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属于医药化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自吸效率低、气体分散不均匀、气体溶解或混合程度低的问题。本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包括穿设在反应釜中的空心搅拌轴、以及至少一根与所述的搅拌轴相交设置的搅拌管;所述的搅拌轴下端部密封;所述的搅拌管与所述的搅拌轴固连且相互连通;所述的搅拌管上还设有若干出气口;所述的出气口朝向均与所述的搅拌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本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自吸效率高、气体分散均匀、搅拌均匀、混合程度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药化工
,涉及一种医药化工制药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中,物质间往往需要进行物理或化学间反应,而反应釜则是一种用于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搅拌器是反应釜中一种使液体、气体和固体介质强迫对流并均匀混合的器件,主要用来完成介质的传热、传质、混合等,被广泛的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冶金、造纸、污水处理等行业。关于有气体和液体或气体、液体和固体组成的反应物质,传统的搅拌方法通常是采用非均相搅拌和自吸式搅拌。非均相搅在搅拌过程中,气体和液体相接触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反应的速率,容易导致气体分散,搅拌效果不明显。自吸式搅拌主要是利用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的空心叶轮的快速旋转,在液体被甩出的同时于叶轮周边形成负压,从而将液体外的气体吸到液体内。现有的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多为圆盘式。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告号:CN2354649Y)公开了一种涡轮浆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包括接头,与接头连接的空心转轴,空心转轴与接头上的吸孔相通,垂直固定在空心转轴下端并与其连通的返回管,返回管外壁上固定有与空心转轴平行的左、右叶片。上述的涡轮浆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虽然能够将液体外的气体吸到液体内,但其存在着自吸效率低,气体分散不均匀,气体溶解或混合程度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吸效率高、气体分散均匀、混合程度好的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穿设在反应釜中的空心搅拌轴、以及至少一根与所述的搅拌轴相交设置的搅拌管;所述的搅拌轴下端部密封;所述的搅拌管与所述的搅拌轴固连且相互连通;所述的搅拌管上还设有若干出气口 ;所述的出气口朝向均与所述的搅拌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本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通过改进设计,在搅拌轴上设有与之相交的搅拌管,搅拌管上设有若干出气口,搅拌时,搅拌轴带动搅拌管转动于搅拌管的出气口周边形成负压自吸,从而能够将液体外的空气从搅拌轴的上端部吸入,再从搅拌杆的出气口中排出。本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每个搅拌管上设置多个出气口,自吸的效率较高,被吸入的气体能够均匀的分散到所需搅拌的介质中,搅拌后介质的混合程度和均匀性都较好。作为优选,搅拌管与搅拌轴垂直相交。在上述的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中,所述的搅拌轴上端部设有能够与反应釜上的电机转轴相连接的连接法兰;所述的连接法兰上设有与所述的搅拌轴腔体相连通的进气口。搅拌轴通过连接法兰与电机转轴相连接,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管的出气口周边形成负压自吸,空气从连接法兰上的进气口进入,从搅拌管的出气口到介质中。在上述的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中,所述的出气口位于搅拌管的侧面上。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杆具有出气口的侧面朝向与搅拌管的转动方向相背,介质不会通过出气口进入搅拌管的空腔中造成出气口的堵塞,使其能够正常的将从外界被吸入的气体排放到介质中,保证了搅拌混合的效果。在上述的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中,所述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搅拌管不与搅拌轴相连的端面上;所述的搅拌管的端面呈倾斜设置。在搅拌过程中,搅拌管端面的斜面朝向与搅拌管转动的方向相背,出气口位于搅拌管的端面上,介质不会造成位于其端面上的出气口堵塞,使其能够正常的将从外界被吸入的气体排放到介质中,保证了搅拌混合的效果。在上述的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中,所述的搅拌管的数量为I 16根。