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式洗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175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循环式洗清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位于所述隔板上侧的集液板,所述集液板上设有若干集液小孔和开设有集液口,所述集液口位于所述开口的上方,所述集液口的下侧连接消泡筒室,所述消泡筒室内截装有一设若干集液小孔的集液小板,所述消泡筒室的下侧连接出液室,所述出液室的侧壁具有若干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供循环式洗清装置整个过程实现了气液分离,无药液溢出的现象,且药液可在整个循环式洗清装置内多次循环使用,利用效率较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IXD显示屏的制造领域,尤其涉及用于IXD产品清洗工序中的循环式洗清装置
技术介绍
在LCD生产过程中,需对LCD产品表面的玻璃板进行除污清洗。在玻璃板清洗时,常规的处理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内截装有隔板,隔板上侧为喷室,下侧为液室,喷室用于放置待清洗的玻璃板,液室用于回收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溶液,及向所述喷室内喷射药液的喷管,且喷管与所述液室通过液泵和导管相互连通。由于喷管的药液喷在玻璃板会上产生大量的泡沫,泡沫随着导管回流至喷管,再经喷管喷出,如此将随着药液的多次循环,将导致喷室内的泡沫越来越多,甚至造成泡沫溢出筒体的外部,流至生产车间的地板上。泡沫经自然风干后形成粉尘,由于药液通常是采用碱性物质调配而成,其粉尘会降低生产车间的空气质量。同时,由于粉尘的外泄,还导致药液消耗过快,清洗过程中需不断的补充药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循环式洗清装置,其能够在清洗过程中清除气泡,减少生产车间的环境污染,同时可提高对药液的利用率。本技术提供的循环式洗清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循环式洗清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截装所述筒体的隔板,所述隔板上侧为喷室,下侧为液室,所述隔板开设有连通所述喷室与所述液室的开口,于所述喷室上方设有可向所述喷室内喷射药液的喷管,所述喷管通过液泵和导管与所述液室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隔板上侧的集液板,所述集液板上设有若干集液小孔和集液口,所述集液口位于所述开口的上方,所述集液口的下侧连接消泡筒室,所述消泡筒室内截装有一设若干集液小孔的集液小板,所述消泡筒室的下侧连接出液室,所述出液室的侧壁具有若干出液口。具体地,所述集液板呈漏斗状。具体地,所述集液板、消泡筒室的上部及集液小板形成凹陷结构,所述集液小板位于该凹陷结构的底端。具体地,所述喷管设于所述喷室的正上方。具体地,所述开口位于所述隔板的正中央。具体地,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为圆形。具体地,所述消泡筒室与所述出液室形成靴状结构,且所述液泵设于靴状结构靴尖附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供循环式洗清装置整个过程实现了气液分离,无药液溢出的现象,且药液可在整个循环式洗清装置内多次循环使用,利用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照图1,循环式洗清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I内设有截装所述筒体的隔板2,所述隔板2上侧为喷室11,下侧为液室12,所述隔板2开设有连通所述喷室11与所述液室12的开口 21,于所述喷室上方设有可向所述喷室11内喷射药液的喷管3,所述喷管3通过液泵和导管(液泵和导管图没有标示)与所述液室12连通,所述筒体I内设有截装于所述筒体I内并位于所述隔板2上侧的集液板4,所述集液板4设有若干集液小孔和开设有集液口 41,所述集液口 41位于所述开口 21的正上方,所述集液口 21的下侧连接消泡筒室5,所述消泡筒室5内截装有一设若干集液小孔的集液小板6,所述消泡筒室5的下侧连接出液室7,所述出液室7的侧壁具有若干出液口 8。其中,所述喷管3设于所述喷室12的正上方;所述开口 21位于所述隔板2的正中央;所述筒体I的横截面为圆形。上述技术方案的循环式洗清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一、使用前先检测液室12内的药液,若药液太少则应进行补充。检测完毕后向所述喷室11内放置待清洗的玻璃板9,接着开启所述液泵,使所述喷管3进入工作状态。二、由所述喷管3喷出的药液对玻璃板9进行清洗,之后药液将呈气液混流状态,经所述集液板4导流至所述集液小板6。因为所述集液板4和所述集液小板6上设有若干集液小孔,所以药液流经所述集液板4和所述集液小板6后可消除大部分气泡,且仅有小部分气泡可通过所述集液板4或所述集液小板6,如此流经所述集液板4的药液再流经所述隔板2再进入所述液室12可基本消除气泡;或再经所述集液小板6后进入所述消泡筒室5,沿所述消泡筒室5的筒壁下滑,可使药液在消泡筒室5内实现气液分离。药液进入所述出液室7后,由于所述液室12的药液被所述液泵除出,导致所述液室12内的液压较低,如此,所述出液室7与所述液室12内的药液将形成压力差,从而使所述出液室7内的药液可经所述出液口 8流入所述液室7内,再经所述液泵抽送至所述喷管3。由以上分析可知,本技术整个过程实现了气液分离,无药液溢出的现象,且药液可在整个循环式洗清装置内多次循环使用,利用效率较高。在本实施例中,为使所述集液板4具有更佳的导流效果,所述集液板4呈漏斗状。其相对于平板状的集液板4,呈漏斗状的集液板4能够更好的使药液汇集于到所述集液小板6处,且无死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液板4、消泡筒室5的上部及集液小板6形成凹陷结构,且所述集液小板6位于该凹陷结构的底端。如此,流经所述集液小板6的药液,先流过消泡筒室5,再进入所述集流小板6,可使呈气液混合的药液流经所述集液小板6后气泡更小。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所述出液室7的出液,所述消泡筒室5与所述出液室7形成靴状结构,且所述液泵设于靴状结构靴尖附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循环式洗清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截装所述筒体的隔板,所述隔板上侧为喷室,下侧为液室,所述隔板开设有连通所述喷室与所述液室的开口,于所述喷室上方设有可向所述喷室内喷射药液的喷管,所述喷管通过液泵和导管与所述液室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隔板上侧的集液板,所述集液板上设有若干集液小孔和集液口,所述集液口位于所述开口的上方,所述集液口的下侧连接消泡筒室,所述消泡筒室内截装有一设若干集液小孔的集液小板,所述消泡筒室的下侧连接出液室,所述出液室的侧壁具有若干出液口。

【技术特征摘要】
1.环式洗清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截装所述筒体的隔板,所述隔板上侧为喷室,下侧为液室,所述隔板开设有连通所述喷室与所述液室的开口,于所述喷室上方设有可向所述喷室内喷射药液的喷管,所述喷管通过液泵和导管与所述液室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隔板上侧的集液板,所述集液板上设有若干集液小孔和集液口,所述集液口位于所述开口的上方,所述集液口的下侧连接消泡筒室,所述消泡筒室内截装有一设若干集液小孔的集液小板,所述消泡筒室的下侧连接出液室,所述出液室的侧壁具有若干出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洗清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同敏王钦朝王俊涛郑小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越华晖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