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平衡装置的移动式变形模型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114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有平衡装置的移动式变形模型,包括本体和遥控器,本体包括本体前部、本体后部、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变形装置、前轮和后轮,本体后部设置有用于在本体前部直立站起时平衡和支撑本体的第一平衡轮,本体前部靠近地面的一侧伸缩式设置有用于在本体前部向前倾倒并变形时支撑和防止本体振动的第二平衡轮。通过在本体后部设置第一平衡轮,使本体在变为机器人时能支撑和平衡本体,并使本体与地面呈滚动摩擦形式连接,防止摩擦损坏的产生;通过在本体前部伸缩式设置第二平衡轮,使本体在由机器人变形为车体时,可通过第二平衡轮对倾倒的本体进行缓冲,防止本体振动过大,保证本体不被破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变形模型,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平衡装置的移动式变形模型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模型或者玩具汽车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增加了各种各样的功能,t匕如说可遥控变形为其它玩具等。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543568Y公开一种“遥控机器人变形车”,由车、机器人和遥控器组成,车由固定车面、活动车面、驱动牙箱、变形牙箱、前轮和后轮组成,固定车面构成车的前体,固定车面安装有前轮,活动车面铰链连接在后轮车轴上,活动车面罩住驱动牙箱和变形牙箱,驱动牙箱驱动后轮,机器人曲身安装在车体的下面,由变形牙箱驱动机器人直立站起,车变形为机器人,机器人收缩卷曲机器人变为车。当作为车时,能够前进、后退、左右转弯;由遥控器控制机器人站起时,车身直立,前轮抬起,机器人尤如一位武士,前进、后退、左右转身、就地旋转,控制灵活,运行自如,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如图1所示,此变形车由车体形状变形为机器人形状时,本体100顶部的凸部101作为支撑的部分与后轮102形成三点平面结构将整个本体100支撑起来,形成站立的机器人形状,同时防止变形为机器人的本体100因重心不稳而倾倒的情况发生,但是由于凸部101与地面直接接触,在变形为机器人的本体100移动或者转弯时,凸部101与地面产生摩擦,使凸部101表面损坏,进而影响本体100的外形;如图2所示,当变形车由机器人变形为车体形状时,本体100上部的前轮103展开,本体100内部传动装置使整个本体向前倾倒,使前轮103与地面接触,此时前轮103与后轮102同时与地面接触,使本体100由机器人再次变形为车体形状,在本体100向前倾倒过程中,由于前轮103的支撑装置较短,前轮103向前倾斜与地面接触时,容易产生较大的振动,这样必然使本体100的振动较大,并且现有的玩具车大多是采用塑料制作的,如果本体100振动过大,本体100就容易被振动损坏,导致整个车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有平衡装置的移动式变形模型,其具有结构简单、支撑平稳、无摩擦损坏、变形振动小、不易损坏的优点。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平衡装置的移动式变形模型,包括本体和遥控器,本体包括本体前部、本体后部、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变形装置、前轮和后轮,前轮安装在本体前部,后轮安装在本体后部,本体前部通过传动装置与本体后部活动连接,传动装置一侧与设置在本体后部内的动力装置连接,另一侧与设置在本体前部内的变形装置连接,以使动力装置能驱动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带动变形装置变形,使本体前部变形直立站起,形成机器人形状,或者动力装置驱动传动装置使本体前部向前倾倒并变形,形成车体形状,所述本体后部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本体前部直立站起时平衡和支撑所述本体的第一平衡轮,所述本体前部靠近地面的一侧伸缩式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本体前部向前倾倒并变形时支撑和防止所述本体振动的第二平衡轮。作为带有平衡装置的移动式变形模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平衡轮为单轮结构,其表面设置有防振橡胶圈。作为带有平衡装置的移动式变形模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平衡轮为双轮结构,其表面设置有防振橡胶圈,且第二平衡轮中心通过伸缩杆与动力装置连接,以使所述动力装置能推动所述第二平衡轮进行伸缩工作。作为带有平衡装置的移动式变形模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本体前部和本体后部之间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所述本体后部内设置第二锥形齿轮,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所述本体前部内设置第三锥形齿轮,在所述本体后部内设置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锥形齿轮,在所述本体前部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锥形齿轮相啮合的变形齿轮组,所述变形齿轮组连接有机器人手臂。作为带有平衡装置的移动式变形模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活动铰接有伸缩杆传动齿轮,所述伸缩杆传动齿轮与所述变形齿轮组相啮合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二平衡轮。