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体循环搅拌式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149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体循环搅拌式反应釜,包括本体和搅拌器;此外,还包括自体循环系统,所述本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自体循环系统包括物料桶、泵、管路;所述物料桶通过主管路经泵、进料管路与本体的进口连接,所述物料桶通过回流管路与本体的出口连接;所述物料桶出口以及主管路、进料管路、回流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搅拌混合的基础上,引入自体循环系统,从而有效改善了反应釜内物料的混合效果以及反应釜的清洗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应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搅拌式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又称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领域,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目前小型反应釜在实际应用中,物料的混合一般采用叶片通过长时间搅拌来完成,方式比较单一,短时间内难以使釜内上下物料充分混合均匀,搅拌效果不够理想。如果需要改善搅拌混合效果,现有技术一般都只是针对槽体内搅拌器进行选型或者改造来实现,局限性大,不易获得良好的效果。此外,在完成搅拌混合后,必须对反应釜内壁进行清洗以清除内壁上的残留物。目前,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清洗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I)人工进釜手工清除操作人员直接进入反应釜内人工刮铲釜内壁上的附着物。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低,但是进釜之前需要数小时的通风换气,清除过程中还须随时监视釜内氧气浓度以避免缺氧的危险。此外,人工刮铲需要的时间较长且难以完全清理,清洗效果有限,同时还会造成反应釜内壁的划伤,这些划痕客观上造成了残留物的进一步附着。对于体积小的小型反应釜,操作人员不能直接进入,这种方式则无法实施。(2)化学清洗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体循环搅拌式反应釜,包括本体(1)和搅拌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体循环系统,所述本体(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进口(1a)和出口(1b);所述自体循环系统包括物料桶(3)、泵(4)、管路;所述物料桶(3)通过主管路(5)经泵(4)、进料管路(6)与本体(1)的进口(1a)连接,所述物料桶(3)通过回流管路(7)与本体(1)的出口(1b)连接;所述物料桶(3)出口以及主管路(5)、进料管路(6)、回流管路(7)上分别设置有阀门(8、9、10、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体循环搅拌式反应釜,包括本体(I)和搅拌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体循环系统,所述本体(I)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进口(Ia)和出口(Ib);所述自体循环系统包括物料桶(3)、泵(4)、管路;所述物料桶(3)通过主管路(5)经泵(4)、进料管路(6)与本体⑴的进口(Ia)连接,所述物料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秋杨明雄周婵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广州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