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动力绞车横拉式离合装置,由一动力源提供动力,经由一减速装置减速后传导至一索轮上,以放、收该索轮上所卷收的钢索;该减速装置的壳体上开设有一结合槽;该减速装置包括有一外环体,外表上至少具有一插置槽;该动力绞车包括一离合装置,可经过该减速装置壳体上的结合槽对该外环体的插置槽施加或不施加定位,使动力可由减速装置传导或不传导至索轮;主要改良在于:该离合装置设置为密封式的构造组成,操作上由扳动一操控把手做横向移动来达成操控离合的作用,因此在使用上完全不虞水液、灰尘或其他异物会渗入累积,致造成机件受损、故障或误动作的可能,同时也不会有夹到操作者手部或其他异物的顾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绞车横拉式离合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动力绞车离合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设置为横拉式操作,可避免操作中夹到操作者手部或其他异物,以及避免水液、灰尘或其他异物渗入的动力绞车离合装置。
技术介绍
动力绞车是一种可以收、放钢索,以吊起或放下重物用的吊重用器具,亦有称为吊重卷扬机或卷扬机者。动力绞车安装使用的地方有如高楼吊挂货物垂直升降用,或者安装于吉普车、越野车上用于拖挂它车或自救移动(脱险)用。动力绞车因是利用收、放钢索的动作来拉动重物或负载,因此动力绞车的动力上就有可以带动钢索索轮作正、反转的设计与操作,亦即利用动力绞车的动力来控制钢索索轮的正反转动作,以进一步控制将钢索放出或收回,此即为由动力放、收钢索的动作。动力绞车既是设计利用动力来放、收钢索,则受限于动力绞车内部动力逐步减速传动的必要,其放、收钢索的速度势必无法过快,因此在用于紧急情况(例如险境救车)时,动力放出钢索的速度常不符合期望,而令操作者着急。为改善此一缺失,习知动力绞车上即设计有「离合装置」存在,当将「离合装置」操作于“离”的作用状态时,可将传达到钢索索轮的动力予以断开(open),使钢索索轮的转动此时可以不受动力牵连与约束,以方便人力可以将钢索直接且快速地拉出(称为手动放(放出)钢索),以早一步勾挂到待救援车辆或待拖吊重物;然后再将该「离合装置」操作回复为“合”的作用状态,使动力重行传达(close)到钢索索轮以收回钢索,达成利用动力拉回车辆、重物或负载的作用。动力绞车上习知的离合装置有多种组成及操作型态存在,本申请人即曾申请中国技术ZL200520145068.5「动力绞车离合装置」、ZL200820128343.6「绞车离合装置」和ZL01204721.X「电动绞车的剎车`及其离合装置」;中国台湾新型第186419号「电动绞车索轮离合器」、第188404号「电动绞车的剎车离合装置」、新型第M291421号「动力绞车离合装置」及新型第M344336号「绞车离合装置」;及美国专利技术7,648,125「绞车离合装置」多件专利。上述习知专利自有其构造上特殊新颖及使用上具备进步功效之处,其中,中国台湾新型第186419号「电动绞车索轮离合器」专利主要是有一设置于绞车机台外侧前端的偏心拨动件,其向机台内部枢设一连动杆,尾端具有一可连接动力与索轮的驱动齿轮;由扳动该偏心拨动件向外偏转时,可带动该连动杆外移,使得驱动齿轮脱离与索轮的接合,因此断开动力与索轮间的连接;接着将该偏心拨动件扳动回位时,即可使动力与索轮间连接上,以利用动力收、放钢索。惟当扳动该偏心拨动件向外偏转时,机台上会有一穿设孔很明显外露,使得水液(例如雨水)、灰尘、泥土或其他小异物很容易自该穿设孔进入机台内,累积整体动力绞车受损故障的可能性;再者,该偏心拨动件向外偏转定位时,若受到无意推及时,该偏心拨动件会突然偏动回位,不慎时可能就伤及操作者或是夹到异物,甚至造成机件受损或造成误动作。中国台湾第188404号「电动绞车的剎车离合装置」及中国技术ZL01204721.X「电动绞车的剎车及其离合装置」专利是有一可被拉动上升的离合器杆,穿设于一设于制动口的离合器套管内,当拉动该离合器杆上升,使其底端脱离动力与索轮间的连接时,即可以手动放出钢索;反之将该离合器杆放下,使其底端进入制动口,以达成动力与索轮间的连接时,即可由动力放、收钢索。