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轧钢生产线。复合轧钢生产线包括:加热炉,用于加热坯料;粗轧机组,与加热炉相接,用于对由加热炉输出的坯料进行粗轧、形成一级产品;中轧机组,与粗轧机组相接,用于对所述一级产品进行中轧、形成二级产品;预精轧机组,与中轧机组相接,用于对所述二级产品进行初次精轧、形成三级产品;精轧机组,与预精轧机组相接,用于对三级产品进行再次精轧、形成四级产品;一级产品、二级产品、三级产品及四级产品为同类型产品、且尺寸依次减小。本复合轧钢生产线,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实现对不同规格的产品的连续生产,无需针对不同规格产品分别设置轧钢生产线,节约了能源,也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轧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轧钢生产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轧钢生产线是根据产品规格来设计的,一条轧钢生产线用来生产同一规格的产品,即某一轧钢生产线只能出产直径在特定范围内的直条圆钢,从而使得,用于生产圆盘的轧钢生产线只能生产圆盘,用于生产棒材的轧钢生产线只能生产棒材,用于生产线材的轧钢生产线只能生产线材。而由于产品实际需求的原因,对于一些钢材,尤其是特殊钢的需求特点是,所需规格多、各种规格尺寸相差大,但每种规格的需求量却很少;而每个轧钢生产线都由上料设备、加热炉及轧机组构成,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就必须启用对应的轧钢生产线的加热炉等设备,能源耗费量大,并且,还会出现不适用的生产线设备闲置的问题,设备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轧钢生产线,实现利用同一生产线生产各种不同规格尺寸的产品,减少能源耗费、提高设备利用率。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复合轧钢生产线,包括:加热炉,用于加热坯料;粗轧机组,与所述加热炉相接,用于对由所述加热炉输出的坯料进行粗轧、形成一级广品;中轧机组,与所述粗轧机组相接,用于对所述一级产品进行中轧、形成二级产品;预精轧机组,与所述中轧机组相接,用于对所述二级产品进行初次精轧、形成三级女口广叩;精轧机组,与所述预精轧机组相接,用于对所述三级产品进行再次精轧、形成四级女口广叩;其中,所述粗轧机组、中轧机组和预精轧机组分别具有用于将一级产品、二级产品和三级产品输出的第一输出装置、第二输出棍道和第三输出棍道;所述一级产品、二级产品、三级产品及四级产品为同类型产品、且尺寸依次减小。如上所述的复合轧钢生产线,优选地,所述粗轧机组包括至少两架三辊轧机、一架两辊短应力线轧机,且所述至少两架三辊轧机及一架两辊短应力线轧机采用横列式布置。如上所述的复合轧钢生产线,优选地,所述中轧机组和预精轧机组分别包括阶梯式布置的至少两架两辊短应力线轧机。如上所述的复合轧钢生产线,优选地,所述精轧机组包括至少两架摩根顶交45°轧机。如上所述的复合轧钢生产线,优选地,相邻的两架所述三辊轧机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三辊轧机与两辊短应力线轧机之间设置有钢坯输送用横移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复合轧钢生产线,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实现对不同规格的产品的连续生产,无需针对不同规格产品分别设置轧钢生产线,便可解决市场对特殊钢等钢材产品需求规格多、规格尺寸差别大、每种规格需求量小的问题;同时,还能避免使用多台上料设备和加热设备,及频繁启停加热炉,节约了能源,也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复合轧钢生产线实施例的总体布置示意图;图2为利用图1的复合轧钢生产线的复合轧钢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复合轧钢生产线实施例的总体布置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轧钢生产线,请参照图1,包括:加热炉11,用于加热坯料;粗轧机组12,与加热炉11相接,用于对由加热炉11输出的坯料进行粗轧、形成一级产品;中轧机组13,与粗轧机组11相接,用于对一级产品进行中轧、形成二级产品;预精轧机组14,与中轧机组13相接,用于对二级产品进行初次精轧、形成三级产品;精轧机组15,与预精轧机组14相接,用于对三级产品进行再次精轧、形成四级产品;其中,粗轧机组12、中轧机组13和预精轧机组14分别具有用于将一级产品、二级产品和三级产品输出的第一输出装置101、第二输出辊道102和第三输出辊道103 级产品、二级产品、三级产品及四级产品的为同类型产品、且尺寸依次减小。