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罐三合一复合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1928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30
一种制罐三合一复合模,其包括上模和可滑动安装在底板上的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板、退料板和卷边垫板,上模板和退料板之间设有预压弹簧,在卷边垫板的下方安装有带斜面的锁紧框;所述的下模包括胀形框和安装在其内的胀形机构,所述的胀形机构包括依次层叠的翻边板,胀芯板,和胀筋板,相对应地,所述的上模内设有推动胀形机构向外运动的推移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2)一次性冲出罐身口部的内卷边、罐身底部的翻边、罐身中上部的加强筋,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废次品的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作包装罐的模具,具体是一种具有罐身胀筋,罐底翻边,罐口卷边三种功能的制罐三合一复合模
技术介绍
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工具和产品,大到机床的底座、机身外壳,小到一个胚头螺丝、纽扣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的外壳,无不与模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模具的形状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质量与精度也就决定着这些产品的质量。因为各种产品的材质、外观、规格及用途的不同,模具分为铸造模、锻造模、压铸模、冲压模等非塑胶模具,以及塑胶模具。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包装盒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且对包装盒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食品、医疗器械包装领域。由于使用需要,需要在罐口加工内卷边,在罐底加工外翻边,在罐身上加工加强筋,所以工艺比较繁琐、复杂,而目前的制罐行业罐身模具需要分三个工序、三台设备、三个模具、三个人个完成,所以生产效率比较低,制造成本高,同时在多次的装料和卸料过程中,由于定位间隙或其他原因,容易造成废料,或产品被刮花等,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三合一复合模具,可一次完成三个工序动作,从而节约设备、人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废次品的发生。本技术目的 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制罐三合一复合模,其包括上模和可滑动安装在底板上的下模,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板、退料板和卷边垫板,上模板和退料板之间设有预压弹簧,在卷边垫板的下方安装有带斜面的锁紧框;所述的下模包括胀形框和安装在其内的胀形机构,所述的胀形机构包括依次层叠的翻边板,胀芯板,和胀筋板,相对应地,所述的上模内设有推动胀形机构向外运动的推移>J-U ρ α装直。所述的推移装置包括设于卷边垫板下端的胀块,所述的胀筋板上设有与胀块配合推压孔。所述的胀筋板由四块胀筋瓣合围而成,每块胀筋瓣均设有一个推压孔。所述的胀筋板外缘上设有胀形凸台,对应胀形凸台,在胀形框内设有与之配合凹槽。所述的卷边垫板的下端面设有卷边槽。所述的推移装置包括推杆,翻边板在对应推杆的位置上设有锥形孔,锥形孔内设有由活塞套支持的翻边胀锥,所述的活塞套安装在下模板的底端。所述的翻边板由四块翻边瓣合围而成,翻边瓣上设有限位槽扣置在下模板上的限位柱内。所述的底板下设有退料针,该退料针可贯穿底板穿插入活塞套内推动翻边胀锥向上运动。所述的翻边板表面设有翻边凸台,翻边凸台高度大于或等于罐体的翻边高度。所述的底板两侧设有滑槽,下模上设有滑块承载于该滑槽内,滑槽尾端设有限位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2)—次性冲出罐身口部的内卷边、罐身底部的翻边、罐身中上部的加强筋,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废次品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装效果图。图2、3本技术结构爆炸图。图4本技术中的下模结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开模状态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图5中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中合模状态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图7中局部结构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成品局部罐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制罐三合一复合模,其包括上模I和可滑动安装在底板3上的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I包括上模板11、退料板111和卷边垫板12,上模板11和退料板111之间设有预压弹簧13,在卷边垫板12的下方安装有带斜面41的锁紧框4 ;所述的下模2包括胀形框5和安装在其内的胀形机构,所述的胀形机构包括依次层叠的翻边板21,胀芯板22,和胀筋板23,相对应地,所述的上模I内设有推动胀形机构向外运动的推移装置。