然将离合器杆拉动上升后,离合器杆与离合器套管间的间隙即很明显外露,使得水液(例如雨水)、灰尘、泥土或其他小异物很容易自该间隙进入离合器套管内,累积整体动力绞车受损故障的可能性;再者,将该离合器杆放下时,若不慎可能就伤到操作者或是夹到异物,甚至造成机件受损或造成误动作。中国台湾新型第M291421号「动力绞车离合装置」及中国技术ZL200520145068.5「动力绞车离合装置」专利是由一设于减速装置壳体侧面开口面上的旋钮盖正、反向转动,使带动一离合器座内一离合滑块移动,进而推动一轴心同步移动,使其上的轴齿与一内环齿产生离或合的作用,以达成使动力与索轮间断开或连接的作用。然该旋钮盖与装设处的开口间因有微小间隙存在,所以使用日久后,仍有水液、灰尘、泥土渗入累积,造成机件受损或造成误动作的可能。中国台湾新型第M344336号「绞车离合装置」、中国技术ZL200820128343.6「绞车离合装置」及美国专利技术7,648,125「绞车离合装置」专利是由一设于侧面的转动体操作进行小角度的转动或回转,即可连动减速装置内部组件达成离合作用。但同样因该转动体与装设处的开口间有微小间隙存在,所以使用日久后,仍有液体、灰尘、泥土渗入累积,造成机件受损或造成误动作的可能。由此可知,习知动力绞车上的离合装置都存在着会有一穿设孔或间隙明显外露,导致水液、灰尘、泥土或其他小异物容易渗入累积及/或操作中不慎伤及操作者或是夹到异物,进而造成机件受损或造成误动作的缺失,显然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提供 一种可避免水液、灰尘或其他异物渗入,及避免操作中夹到操作者手部或其他异物的动力绞车横拉式离合装置。一种动力绞车横拉式离合装置,动力绞车是由一动力源提供动力,经由一减速装置减速后,传导至一索轮上,使该索轮做正、反向转动,以放、收该索轮上所卷收的钢索;该减速装置的壳体上开设有一结合槽,内壁设有内螺纹;该减速装置包括有一外环体,外表上至少具有一插置槽;该动力绞车包括一离合装置,经过该减速装置壳体上的结合槽对该外环体的插置槽施加或不施加定位,使动力由减速装置传导或不传导至索轮;其特征在于;该离合装置由一内座体、一外套管、一操控把手、一顶塞盖、一离合器杆、一弹性件、一扣环、一楔形块及一定位螺帽所组成,其中,该内座体包括有一圆柱形的下插管、一圆柱形的上插管及一介以中间呈外扩状的档板,该下插管外壁设有外螺纹,该内座体底端设有一开口,向内深入形成一容室,于该上插管顶端通出形成为一非圆形的角槽;该外套管成圆筒状,该操控把手固接于外表面上,该外套管底部向内伸入一下容穴,该下容穴向上通出形成一贯槽,通出后外扩形成一上容室,其顶面为一塞口,供该顶塞盖塞置,在该上容室内接近底部处固设有一组径向设置的抬升杆,二抬升杆的内端端头间的间距不小于该贯槽的宽度;该离合器杆具有一插置块,容置于该容室内,在选择性控制下自该开口向下通出,以抵入该外环体的插置槽内;该插置块上面连设一非圆柱形的角柱,其角形与该内座体的角槽对应,该弹性件套设于该角柱上,该角柱外表面上接近顶端处凹设有一环沟槽,供该扣环夹设;该楔形块有一圆盘状的基座,中间贯穿一角槽,是供该离合器杆的角柱穿设过者,该基座下面具有一组布列于二侧呈对称弧度状设置的调动块,各调动块的底面区分成一斜降坡及一抵入槽,该斜降坡自基座底面起渐降,至最底时通过一界缘进入该抵入槽,二调动块间形成一间距,位于该基座边缘处的间距最窄,而即形成为一通孔,该通孔的宽度不小于该抬升杆的宽度;该定位螺帽有一角形的操作块,中央贯穿一结合槽,其内壁设有内螺纹;组装时,该弹性件穿套于该离合器杆的角柱上,该角柱穿置入该内座体的角槽达成相同形状的结合,同时该离合器杆的插置块进入该内座体的容室内部;然后将该内座体的上插管套置于该外套管的下容穴内,使该离合器杆的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绞车横拉式离合装置,动力绞车是由一动力源提供动力,经由一减速装置减速后,传导至一索轮上,使该索轮做正、反向转动,以放、收该索轮上所卷收的钢索;该减速装置的壳体上开设有一结合槽,内壁设有内螺纹;该减速装置包括有一外环体,外表上至少具有一插置槽;该动力绞车包括一离合装置,经过该减速装置壳体上的结合槽对该外环体的插置槽施加或不施加定位,使动力由减速装置传导或不传导至索轮;?