搅拌管的数量可根据搅拌的介质所需的混合度要求以及液位高低来选择。在上述的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中,所述的搅拌管在所述的搅拌轴同一轴向长度上呈周向均匀分布。搅拌管在搅拌轴同一轴向长度上呈周向均匀分布,能够使得同一液位高度上的介质搅拌更为的均匀,混合度更好。在上述的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中,所述的搅拌管在搅拌轴的轴向上呈均匀分布且同一轴向长度上周向分布的搅拌管数量相同。搅拌管在搅拌轴的轴向上呈均匀分布,能够使得不同液位高度上的介质搅拌更为的均匀,混合度更好。在上述的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中,所述的搅拌管呈直条状或呈圆弧状。搅拌管可做成直条状,也可根据搅拌的需求做成圆弧状,以增加离心的效果,使的自吸的效率更好。当搅拌管的形成为圆弧状时,其圆弧面的朝向与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具有以下优点:1、每个搅拌管上设置多个出气口,自吸的效率较高,被吸入的气体能够均匀的分散到所需搅拌的介质中,搅拌后介质的混合程度和均匀性都较好。2、出气口位于搅拌管的侧面或端面上,且孔口的朝向均与搅拌管转动时的方向相背,搅拌过程中介质不会造成出气口的堵塞,保证其能够正常的将从外界被吸入的气体排放到介质中,使其混合更为均匀。3、搅拌管在搅拌轴的轴向和周向上均呈均匀分布,且同一轴向长度上周向分布的搅拌管数量相同,能够使得反应釜中介质的搅拌更为均匀,混合度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的搅拌管呈直条状时的剖视图。图3是本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的搅拌管呈圆弧状时的剖视图。图中,1、搅拌轴;2、搅拌管;3、出气口 ;4、连接法兰;41、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包括穿设在反应釜中的空心搅拌轴1、以及至少一根与所述的搅拌轴I相交设置的搅拌管2。搅拌轴I下端部密封。搅拌管2与搅拌轴I固连且相互连通。搅拌管2上还设有若干出气口 3,出气口 3朝向均与搅拌轴I的旋转方向相反。搅拌轴I上端部设有能够与反应釜上的电机转轴相连接的连接法兰4 ;连接法兰4上设有与搅拌轴I腔体相连通的进气口 41。更具体地说,搅拌管2呈直条状或圆弧状,出气口 3位于搅拌管2不与搅拌轴I相连的端面上,搅拌管2的端面呈倾斜设置。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替代方案:出气口 3位于搅拌管2的侧面上。搅拌管2的数量为I 16根,搅拌管2在搅拌轴I同一轴向长度上呈周向均匀分布。搅拌管2在搅拌轴I的轴向上呈均匀分布且同一轴向长度上周向分布的搅拌管2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搅拌管2的数量为8根,在搅拌轴I的轴向上均匀为两组,每组4根,在搅拌轴I的同一轴向高度上周向均匀分布。搅拌管在轴向和周向上的数量可根据介质所需混合度要求以及液位高低等来自由选择。本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通过改进设计,在搅拌轴I上设有与之相交的搅拌管2,搅拌管2上设有若干出气口 3,搅拌时,搅拌轴I带动搅拌管2转动于搅拌管2的出气口 3周边形成负压自吸,从而能够将液体外的空气从搅拌轴I的上端部吸入,再从搅拌管2的出气口 3中排出。作为优选,搅拌管2与搅拌轴I垂直相交。本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的搅拌管2在搅拌轴I的轴向和周向上均呈均匀分布,且同一轴向长度上周向分布的搅拌管2数量相同,能够使得反应釜中介质的搅拌更为均匀,混合度更好。每个搅拌管2上设置多个出气口 3,自吸的效率较高,被吸入的气体能够均匀的分散到所需搅拌的介质中,搅拌后介质的混合程度和均匀性都较好。而且出气口 3位于搅拌管2的侧面或端面上,且孔口的朝向均与搅拌管2转动时的方向相背,不会造成堵塞,保证了其正常的运行。本文中所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穿设在反应釜中的空心搅拌轴(1)、以及至少一根与所述的搅拌轴(1)相交设置的搅拌管(2);所述的搅拌轴(1)下端部密封;所述的搅拌管(2)与所述的搅拌轴(1)固连且相互连通;所述的搅拌管(2)上还设有若干出气口(3);所述的出气口(3)朝向均与所述的搅拌轴(1)的旋转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穿设在反应釜中的空心搅拌轴(I)、以及至少一根与所述的搅拌轴(I)相交设置的搅拌管(2);所述的搅拌轴(I)下端部密封;所述的搅拌管(2)与所述的搅拌轴(I)固连且相互连通;所述的搅拌管(2)上还设有若干出气口(3);所述的出气口(3)朝向均与所述的搅拌轴(I)的旋转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口(3)位于搅拌管(2)的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口(3)位于所述搅拌管(2)不与搅拌轴(I)相连的端面上;所述的搅拌管(2)的端面呈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反应釜的自吸式搅拌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钦元,邓军兵,王伟平,贺剑,徐昌明,戴玉平,陈俊嘉,陈仁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诚信医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