所述的推移装置包括设于卷边垫板12下端的胀块122,所述的胀筋板23上设有与胀块122配合推压孔231。所述的胀筋板23由四块胀筋瓣232合围而成,每块胀筋瓣232均设有一个推压孔231。所述的胀筋板23外缘上设有胀形凸台233,对应胀形凸台,在胀形框5内设有与之配合凹槽234。所述的卷边垫板12的下端面设有卷边槽121。所述的推移装置包括推杆62,翻边板21在对应推杆62的位置上设有锥形孔211,锥形孔211内设有由活塞套6支持的翻边胀锥61,所述的活塞套6安装在下模板7的底端。所述的翻边板21由四块翻边瓣212合围而成,翻边瓣212上设有限位槽213扣置在下模板7上的限位柱214内。所述的底板3下设有退料针31,该退料针可贯穿底板3穿插入活塞套6内推动翻边胀锥61向上运动。所述的翻边板21表面设有翻边凸台215,翻边凸台215高度大于或等于罐体8的翻边83高度。所述的底板3两侧设有滑槽32,下模2上设有滑块33承载于该滑槽内,滑槽尾端设有限位块34。工作原理:将下模部分沿着导轨拉出,放入未成型前工件,然后将下模部分推入到上模下方的工作位置,启动设备,驱动装置驱动上模部分下行、退料板通过弹簧的力将锁紧框4向下压行,当锁紧框4向下压行过程中其斜面41推动胀形框5的斜面,而将胀形框5闭合锁紧;上模部分继续下行,此时上模部分的预压弹簧13行程被压缩,此时推杆62推动翻边胀锥61下行,此时翻边胀锥61进入锥形孔211内,推动翻边瓣212沿着限位柱214滑动,翻边瓣212上的翻边凸台215实现罐身底部的翻边83 ;上模继续下行,预压弹簧13继续压缩,上模具的胀块122下行,在推压孔231的作用下,胀块122推动胀筋板23向外运动,在胀形凸台233和凹槽234的作用下,在罐身8上冲压出加强筋81。上模部分继续下行,预压弹簧的行程被完全压缩,卷边垫板12对罐口部进行内卷口,加工出罐口的内卷边82,到此冲压过程完成,上模复位,气缸通过退料针将翻边胀锥推出,使下模复位,人工将下模部分拖离上模部分的工作区域,拿出成品,完成罐身的翻边、胀筋、卷口动作。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罐三合一复合模,其包括上模(1)和可滑动安装在底板(3)上的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1)包括上模板(11)、退料板(111)和卷边垫板(12),上模板(11)和退料板(111)之间设有预压弹簧(13),在卷边垫板(12)的下方安装有带斜面(41)的锁紧框(4);所述的下模(2)包括胀形框(5)和安装在其内的胀形机构,所述的胀形机构包括依次层叠的翻边板(21),胀芯板(22),和胀筋板(23),相对应地,所述的上模(1)内设有推动胀形机构向外运动的推移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种制罐三合一复合模,其包括上模(I)和可滑动安装在底板(3)上的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I)包括上模板(11 )、退料板(111)和卷边垫板(12),上模板(11)和退料板(111)之间设有预压弹簧(13),在卷边垫板(12)的下方安装有带斜面(41)的锁紧框(4); 所述的下模(2)包括胀形框(5)和安装在其内的胀形机构,所述的胀形机构包括依次层叠的翻边板(21),胀芯板(22),和胀筋板(23),相对应地,所述的上模(I)内设有推动胀形机构向外运动的推移装置。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罐三合一复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移装置包括设于卷边垫板(12)下端的胀块(122),所述的胀筋板(23)上设有与胀块(122)配合推压孔(231)。3.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罐三合一复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胀筋板(23)由四块胀筋瓣(232 )合围而成,每块胀筋瓣(232 )均设有一个推压孔(231)。4.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罐三合一复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胀筋板(23)外缘上设有胀形凸台(233),对应胀形凸台,在胀形框(5)内设有与之配合凹槽(234)。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罐三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云相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地伟业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