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雨刷器,包括:具有第一卡合部的刮片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的刮杆。其装配方便,安装尺寸小,零件数较少,且外形美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后雨刷器。
技术介绍
在两厢车上,在后窗普遍使用无骨雨刷。然而,现有的后雨刷器产品通常具有多个零件。通常的后雨刷器如专利文件I (申请号200920186489.0)的技术所述,通常由刮杆、作为刮片的整体弹性钢条、与整体弹性钢条嵌合的胶条和防浮翼连体件以及卡扣连接件组成。另外,又如图1的技术所示,改进后的后雨刷器由刮杆11、刮片12以及将该两者连接的卡簧13构成。由此可见,现有的后雨刷器存在产品结构复杂,零件数量较多的缺陷。而且,由于接头外露,使得装配后的后雨刷器外观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雨刷器,其装配方便,安装尺寸小,零件数较少,且外形美观。本技术的后雨刷器包括:具有第一卡合部的刮片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的刮杆。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后雨刷器包括:具有第一卡合部的刮片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的刮杆,因此由于将卡合部件与所述刮片和刮杆集成,故可减少零件数。另外,所述刮片上的所述第一卡合部是凸出部,所述刮杆上的所述第二卡合部是与所述凸出部匹配的凹部。另外,所述刮杆上的所述第二卡合部是集成在所述凹部中的集成卡簧。另外,所述刮杆上的所述第二卡合部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开口朝向刮片的C形卡槽以及安装孔,所述刮片上的所述第一卡合部的两侧设有与所述C形卡槽以及所述安装孔卡合的凸台。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刮片上的所述第一卡合部是凸出部,所述刮杆上的所述第二卡合部是与所述凸出部匹配的凹部,所述刮杆上的所述第二卡合部的内壁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刮片的C形卡槽,所述刮片上的所述第一卡合部的两侧设有与所述C形卡槽卡合的凸台,因此无骨雨刮具备拆卸简单,运行可靠的优点。而且,由于将卡簧集成于刮杆内部,总成高度降低,更加美观,同时减少风阻。另外,所述C形卡槽的开口处形成卡角,在凸台卡入时卡角弹开,当凸台卡到位时卡角恢复原状抱住凸台。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C形卡槽的开口处形成卡角,在凸台卡入时卡角弹开,当凸台卡到位时卡角恢复原状抱住凸台,因此第一卡合部不会自由脱出。另外,在所述C形卡槽的两边分别设有一对U型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后雨刷器的主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后雨刷器的主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后雨刷器的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后雨刷器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后雨刷器的安装后的局部剖视图。(符号说明)I 刮片2 刮杆3 集成卡簧4 C形卡槽5 凸台6 卡角7 安装孔 8 第一^^合部9 第二卡合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一例,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实施方式保护范围的限定。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后雨刷器的主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后雨刷器包括:具有第 ^合部8的刮片I以及具有与第 ^合部8卡合的第二卡合部9的刮杆2。如图2所示,刮片I上的第一^^合部8是凸出部,刮杆2上的第二卡合部9是与凸出部匹配的凹部。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后雨刷器的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如图3所示,刮杆2上的第二卡合部9是集成在凹部中的集成卡簧3。如图3所示,刮杆2上的第二卡合部9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开口朝向刮片I的C形卡槽4以及安装孔7,刮片I上的第一卡合部8的两侧设有与C形卡槽4以及安装孔7卡合的凸台5。而且,刮片I采用尼龙加增强玻璃纤维材料(高强度,高耐磨,耐高温性)注塑成型。而且,刮杆2塑料刮臂采用PBT增强玻璃纤维材料(耐高温,高耐候,高强度)注塑成型。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后雨刷器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C形卡槽4的开口处形成卡角6、6,在凸台5卡入时卡角弹开,当凸台5卡到位时卡角6、6恢复原状抱住凸台5。另外,在C形卡槽4的两边分别设有一对U型槽,用以收纳第一卡合部上的脚部。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后雨刷器包括:具有第一卡合部8的刮片I以及具有与第一卡合部8卡合的第二卡合部9的刮杆2,因此由于将卡合部件与刮片和刮杆集成,故可减少零件数。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刮片I上的第一^^合部8是凸出部,刮杆2上的第二卡合部9是与凸出部匹配的凹部,刮杆2上的第二卡合部9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开口朝向刮片I的C形卡槽4以及安装孔7,刮片I上的第一卡合部8的两侧设有与C形卡槽4以及安装孔7卡合的凸台5,因此无骨雨刮具备拆卸简单,运行可靠的优点。根据上述结构,由于C形卡槽4的开口处形成卡角6、6,在凸台5卡入时卡角弹开,当凸台5卡到位时卡角6、6恢复原状抱住凸台5,因此第一卡合部不会自由脱出。而且,由于将集成卡簧3集成于刮杆2内部,总成高度降低,更加美观,同时减少风阻。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后雨刷器的安装后的局部剖视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后雨刷器,装配方便,安装尺寸小,零件数较少,且外形美观。虽然本技术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应理解其中可作各种变化和修改,而在广义上没有脱离本技术,所以并非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形都将落在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种后雨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卡合部的刮片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的刮杆。2.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雨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上的所述第一卡合部是凸出部,所述刮杆上的所述第二卡合部是与所述凸出部匹配的凹部。3.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雨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杆上的所述第二卡合部是集成在所述凹部中的集成卡黃。4.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雨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杆上的所述第二卡合部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开口朝向刮片的C形卡槽以及安装孔,所述刮片上的所述第一卡合部的两侧设有与所述C形卡槽以及所述安装孔卡合的凸台。5.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雨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卡槽的开口处形成卡角,在凸台卡入时卡角弹开,当凸台卡到位时卡角恢复原状抱住凸台。6.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雨刷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C形卡槽的两边分别设有一对U型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后雨刷器,包括具有第一卡合部的刮片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的刮杆。其装配方便,安装尺寸小,零件数较少,且外形美观。文档编号B60S1/34GK202923605SQ20122055859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专利技术者肖育林, 刘倩, 袁巍, 杭飞, 赵勇, 李万军 申请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雨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卡合部的刮片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的刮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育林,刘倩,袁巍,杭飞,赵勇,李万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