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赞镐专利>正文

可调整收紧长度的汽车安全带压力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7084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整收紧长度的汽车安全带压力缓冲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调整收紧长度的汽车安全带压力缓冲装置是一种用于缓冲汽车安全带压迫使用者的汽车安全带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可拆卸地结合于汽车,一侧被开放,在内部两侧形成有轨道部;可拆式盖,可拆卸地结合于所述主体的被开放的上侧,并与所述主体一起容纳安全带,在与安全带接触的面形成有上部凹凸部;止动件,其两端连接于所述轨道部而能够进行往复移动,并在外面形成有下部凹凸部,从而通过与所述上部凹凸部的相对运动能够固定或解开安全带;旋转连接单元,其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止动件中央;以及导向单元,其一侧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旋转连接单元,在另一侧形成有朝下侧突出的导向销,在所述主体的底面形成有心形凸轮槽,在所述凸轮槽安装有所述导向销并沿着心形路径只能朝一方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整收紧长度的汽车安全带压力缓冲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为了能够缓冲设置在汽车的安全带压迫乘客,拉一次安全带来调整收紧长度,再拉一次而能够固定收紧长度的可调整收紧长度的汽车安全带压力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在驾驶时,为了安全,在法律上规定扣好安全带(seat belt)。但是,通常,在驾驶前,拉安全带并插入于安全带带扣时,由于设置在汽车内的拉钩(Retracter)的发条的拉力而使安全带回到预定位置以紧贴于乘客的身体,同时压迫乘客的身体。由此,因为系扣安全带时由于收紧力过大而感到压迫感,因此,不系扣安全带的情况较多。为了减轻在系扣安全带时由于收紧而产生的压迫感,而使用安全带夹等各种固定装置,但是所述装置,大部分是为了使安全带不收紧身体而在驾驶前将安全带调松后固定安全带使其不回卷的装置,而在使用后,需解开固定装置使安全带回到原位置。因此,需每次拉松安全带进行固定,并重新解开使其回到原位置,此动作非常不方便。但不如此的话,使用后安全带被放置于座位上而不美观,且不易打理。而且,还具有通过电子方式切断拉钩的局部回卷力并进行控制的装置,但是所述产品具有构造复杂,成本高,且效率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解决所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为了缓冲汽车的安全带压迫乘客,乘客反复进行拉安全带的动作,而能够调整安全带的收紧长度并固定收紧长度的可调整收紧长度的汽车安全带压力缓冲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可调整收紧长度的汽车安全带压力缓冲装置,其涉及一种用于缓冲汽车安全带压迫使用者的汽车安全带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可拆卸地结合于汽车,一侧被开放,在内部两侧形成有轨道部;可拆式盖,可拆卸地结合于所述主体的被开放的上侧,并与所述主体一起容纳安全带,在与安全带接触的面形成有上部凹凸部;止动件,其两端连接于所述轨道部而能够进行往复移动,并在外面形成有下部凹凸部,而通过与所述上部凹凸部的相对运动能够固定或解开安全带;旋转连接单元,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止动件中央;以及导向单元,其一侧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旋转连接单元,在另一侧形成有朝下侧突出的导向销,在所述主体的底面形成有心形凸轮槽,在所述凸轮槽安装有所述导向销并沿着心形(heart)路径只能朝一方向移动。所述凸轮槽包括:第一凹槽,使所述导向销前进最大;第二凹槽,通过第一阶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而使所述导向销后退;第三凹槽,通过第二阶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而使所述导向销前进;第四凹槽,通过第三阶梯部连接于所述第三凹槽而使所述导向销后退最大,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四凹槽接触的地点可形成有第四阶梯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可调整收紧长度的汽车安全带压力缓冲装置,其涉及一种用于缓冲汽车安全带压迫使用者的汽车安全带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可拆卸地结合于汽车,一侧被开放,在内部两侧形成有轨道部;可拆式盖,可拆卸地结合于所述主体的被开放的上侧,并与所述主体一起容纳安全带,在与安全带接触的面形成有上部凹凸部;止动件,其两端连接于所述轨道部而能够进行往复移动,并在外面形成有下部凹凸部,通过与所述上部凹凸部的相对运动而能够固定或解开安全带,在两端形成有导向突起,在所述主体的两侧面形成有心形凸轮槽,在所述凸轮槽安装有所述导向销并沿着心形(heart)路径只能朝一方向移动。所述凸轮槽包括:第一凹槽,使所述导向销前进最大;第二凹槽,通过第一阶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而使所述导向销后退;第三凹槽,通过第二阶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而使所述导向销前进;第四凹槽,通过第三阶梯部连接于所述第三凹槽而使所述导向销后退最大,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四凹槽接触的地点可形成有第四阶梯部。