具体地,一级产品、二级产品、三级产品及四级产品的为同类型产品是指,同为直条圆钢或槽钢;其规格尺寸依次减小,则指其受轧制影响的主要尺寸(例如对于直条圆钢指其直径)依次减小;对应地,粗轧机组12、中轧机组13、预精轧机组14和精轧机组15也应是用于生产同类产品的设备,具体来说,粗轧机组12所产出的一级产品的最小规格尺寸可以大于中轧机组13所产出的二级产品的最大规格尺寸,中轧机组13所产出的二级产品的最小规格尺寸可以大于预精轧机组14所产出的三级产品的最大规格尺寸,预精轧机组14所产出的三级产品的最小规格尺寸可以大于或等于精轧机组15所产出的四级产品的最大规格尺寸。当然,某些级别产品的规格尺寸范围也可以部分重合,例如,中轧机组13所能生产的直条圆钢的规格尺寸范围可以在Φ 12 Φ60_,此时,预精轧机组14所能生产的三级产品的规格尺寸范围可以在Φ12 Φ17πιπι。进一步地,粗轧机组12与中轧机组13之间、中轧机组13与预精轧机组14之间,以及预精轧机组14与精轧机组15之间可以通过辊道相连,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它轧钢生产线所需的辅助设备,例如剪切设备等。另外,可以设置一上料装置,用以将坯料送入到加热炉中。其中,第一输出装置可以采用横移装置,用以将由粗轧机组12轧制完成后的一级产品由该轧钢生产线转移至其它收集装置。现以需要生产直条圆钢为例来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轧钢生产线的具体生产过程。具体地,该轧钢生产线可以生产的粗轧机组12可以采用横列式布置的三架轧机,且三架轧机由加热炉11起依次为两架三辊予应力轧机121 (轧辊名义直径为600mm)和一架两辊短应力线轧机122 (轧辊名义直径为550mm),该粗轧机组12出产的一级产品为规格尺寸在Φ 55mm Φ95mm的大棒;中轧机组13可以由八架两辊短应力线轧机122组成(靠近粗轧机组12的连续六架的两辊高刚度短应力线轧机122的轧辊名义直径为450_,另外两架两辊短应力线轧机122的名义直径为350_),该中轧机组13出产的二级产品为规格尺寸在Φ 12mm Φ60mm的棒材;预精轧机组14同样可以采用八架两辊短应力线轧机122组成(靠近中轧机组13的连续四架的两辊高刚度短应力线轧机122的轧辊名义直径为350mm,另外四架两辊高刚度短应力线轧机122的名义直径为300mm),预精轧机组14出产的三级产品为规格尺寸在Φ25 Φ60πιπι的棒材;精轧机组14可以由八架摩根顶交45°轧机组成,在这道工序中,八架摩根顶交45 °轧机同时工作,以使轧件在精轧机14组内轧制4 8,精轧机组出产的四级产品为规格尺寸在Φ5.5_ Φ12_的小圆钢。当需要生产的产品为规格尺寸在Φ55ι πι C>95mm内的棒材时,可以控制经加热炉11加热后经粗轧机组12进行可逆轧制后由第一输出装置101输出,即可获得所需规格的一级产品;当需要生产的产品为规格尺寸在Φ12πιπι Φ60πιπι范围内的棒材时,可以控制经加热炉11加热后、依次经粗轧机组12和中轧机组13进行轧制,并将经中轧机组13中轧完毕后的二级产品由第二输出辊道102输出,即可获得所需规格的二级产品;当需要生产的产品为规格尺寸在Φ 12mm Φ17_范围内的圆台时,可以控制物料经加热炉11加热后、依次经粗轧机组13、中轧机组13和预精轧机组14进行轧制后,由第三输出辊道103输出,即获得所需规格的三级产品;当需要生产的产品为规格尺寸在Φ5.5_ Φ12_范围内的小圆钢时,可以控制物料经加热炉11加热后、依次经粗轧机组13、中轧机组13、预精轧机组14和精轧机组15进行轧制后,由精轧机组15的出口输出,或者,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轧钢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炉,用于加热坯料;粗轧机组,与所述加热炉相接,用于对由所述加热炉输出的坯料进行粗轧、形成一级产品;中轧机组,与所述粗轧机组相接,用于对所述一级产品进行中轧、形成二级产品;预精轧机组,与所述中轧机组相接,用于对所述二级产品进行初次精轧、形成三级产品;精轧机组,与所述预精轧机组相接,用于对所述三级产品进行再次精轧、形成四级产品;其中,所述粗轧机组、中轧机组和预精轧机组分别具有用于将一级产品、二级产品和三级产品输出的第一输出装置、第二输出辊道和第三输出辊道;所述一级产品、二级产品、三级产品及四级产品为同类型产品、且尺寸依次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轧钢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炉,用于加热坯料; 粗轧机组,与所述加热炉相接,用于对由所述加热炉输出的坯料进行粗轧、形成一级产品; 中轧机组,与所述粗轧机组相接,用于对所述一级产品进行中轧、形成二级产品; 预精轧机组,与所述中轧机组相接,用于对所述二级产品进行初次精轧、形成三级产品; 精轧机组,与所述预精轧机组相接,用于对所述三级产品进行再次精轧、形成四级产品; 其中,所述粗轧机组、中轧机组和预精轧机组分别具有用于将一级产品、二级产品和三级产品输出的第一输出装置、第二输出棍道和第三输出棍道;所述一级产品、二级产品、三级产品及四级产品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宝和,罗士平,陈建林,蔡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特冶金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