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吹风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521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包括外筒、套设于外筒内的内筒、与外筒和内筒上边缘连接的整流筒、与外筒的下部相连通的进风管、设置于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环状预整流板,预整流板位于进风管与内筒的上缘之间,预整流板采用铝蜂窝芯板。因此该环吹风冷却装置的出风向的统一性、风速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学纤维制造领域,尤其涉及环吹风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产能,最大化经济效益,国内外化学纤维生产逐渐向大容量、直接纺丝方向发展,而这些提高了产量的设备,都需要有一个冷却效果相匹配的冷却设备才能实现。现有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因设计及制作技术问题,存在出风向的统一性、风速的稳定性低等问题,限制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环吹风冷却装置的出风向的统一性、风速的稳定性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包括外筒、套设于外筒内的内筒、与外筒和内筒上边缘连接的整流筒、与外筒的下部相连通的进风管、设置于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环状预整流板,预整流板位于进风管与内筒的上缘之间,预整流板采用铝蜂窝芯板。本技术的环吹风冷却装置,由于预整流板采用铝蜂窝芯板,与预整流板采用具有一定间距的双层金属网的现有技术中环吹风冷却装置相比,风向的统一性、风速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闻。在一实施例中,铝蜂窝芯板的型号为3003H24,孔径为A2 X 0.04 A6 X 0.08,高度为30 80m。在一实施例中,外筒包括下筒和设置于下筒上的上盖,上盖为碗状,其侧壁为圆弧形,上盖下周缘的直径与下筒的直径相同,上盖上周缘的直径与内筒的直径相同。相比于现有的圆锥状上盖,进一步提供风向的统一性、风速的稳定性和风量的合理性。在一实施例中,整流筒的上缘与外筒的上缘连接,整流筒的下缘与内筒的上缘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整流筒为具有双层侧壁的圆筒,内层为金属网,夕卜层为多孔板。在一实施例中,金属网选用GB/T21648-2008不锈钢丝编织密纹网,规格为MPW40/24 MPWl 10/92,有效截面率为 29.2% 15.9%。在一实施例中,多孔板的孔径范围为2-3mm,开孔率为18%_40%。在一实施例中,内筒的高度低于外筒中下筒的高度,在外筒的上盖与内筒之间形成环形的出风口。在一实施例中,整流筒位于出风口处,整流筒的侧壁与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环吹风冷却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外筒11进风口12下筒13上盖20内筒21出风口30整流筒40进风管50预整流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包括外筒10、套设于外筒10内的内筒20、与外筒10和内筒20上边缘连接的整流筒30、与外筒10下部的进风口11相连通的进风管40、设置于外筒10和内筒20之间环状的预整流板50,预整流板50位于进风口 11与内筒20的上缘之间,预整流板50采用铝蜂窝芯板,型号为3003H24,孔径为A2 X 0.04 A6 X 0.08,高度为 30 80m。具体而言,外筒10包括下筒12和设置于下筒12上的上盖13。下筒12为圆筒。上盖13为碗状,其侧壁为圆弧形,其下周缘的直径与下筒12的直径相同,上周缘的直径与内筒20的直径相同。内筒20的高度低于外筒10的下筒12的高度,从而在外筒10的上盖13与内筒20之间形成环形的出风口 21。整流筒30设置于出风口 21处,S卩,整流筒30的上缘与外筒10的上缘连接,整流筒30的下缘与内筒20的上缘连接,整流筒30的侧壁与出风口相对应。整流筒30为具有双层侧壁的圆筒,外侧壁是由金属多孔板围成的圆筒,孔径范围为2-3毫米(_),开孔率为18%-40%。在分别距离上边缘和`下边缘约3mm的范围为无孔区,用以在不影响吹风效果情况下,起到了上、下两道加强筋的作用,使整流筒的整体抗变形能力大大加强,延长了使用寿命。内侧壁是采用激光对接焊金属网而围成的圆筒,金属网选用GB/T21648-2008不锈钢丝编织密纹网,规格为MPW40/24 MPW110/92,有效截面率为29.2% 15.9%,焊缝宽度为0.2-0.5mm。沿着实际应用时气流的路径顺序来说(图2中的箭头表示),本技术中环吹风冷却装置具有以下特点:(I)气流由进风管40进入外筒10与内筒20间的空腔,流经预整流板50。现有技术中预整流板采用具有一定间距的双层金属网,由于两层金属网的网孔不能很好地对应,容易造成气流流向的扰动及流速的不稳定。本技术的预整流板50采用采用铝蜂窝芯板,气流通过规则排列且中空的芯孔,风向的统一性、风速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2)气流继续向上并经由外筒10的上盖13反射而转向。在本技术中,由于上盖13为具有圆弧侧壁的碗状,相比于现有的圆锥状上盖,进一步提高了风向的统一性、风速的稳定性和风量的合理性;(3)转向后的气流再由整流筒30流出。本技术中整流筒30的内层金属网采用激光对接焊法,当采用GB/T21648-2008型、规格为MPW40/24 MPW110/92的不锈钢丝编织密纹网时,焊缝宽度仅为现有技术中采用搭接焊接法时焊缝宽度的1/10至1/20,,金属网的网面更平整、盲区更窄,有效地降低风速和风向的紊乱,提高吹风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化纤丝束的品质,也为提高产量提供了保证。整流筒30外层的多孔板具有一定宽度的无孔区,可提高整流筒30的整体抗变形能力,使用寿命延长,为企业直接节约了投资,降低更换整流筒的频率又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产量。综上所述,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在不脱离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所揭示的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包括外筒、套设于外筒内的内筒、与外筒和内筒上边缘连接的整流筒、与外筒的下部相连通的进风管、设置于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环状预整流板,预整流板位于进风管与内筒的上缘之间,其特征在于,预整流板采用铝蜂窝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种环吹风冷却装置,包括外筒、套设于外筒内的内筒、与外筒和内筒上边缘连接的整流筒、与外筒的下部相连通的进风管、设置于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环状预整流板,预整流板位于进风管与内筒的上缘之间,其特征在于,预整流板采用铝蜂窝芯板。2.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铝蜂窝芯板的型号为3003H24,孔径为A2X0.04 A6X0.08,高度为30 80m。3.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包括下筒和设置于下筒上的上盖,上盖为碗状,其侧壁为圆弧形,上盖下周缘的直径与下筒的直径相同,上盖上周缘的直径与内筒的直径相同。4.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整流筒的上缘与外筒的上缘连接,整流筒的下缘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全刘冲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达瑞化纤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