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上甬道回风自动控制甬道平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78327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丝甬道热风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上甬道回风自动控制甬道平衡系统。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精确控制调节下甬道回风与甬道底部吸风流量使得甬道与甬道间工艺条件不一致,甬道风量系统可控性差,甬道未调节平衡状况下向车间排气带出大量纺丝溶剂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纺丝甬道,纺丝甬道上连接有甬道进风口、上甬道回风口、下甬道回风口,甬道进风口连接有主送风集管,上甬道回风口连接有主真空集管,下甬道回风口连接有甬道底吸风口,下甬道回风口连通主真空集管,下甬道回风口与主真空集管之间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上甬道回风管连接有自动调节阀,自动调节阀与温度传感器之间连接有温度控制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丝甬道热风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上甬道回风自动控制甬道平衡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纺丝生产线20多个甬道的上甬道回风与下甬道回风(包含大量纺丝溶剂)被吸入主真空集管,经过热交换器底部、冷凝器后进入送风机,然后经过冷凝器继续冷凝,然后通过换热器上部预热,经过第一加热器加热后进入主送风集管送入各个甫道,甫道的第二加热器将热风加热到纺丝温度后经过锥形过滤器送入甬道进风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氨纶纺丝甬道(授权公告号:CN 2600457Y),其包括甬道腔体、进风室、回风室、进风管道和回风管道,进风室和回风室分设于甬道腔体的前后两侧,并分别与进风管道)和回风管道相连,甬道腔体内进风室后前后设置有冲孔板和滤网;在甬道腔体内回风室前前后设置有滤网和冲孔板;设置于甬道腔体内进风室后的冲孔板至少有二层;设置于甬道腔体内进风室后的滤网至少有二层;设置于甬道腔体内回风室前的滤网为一层或一层以上。但是这种纺丝甬道无法精确控制调节下甬道回风与甬道底部吸风流量使得甬道与甬道间工艺条件不一致,造成成品丝的甬道间质量不一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解决了甬道风量系统可控性差,甬道未调节平衡状况下向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上甬道回风自动控制甬道平衡系统,包括纺丝甬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丝甬道(1)上连接有甬道进风口(2)、上甬道回风口(3)、下甬道回风口(4),甬道进风口连接有主送风集管(5),上甬道回风口通过管路连接有主真空集管(6),下甬道回风口连接有甬道底吸风口(7),下甬道回风口还通过管路连通主真空集管(6),下甬道回风口(4)与主真空集管(6)之间连接有温度传感器(8),上甬道回风口连接有自动调节阀(9),自动调节阀与温度传感器之间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上甬道回风自动控制甬道平衡系统,包括纺丝甬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丝甬道(I)上连接有甬道进风口(2)、上甬道回风口(3)、下甬道回风口(4),甬道进风口连接有主送风集管(5),上甬道回风口通过管路连接有主真空集管(6),下甬道回风口连接有甬道底吸风口(7),下甬道回风口还通过管路连通主真空集管(6),下甬道回风口(4)与主真空集管(6)之间连接有温度传感器(8),上甬道回风口连接有自动调节阀(9),自动调节阀与温度传感器之间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上甬道回风自动控制甬道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甬道进风口(2)与主送风集管(5)之间的管路上设有锥形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舒尔姿氨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