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之中专利>正文

农用车涨紧轮外壳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846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农用车涨紧轮外壳加工工艺,涉及机加工工艺方法,其步骤为:选用钢管,根据所需要的长度进行切割;然后,把切割的半成品钢管,放在冲床上进行加工,将钢管两端管壁外翻边成形,翻边高度在0.3-1cm;然后使用冲床或者车床对两端内孔进一步加工,使涨紧轮外壳的内径达到与轴承的外径相吻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工艺简单易行,省工省时,加工费用低,使用寿命长,产品价格低。(*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加工工艺方法,尤其是农用车设置在发动机带轮与后桥带轮之间用于涨紧三角带的涨紧轮外壳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农用车设置在发动机带轮与后桥带轮之间的涨紧轮,与三角带接触,用于调节三角带的涨紧程度。现在农用车上使用的涨紧轮外壳都是采用铸铁的,需要复杂的铸造工艺及其配套设施,铸造完成后还需要复杂的机加工工艺,机加工工作量大,因此成本高;同时,铸铁的涨紧轮外壳由于其脆性比较容易损坏,增加了维修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工艺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寿命长的农用车涨紧轮外壳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农用车涨紧轮外壳加工工艺,其步骤为选用钢管,根据所需要的长度进行切割;然后,把切割的半成品钢管,放在冲床上进行加工,将钢管两端管壁外翻边成形,翻边高度在0.3-1CM;然后使用冲床或者车床对两端内孔进一步加工,使涨紧轮外壳的内径达到与轴承的外径相吻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现有钢厂规模化生产的钢管作坯料,因而不必投资昂贵的铸造配套设施,进行铸造加工,减少了后序加工量。2、由于用钢材取代铸铁,提高了涨紧轮外壳的韧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3、本专利技术加工工艺简单易行,省工省时,加工费用低,使用寿命长,产品价格低。具体实施例方式以农用三车轮涨紧轮外壳为例,其加工工艺步骤为选用45-55MM直径的无缝钢管,根据所需要的长度进行切割,然后,把切割的半成品钢管,垂直放在冲床上进行加工,将钢管两端外翻边成形,翻边高度在0.5CM;然后使用冲床扩孔,再用车床对两端内孔进一步加工,使涨紧轮外壳的内径达到与轴承的外径相吻合。在本工艺中,其他步骤如打毛刺,车倒角等工艺与现有技术相同。权利要求1.农用车涨紧轮外壳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为选用钢管,根据所需要的长度进行切割;然后,把切割的半成品钢管,放在冲床上进行加工,将钢管两端管壁外翻边成形,翻边高度在0.3-1CM;然后使用冲床或者车床对两端内孔进一步加工,使涨紧轮外壳的内径达到与轴承的外径相吻合。全文摘要农用车涨紧轮外壳加工工艺,涉及机加工工艺方法,其步骤为选用钢管,根据所需要的长度进行切割;然后,把切割的半成品钢管,放在冲床上进行加工,将钢管两端管壁外翻边成形,翻边高度在0.3-1cm;然后使用冲床或者车床对两端内孔进一步加工,使涨紧轮外壳的内径达到与轴承的外径相吻合。本专利技术加工工艺简单易行,省工省时,加工费用低,使用寿命长,产品价格低。文档编号B23P23/00GK1569390SQ20041002404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王之中 申请人:王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农用车涨紧轮外壳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为:选用钢管,根据所需要的长度进行切割;然后,把切割的半成品钢管,放在冲床上进行加工,将钢管两端管壁外翻边成形,翻边高度在0.3-1CM;然后使用冲床或者车床对两端内孔进一步加工,使涨紧轮外壳 的内径达到与轴承的外径相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之中
申请(专利权)人:王之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