舷窗开孔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392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55
一种舷窗开孔工装,包括支撑架、支撑杆、连接件及旋转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连接件绕支撑杆的轴线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旋转杆设置在连接件上并能在连接件上沿旋转杆的轴线移动,新型结构的舷窗开孔工装,通过支撑架、支撑杆、连接件及旋转杆的配合,支撑杆与旋转杆之间轴心的连线即为需要舷窗开口的半径,支撑杆顶在需要开口位置的圆心上,通过旋转连接件,同时调节旋转杆的顶端始终抵住船体外板,当旋转杆绕设一圈后,在外板上留下圆形印记,之后直接用割刀沿着轨迹开孔即可实现舷窗开口的开设,整个舷窗开孔工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开孔尺寸准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外板开圆孔所使用的配件,尤其是一种舷窗开孔工装
技术介绍
船舶,例如海洋工作船,在船体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在主甲板外板上开设出适配舷窗的开口,主甲板一般带有线性,并非直立式,一般形状为斜边式,而主甲板窗户为圆形舷窗,传统在开设圆形舷窗的过程具体为:先用牛皮纸画出舷窗的相关尺寸,贴在船体外板上,做好标记,然后气割开孔制作出开口。这种方法制出的开孔尺寸不标准,不是偏大就是偏小,偏大的话,舷窗与外板的焊接焊缝也偏大,焊接条件无法满足,正常舷窗和外板的焊缝距离为3mm-5mm。偏小的话,舷窗无法插进去,造成装配的困难,必要时可能要进行二次加工,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开孔尺寸精确且便于维修的舷窗开孔工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舷窗开孔工装,包括支撑架、支撑杆、连接件及旋转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连接件绕支撑杆的轴线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旋转杆设置在连接件上并能在连接件上沿旋转杆的轴线移动。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支撑架为两根角钢,角钢顶端开设有供支撑杆穿过的固定孔,支撑杆穿过固定孔固定在支撑架上。本技术改进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舷窗开孔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支撑杆、连接件及旋转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连接件绕支撑杆的轴线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旋转杆设置在连接件上并能在连接件上沿旋转杆的轴线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