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侧汽车雨刮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370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侧汽车雨刮器,包括内侧曲柄摇杆机构和外侧曲柄摇杆机构,所述内侧曲柄摇杆机构包括曲柄,所述曲柄的一端内侧带有与棘爪相互啮合的棘背,所述棘爪一端与带键槽的套筒铰接,棘爪中部与一板簧铰接;所述板簧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套筒与电机的输出轴配合;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通过连杆与摇杆的一端铰接,摇杆的另一端与车身骨架铰接,所述摇杆上安装有用于刷挡风玻璃的雨刷;所述外侧曲柄摇杆机构的结构与内侧曲柄摇杆机构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即可以擦拭挡风玻璃外侧,又可以方便地对挡风玻璃的内侧进行擦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雨刮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双侧汽车雨刮器
技术介绍
通常雨刮器用于擦拭挡风玻璃外侧,确保驾驶员视线清晰。目前还不存在擦拭挡风玻璃内侧的雨刮器,尤其是在冬天,行车车内外温差会比较大,车窗前挡风玻璃内很容易起雾,会影响车主的行车视线。一般采用空调除雾,除雾剂来除雾,除雾缓慢,效果不佳,还有的在行车中用毛巾擦拭,给行车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侧汽车雨刮器,即可以擦拭挡风玻璃外侧,又可以方便地对挡风玻璃的内侧进行擦拭。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侧汽车雨刮器,包括内侧曲柄摇杆机构和外侧曲柄摇杆机构,所述内侧曲柄摇杆机构包括曲柄,所述曲柄的一端内侧带有与棘爪相互啮合的棘背,所述棘爪一端与带键槽的套筒铰接,棘爪中部与一板簧铰接;所述板簧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套筒与电机的输出轴配合;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通过连杆与摇杆的一端铰接,摇杆的另一端与车身骨架铰接,所述摇杆上安装有用于刷挡风玻璃的雨刷;所述外侧曲柄摇杆机构的结构与内侧曲柄摇杆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内侧曲柄摇杆机构和外侧曲柄摇杆机构共用一个电机。所述外侧曲柄摇杆机构中棘背的方向与内侧曲柄摇杆机构中棘背的方向相反。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利用棘轮机构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双侧汽车雨刮器,可以共用内外侧一个电机,通过控制电机正反转,保证了内外侧雨刷可以单独使用,擦拭效果好,给行车带来一定安全保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双侧汽车雨刮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两套曲柄摇杆机构,分别为内侧曲柄摇杆机构与外侧曲柄摇杆机构,所述内侧曲柄摇杆机构包括一曲柄5,曲柄5 —端内侧带有棘背,棘背与棘爪I啮合,棘爪I 一端与带键槽的套筒3铰接,棘爪I中部与一板簧2铰接,板簧2再与带键槽的套筒3铰接,带键槽的套筒3与电机4配合,曲柄5另一端与连杆6铰接,连杆6再与摇杆9铰接,摇杆9另一端与车身骨架10铰接,摇杆9上固结一雨刷7,雨刷7用于刷挡风玻璃8。其中,所述曲柄5与电机4能发生单向相对转动。所述外侧曲柄摇杆机构与内侧曲柄摇杆机构完全相同。所述内侧曲柄摇杆机构和外侧曲柄摇杆机构共用一个电机。所述外侧曲柄摇杆机构中棘背的方向与内侧曲柄摇杆机构中棘背的方向相反。要刮挡风玻璃8内侧时,开动电机正转开关,电机4正转,带动带键槽的套筒3,套筒3带动棘爪1,棘爪I带动曲柄5内侧的棘背从而带动曲柄5旋转,这样内侧曲柄摇杆机构就能够转动起来,摇杆9带动雨刷7往复摆动擦拭挡风玻璃8内侧,使得驾驶员视线清晰。由于所述外侧曲柄摇杆机构与内侧曲柄摇杆机构可以共用一个电机4,当棘轮机构的方向相反时,即外侧曲柄摇杆机构中棘背的方向与内侧曲柄摇杆机构中棘背的方向相反时,外侧曲柄摇杆机构静止不动,不进行擦拭玻璃动作。要刮挡风玻璃8外侧时,开动电机反转开关,外侧曲柄摇杆机构转动情况与正转时内侧曲柄摇杆机构转动情况完全相同,内侧曲柄摇杆机构静止不动。不难发现,本技术利用棘轮机构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双侧汽车雨刮器,可以共用内外侧一个电机,通过控制电机正反转,保证了内外侧雨刷可以单独使用,擦拭效果好,给行车带来一定安全保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双侧汽车雨刮器,包括内侧曲柄摇杆机构和外侧曲柄摇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曲柄摇杆机构包括曲柄(5),所述曲柄(5)的一端内侧带有与棘爪(I)相互啮合的棘背,所述棘爪(I) 一端与带键槽的套筒(3)铰接,棘爪(I)中部与一板簧(2)铰接;所述板簧(2)与所述套筒(3)连接,所述套筒(3)与电机(4)的输出轴配合;所述曲柄(5)的另一端与通过连杆(6)与摇杆(9)的一端铰接,摇杆(9)的另一端与车身骨架(10)铰接,所述摇杆(9)上安装有用于刷挡风玻璃的雨刷(7);所述外侧曲柄摇杆机构的结构与内侧曲柄摇杆机构的结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汽车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曲柄摇杆机构和外侧曲柄摇杆机构共用一个电机(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侧汽车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曲柄摇杆机构中棘背的方向与内侧曲柄摇杆机构中棘背的方向相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侧汽车雨刮器,包括内侧曲柄摇杆机构和外侧曲柄摇杆机构,所述内侧曲柄摇杆机构包括曲柄,所述曲柄的一端内侧带有与棘爪相互啮合的棘背,所述棘爪一端与带键槽的套筒铰接,棘爪中部与一板簧铰接;所述板簧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套筒与电机的输出轴配合;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通过连杆与摇杆的一端铰接,摇杆的另一端与车身骨架铰接,所述摇杆上安装有用于刷挡风玻璃的雨刷;所述外侧曲柄摇杆机构的结构与内侧曲柄摇杆机构的结构相同。本技术即可以擦拭挡风玻璃外侧,又可以方便地对挡风玻璃的内侧进行擦拭。文档编号B60S1/30GK202923604SQ20122061719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专利技术者程冬冬, 冯娜, 刘臣才, 束永平 申请人:东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侧汽车雨刮器,包括内侧曲柄摇杆机构和外侧曲柄摇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曲柄摇杆机构包括曲柄(5),所述曲柄(5)的一端内侧带有与棘爪(1)相互啮合的棘背,所述棘爪(1)一端与带键槽的套筒(3)铰接,棘爪(1)中部与一板簧(2)铰接;所述板簧(2)与所述套筒(3)连接,所述套筒(3)与电机(4)的输出轴配合;所述曲柄(5)的另一端与通过连杆(6)与摇杆(9)的一端铰接,摇杆(9)的另一端与车身骨架(10)铰接,所述摇杆(9)上安装有用于刷挡风玻璃的雨刷(7);所述外侧曲柄摇杆机构的结构与内侧曲柄摇杆机构的结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冬冬冯娜刘臣才束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