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177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件,具体为用于钢管内壁清洁时打出羊毛毡球塞的打塞阀,包括阀体和阀盖,阀盖有一钢管入口,阀体内有用于夹持钢管的夹持装置和主阀、副阀,所述的夹持装置与阀体之间有一内套板,内套板用于套住钢管末端,主阀用于控制打塞,主阀的进口与工作压缩空气源连接,出口与内套板连通,副阀用于控制夹持装置,副阀的进口与密封压缩空气源连接,出口与夹持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打塞阀,先利用密封压缩空气将钢管夹持住,再利用工作压缩空气打出羊毛毡球塞,由于阀件是一个整体,内部有密封装置,密封性好,并且效率高,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件,具体为用于钢管内壁清洁时打出羊毛毡球塞的打塞阀
技术介绍
冷轧后的钢管经脱脂设备内脱脂后,需用蘸有丙酮的羊毛毡球进行最终清洁,传统的操作方法是把羊毛毡球塞进钢管内部,然后用压缩空气将羊毛毡球塞打出,如此循环几遍,直至打出的羊毛毡球不变色为好。通常采用手动球阀压缩空气管把塞入管内的羊毛毡球塞吹出,但此种方法因漏气较为严重导致压力不够而不能把管内的毡球完全吹出,且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并且效率高的打塞阀,具体的技术方案为:打塞阀,包括阀体和阀盖,阀盖有一钢管入口,阀体内有用于夹持钢管的夹持装置和主阀、副阀,所述的夹持装置与阀体之间有一内套板,内套板用于套住钢管末端,主阀用于控制打塞,主阀的进口与工作压缩空气源连接,出口与内套板连通,副阀用于控制夹持装置,副阀的进口与密封压缩空气源连接,出口与夹持装置连通。夹持装置与内套板通过定位销固定在阀体内。夹持装置包括波纹密封圈,波纹密封圈和阀体之间形成密封腔,密封腔与副阀的出口连通,密封腔内充入高压气体后波纹密封圈夹紧钢管。主阀包括中间通道、进气通道、出气通道以及主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打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4)和阀盖(5),阀盖(5)有一钢管入口,阀体(4)内有用于夹持钢管的夹持装置和主阀(1)、副阀(2),所述的夹持装置与阀体(4)之间有一内套板(8),内套板(8)用于套住钢管末端,主阀(1)用于控制打塞,主阀(1)的进口与工作压缩空气源连接,出口与内套板(8)连通,副阀(2)用于控制夹持装置,副阀(2)的进口与密封压缩空气源连接,出口与夹持装置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4)和阀盖(5),阀盖(5)有一钢管入口,阀体(4)内有用于夹持钢管的夹持装置和主阀(I)、副阀(2),所述的夹持装置与阀体(4)之间有一内套板(8),内套板(8)用于套住钢管末端,主阀(I)用于控制打塞,主阀(I)的进口与工作压缩空气源连接,出口与内套板(8 )连通,副阀(2 )用于控制夹持装置,副阀(2 )的进口与密封压缩空气源连接,出口与夹持装置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装置与内套板(8)通过定位销(81)固定在阀体(4)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波纹密封圈(6),波纹密封圈(6)和阀体(4)之间形成密封腔(7),密封腔(7)与副阀(2)的出口连通,密封腔(7)内充入高压气体后波纹密封圈(6)夹紧钢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塞阀,其特征在于:主阀(I)包括中间通道(13)、进气通道(14)、出气通道(17)以及主阀芯,进气通道(14)的端口为工作压缩空气接口(16),出气通道(17)与内套板(8)连通,进气通道(14)与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涛汤国振陈勇彭志达
申请(专利权)人: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