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交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成本低、功能齐全且能大幅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半层高的立交桥单元。
技术介绍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道路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将对城市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日益增长的汽车数量,给城市的道路交通带来了越来越为严重的堵塞现象。为了缓解城市内部路面交通的拥堵现象,人们开始利用多种方式来组织和控制交通次序,如:在十字交叉路口设置下穿隧道或架设立交桥,使南北走向与东西走向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以及行人都能顺畅通行。这种交通系统主要适用于城市的快速干道,不能普及和解决主干道、支干道以及小支路上的交通组织与控制问题。目前,在城市内部主干道、支干道以及小支路上的交通组织与控制,主要还是通过利用红绿灯的多次变相来实现,组织和控制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的直行、左转与右转,有条件的地方安排机动车的原地调头。这种常用的城市道路交通组织系统,虽具有造价低、实施与通行方便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通行等待时间过长。机动车辆首先要等待垂直方向直行车辆和行人的通过,其次要等垂直方向左转车辆的通过,往往要等待三四个相位轮换,才轮到本方向的通行 ...
【技术保护点】
半层高的立交桥单元,包括多个半层高立交桥,所述半层高立交桥包括呈交叉状的上桥面和下桥面,所述下桥面呈凹状设于水平路面下方,所述上桥面呈凸状架设于所述下桥面之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桥面和所述下桥面交叉区域内设有一等深区域,在所述上桥面和所述下桥面交叉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专门用于右转的右转桥,所述右转桥的两端呈渐变状分别连接在所述上桥面和所述下桥面上的右转车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层高的立交桥单元,包括多个半层高立交桥,所述半层高立交桥包括呈交叉状的上桥面和下桥面,所述下桥面呈凹状设于水平路面下方,所述上桥面呈凸状架设于所述下桥面之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桥面和所述下桥面交叉区域内设有一等深区域,在所述上桥面和所述下桥面交叉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专门用于右转的右转桥,所述右转桥的两端呈渐变状分别连接在所述上桥面和所述下桥面上的右转车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层高的立交桥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桥面上位于所述等深区域内,设有一对用于原地掉头的下穿越原地掉头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层高的立交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穿越原地掉头桥的谷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