作为带有平衡装置的移动式变形模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轴心线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三锥形齿轮的轴心线重合为一条直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本体后部设置第一平衡轮,可以使本体在变为机器人时不仅能支撑和平衡本体,还可以使本体与地面呈滚动摩擦形式连接,减少本体与地面的摩擦,保证本体表面不产生摩擦损坏;通过在本体前部伸缩式设置第二平衡轮,可以使本体在由机器人变形为车体时,通过伸缩式设置的第二平衡轮对倾倒的本体进行缓冲,防止本体振动过大,保证本体不被破坏,对比现有技术,此移动式变形模型具有结构简单、支撑平稳、无摩擦损坏、变形振动小、不易损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遥控机器人变形车的机器人形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遥控机器人变形车的车体形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带有平衡装置的移动式变形模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变形前车体形状时);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带有平衡装置的移动式变形模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变形后机器人形状时)。图1和2中:100、本体;101、凸部;102、后轮;103、前轮。图3和4中:1、本体前部;2、本体后部;3、前轮;4、后轮;5、动力装置;6、第一锥形齿轮;7、第二锥形齿轮;8、第一平衡轮;9、第二平衡轮;10、传动杆;11、第三锥形齿轮;12、变形齿轮组;13、机器人支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此实施例中所述的带有平衡装置的移动式变形模型,包括本体和遥控器,本体包括本体前部1、本体后部2、动力装置5、传动装置、变形装置、前轮3和后轮4,前轮3安装在本体前部I,后轮4安装在本体后部2,本体前部I通过传动装置与本体后部2活动连接,传动装置包括连接于本体前部I和本体后部2之间的传动杆10,传动杆10的一端、本体后部2内设置第二锥形齿轮7,传动杆10的另一端、本体前部I内设置第三锥形齿轮11,在本体后部2内设置动力装置5,动力装置5的输出轴端固定设置有与第二锥形齿轮7相啮合的第一锥形齿轮6,在本体前部I内设置有与第三锥形齿轮11相啮合的变形齿轮组12,变形齿轮组12连接有机器人手臂13。本体后部2设置有用于在本体前部I直立站起时平衡和支撑本体的第一平衡轮8,本体前部I靠近地面的一侧伸缩式设置有用于在本体前部I向前倾倒并变形时支撑和防止本体振动的第二平衡轮9,其中第一平衡轮8为单轮结构,其表面设置有防振橡胶圈,第二平衡轮9为双轮结构,其表面设置有防振橡胶圈,且第二平衡轮9中心通过伸缩杆(图中暂未示出)与动力装置5连接,以使动力装置5能推动第二平衡轮9进行伸缩工作。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一端活动铰接有伸缩杆传动齿轮,伸缩杆传动齿轮与变形装置的变形齿轮组12相啮合设置,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远离第一伸缩杆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二平衡轮9。第一锥形齿轮6的轴心线与第二锥形齿轮7的轴心线呈垂直设置,第二锥形齿轮7的轴心线与第三锥形齿轮11的轴心线重合为一条直线。本体变形为机器人形状(即从图3变形为图4形状):通过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平衡装置的移动式变形模型,包括本体和遥控器,本体包括本体前部、本体后部、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变形装置、前轮和后轮,前轮安装在本体前部,后轮安装在本体后部,本体前部通过传动装置与本体后部活动连接,传动装置一侧与设置在本体后部内的动力装置连接,另一侧与设置在本体前部内的变形装置连接,以使动力装置能驱动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带动变形装置变形,使本体前部变形直立站起,形成机器人形状,或者动力装置驱动传动装置使本体前部向前倾倒并变形,形成车体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后部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本体前部直立站起时平衡和支撑所述本体的第一平衡轮,所述本体前部靠近地面的一侧伸缩式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本体前部向前倾倒并变形时支撑和防止所述本体振动的第二平衡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平衡装置的移动式变形模型,包括本体和遥控器,本体包括本体前部、本体后部、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变形装置、前轮和后轮,前轮安装在本体前部,后轮安装在本体后部,本体前部通过传动装置与本体后部活动连接,传动装置一侧与设置在本体后部内的动力装置连接,另一侧与设置在本体前部内的变形装置连接,以使动力装置能驱动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带动变形装置变形,使本体前部变形直立站起,形成机器人形状,或者动力装置驱动传动装置使本体前部向前倾倒并变形,形成车体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后部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本体前部直立站起时平衡和支撑所述本体的第一平衡轮,所述本体前部靠近地面的一侧伸缩式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本体前部向前倾倒并变形时支撑和防止所述本体振动的第二平衡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平衡装置的移动式变形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轮为单轮结构,其表面设置有防振橡胶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平衡装置的移动式变形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衡轮为双轮结构,其表面设置有防振橡胶圈,且第二平衡轮中心通过伸缩杆与动力装置连接,以使所述动力装置能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美驰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