其特征在于;该离合装置由一内座体、一外套管、一操控把手、一顶塞盖、一离合器杆、一弹性件、一扣环、一楔形块及一定位螺帽所组成,其中,该内座体包括有一圆柱形的下插管、一圆柱形的上插管及一介以中间呈外扩状的档板,该下插管外壁设有外螺纹,该内座体底端设有一开口,向内深入形成一容室,于该上插管顶端通出形成为一非圆形的角槽;该外套管成圆筒状,该操控把手固接于外表面上,该外套管底部向内伸入一下容穴,该下容穴向上通出形成一贯槽,通出后外扩形成一上容室,其顶面为一塞口,供该顶塞盖塞置,在该上容室内接近底部处固设有一组径向设置的抬升杆,二抬升杆的内端端头间的间距不小于该贯槽的宽度;该离合器杆具有一插置块,容置于该容室内,在选择性控制下自该开口向下通出,以抵入该外环体的插置槽内;该插置块上面连设一非圆柱形的角柱,其角形与该内座体的角槽对应,该弹性件套设于该角柱上,该角柱外表面上接近顶端处凹设有一环沟槽,供该扣环夹设;该楔形块有一圆盘状的基座,中间贯穿一角槽,是供该离合器杆的角柱穿设过者,该基?座下面具有一组布列于二侧呈对称弧度状设置的调动块,各调动块的底面区分成一斜降坡及一抵入槽,该斜降坡自基座底面起渐降,至最底时通过一界缘进入该抵入槽,二调动块间形成一间距,位于该基座边缘处的间距最窄,而即形成为一通孔,该通孔的宽度不小于该抬升杆的宽度;该定位螺帽有一角形的操作块,中央贯穿一结合槽,其内壁设有内螺纹;组装时,该弹性件穿套于该离合器杆的角柱上,该角柱穿置入该内座体的角槽达成相同形状的结合,同时该离合器杆的插置块进入该内座体的容室内部;然后将该内座体的上插管套置于该外套管的下容穴内,使该离合器杆的角柱通过该贯槽及二抬升杆间的间距进入该上容室内,接着将该楔形块放置入该上容室内,使该楔形块二通孔分别跨置于一抬升杆上,并使该离合器杆的角柱穿置入该楔形块的角槽达成相同形状的结合,然后将该扣环夹扣于该角柱的沟槽内;接着将该定位螺帽由其结合槽的内螺纹与该内座体下插管的外螺纹对应螺接,再将该内座体的下插管由其外螺纹旋入该减速装置壳体上结合槽的内螺纹内,使该下插管与该结合槽结合,最后将该顶塞盖塞置于该上容室的塞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1.种动力绞车横拉式离合装置,动力绞车是由一动力源提供动力,经由一减速装置减速后,传导至一索轮上,使该索轮做正、反向转动,以放、收该索轮上所卷收的钢索;该减速装置的壳体上开设有一结合槽,内壁设有内螺纹;该减速装置包括有一外环体,外表上至少具有一插置槽;该动力绞车包括一离合装置,经过该减速装置壳体上的结合槽对该外环体的插置槽施加或不施加定位,使动力由减速装置传导或不传导至索轮; 其特征在于;该离合装置由一内座体、一外套管、一操控把手、一顶塞盖、一离合器杆、一弹性件、一扣环、一楔形块及一定位螺帽所组成,其中,该内座体包括有一圆柱形的下插管、一圆柱形的上插管及一介以中间呈外扩状的档板,该下插管外壁设有外螺纹,该内座体底端设有一开口,向内深入形成一容室,于该上插管顶端通出形成为一非圆形的角槽;该外套管成圆筒状,该操控把手固接于外表面上,该外套管底部向内伸入一下容穴,该下容穴向上通出形成一贯槽,通出后外扩形成一上容室,其顶面为一塞口,供该顶塞盖塞置,在该上容室内接近底部处固设有一组径向设置的抬升杆,二抬升杆的内端端头间的间距不小于该贯槽的宽度;该离合器杆具有一插置块,容置于该容室内,在选择性控制下自该开口向下通出,以抵入该外环体的插置槽内;该插置块上面连设一非圆柱形的角柱,其角形与该内座体的角槽对应,该弹性件套设于该角柱上,该角柱外表面上接近顶端处凹设有一环沟槽,供该扣环夹设;该楔形块有一圆盘状的基座,中间贯穿一角槽,是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事吉,
申请(专利权)人:川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