷子式汽封”,专利号:ZL94212453.7,刷子式汽封开始在中国推广。1996年专利技术人茅润霖提出的“自动调节间隙的刷子式汽封”又获得专利,专利号:ZL96225499.1。2003年茅声闾提出的“刷子式的汽封刷子装置”再次获得专利,专利号:ZL03211917.8。近年以来,刷子式汽封已逐步在国内的汽轮机机组上获得较广泛应用。刷子式汽封除了用于汽轮机的轴封、隔板汽封以外,还可用作动叶叶顶汽封。但是,在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汽轮机动叶叶顶汽封圈上,绝大部分采用的依旧是传统的梳齿式汽封,汽封间隙大,密封效果不理想;而一般的焊接式刷式汽封由于刷体自身的体积较大,受到叶顶汽封圈尺寸及强度的限制,很难安装使用。因此,当前汽轮机动叶叶顶汽封圈的密封性能与装有多圈刷式汽封体的轴刷式汽封圈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简单、设计合理,可装有一圈或多圈刷子的汽轮机动叶叶顶刷子式汽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动叶叶顶刷子式汽封圈以及固装在动叶叶顶刷子式汽封圈上的刷子汽封片,在与汽轮机动叶围带相对应的汽轮机隔板外环的内侧,沿圆周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两个凹槽内安装动叶叶顶刷子式汽封圈,动叶叶顶刷子式汽封圈包围在汽轮机动叶围带的周围,并且由若干段刷子式汽封圈弧段首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轮机动叶叶顶刷子式汽封,包括动叶叶顶刷子式汽封圈(1)以及固装在动叶叶顶刷子式汽封圈(1)上的刷子汽封片(10),其特征在于:在与汽轮机动叶围带(5)相对应的汽轮机隔板外环的内侧,沿圆周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在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两个凹槽内安装动叶叶顶刷子式汽封圈(1),动叶叶顶刷子式汽封圈(1)包围在汽轮机动叶围带(5)的周围,并且由若干段刷子式汽封圈弧段(2)首尾相接环绕组成,所述的刷子式汽封圈弧段(2)包括弧段体(3)和榫头(4),弧段体(3)的头部安置于第一凹槽(6)中,榫头(4)安置于第二凹槽(7)中,在由若干段刷子式汽封圈弧段(2)所环绕组成的刷子式汽封圈(1)的内圆柱面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圈或多圈弧段体凹槽(8),每圈弧段体凹槽(8)的一侧均设有一圈弧段体挡齿(9),每圈弧段体凹槽(8)内均固装有一圈刷子汽封片(10),所述的刷子汽封片(10)是由倒置的U状夹板套(11)以及固装在U状夹板套(11)中的紧密排列的汽封刷子细丝(12)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机动叶叶顶刷子式汽封,包括动叶叶顶刷子式汽封圈(I)以及固装在动叶叶顶刷子式汽封圈(I)上的刷子汽封片(10),其特征在于:在与汽轮机动叶围带(5)相对应的汽轮机隔板外环的内侧,沿圆周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在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两个凹槽内安装动叶叶顶刷子式汽封圈(I),动叶叶顶刷子式汽封圈(I)包围在汽轮机动叶围带(5)的周围,并且由若干段刷子式汽封圈弧段(2)首尾相接环绕组成,所述的刷子式汽封圈弧段(2)包括弧段体(3)和榫头(4),弧段体(3)的头部安置于第一凹槽(6)中,榫头(4)安置于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