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设计
,具体为一种无障碍通行的立交桥。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私家车辆的拥有量已大幅增加,交通拥堵已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尤其在城市的交叉路口,行人和车辆的数量倍增,致使交通混乱、拥堵现象极其严重。所以,城市化进程中设计建设了大量的立交桥用于缓解城市交叉路口的交通拥堵问题,但是收效甚微。现有的立交桥通常是分层、永久式立交桥,占地面积大、成本高,而且需要提前规划,如果在现有的交叉路口修建立交桥,需要拆除周边建筑,是极不经济的;而且对于下凹式的分层立交桥,其排水系统是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雨季,存在桥内灌水的危险,具有巨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北京下凹式立交桥在下雨时积水伤人的悲剧发生)。并且,现有的立交桥结构通常不考虑行人通行的问题,往往需要交通灯来辅助协调,使得交通混乱与拥堵的问题依旧。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立交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立交桥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无障碍通行的立交桥。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十字型无障碍通行的立交桥,包括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和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当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障碍通行的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和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当所述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和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呈十字交叉时,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或者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在交叉处形成将另一条双向主机动车道联通的、相对于路面的机动拱桥通道(E),所述另一条双向主机动车道分别通过坡道(F)与机动拱桥通道(E)下方的路面双向机动车道对应衔接;还包括四条右转机动车道,所述四条右转机动车道分别为南向东右转机动车道(B?D)、东向北右转机动车道(C?B)、北向西右转机动车道(A?C)、西向南右转机动车道(D?A);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种无障碍通行的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和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当所述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和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呈十字交叉时,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或者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在交叉处形成将另一条双向主机动车道联通的、相对于路面的机动拱桥通道(E ),所述另一条双向主机动车道分别通过坡道(F)与机动拱桥通道(E)下方的路面双向机动车道对应衔接;还包括四条右转机动车道,所述四条右转机动车道分别为南向东右转机动车道(B-D)、东向北右转机动车道(C-B)、北向西右转机动车道(A-C)、西向南右转机动车道(D-A);所述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四条右转机动车道均通过坡道(F)与路面机动车道对应衔接后形成立交桥的四个支部;所述立交桥的四个支部底面分别对应形成覆盖路面十字交叉口上人行横道的非机动拱桥通道(J)。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障碍通行的立交桥,其特征在于:立交桥的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立交桥由轻钢结构在交叉路口拼装而成。3.种无障碍通行的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和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 ),当所述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 )和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 )呈纵横交叉时,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在交叉处形成供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与南北向路面机动车道联通的、相对于路面的机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