所述导向突起通过插入于所述止动件内部的弹性构件而能够被弹性支撑。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即便乘客系扣安全带,也不会回卷,能固定为所要的收紧长度而能够保持松地状态,因此能够减轻乘客所承受的压力。由此,能够解决乘客不愿意系扣安全带的问题,从而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够保护生命。而且,相较于现有专利技术,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容易维修、管理、替换等。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一实施例的可调整收紧长度的汽车安全带压力缓冲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凸轮槽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止动件的立体图。图5是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连接单元和导向单元的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其他实施例的可调整收紧长度的汽车安全带压力缓冲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止动件的构造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一实施例。为了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而示出后述说明及附图,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此。而且,在此省略会使本专利技术的要旨变不明确的公知构成及功能。第一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一实施例的可调整收紧长度的汽车安全带压力缓冲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大致由主体100、可拆式盖200、止动件300、旋转连接单元400以及导向单元500构成。首先,说明主体100。如图所示,所述主体100,包括上部壳套120、下部壳套140以及形成在下部壳套140内的轨道部160,所述上部壳套120和下部壳套140相互结合而在内部形成能够容纳所述止动件300、旋转连接单元400以及导向单元500的空间。所述下部壳套140为平板型,在其一端可形成有可拆卸地结合于汽车的挂钩。而且,所述上部壳套120大致为四边框架形而可结合于所述下部壳套140的上侧。此时,在所述下部壳套120的内部两侧能够设置有轨道部160,所述轨道部160包括长凹槽形的导轨162和形成于导轨162的下侧的齿条164,而且,在所述导轨162和齿条164上固定有止动件300使其能够往复移动。在所述上部壳套120的两侧可形成互相平行的一对滑槽122并使其平行。所述主体100由树脂或塑胶材料制成,而且能够使所述上部壳套120、下部壳套140以及轨道部160形成为一体。本专利技术中,如图2及图3所示,在所述主体100的下部壳套140的底面形成大致成心形的路径,并可形成凸轮槽180以能够安装所述导向单元500并引导。图3是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凸轮槽的形状的俯视图。在此,图3a是俯视图,图3b是展开示出凸轮槽的路径的截面图。所述凸轮槽180依次连接第一凹槽182、第二凹槽184、第三凹槽186以及第四凹槽188而形成,并分别通过第一阶梯部182’、第二阶梯部184’、第三阶梯部186’以及第四阶梯部188’进行连接。S卩,所述第一凹槽182朝一侧形成有朝上倾斜的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182结束的地点形成有所述第一阶梯部182’,从所述第一阶梯部182’的下部向上倾斜而形成有第二凹槽184,在所述第二凹槽184结束的地点形成有第二阶梯部184’。相同的,从所述第二阶梯部184’的下部倾斜地形成有第三凹槽186,在所述第三凹槽186结束的地点形成有第三阶梯部186’,在所述第三阶梯部186’的下部倾斜地形成有第四凹槽188,在所述第四凹槽188端部形成有第四阶梯部188’,所述第四阶梯部188’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182。此时,如图3a及3b所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13 KR 10-2010-00892101.一种可调整收紧长度的汽车安全带压力缓冲装置,其是用于缓冲汽车安全带压迫使用者的汽车安全带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00),可拆卸地结合于汽车,一侧被开放,在内部两侧形成有轨道部(160); 可拆式盖(200),可拆卸地结合于所述主体(100)的被开放的上侧,并与所述主体(100) 一起容纳安全带(b),在与安全带(b)接触的面形成有上部凹凸部(220); 止动件(300),其两端连接于所述轨道部(160)而能够进行往复移动,并在外面形成有下部凹凸部(360),通过与所述上部凹凸部(220)的相对运动而能够固定或解开安全带(b); 旋转连接单元(400),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止动件(300)中央;以及 导向单元(500 ),其一侧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旋转连接单元(400 ),在另一侧形成有朝下侧突出的导向销(520), 在所述主体(100)的底面形成有心形凸轮槽(180),在所述凸轮槽安装有所述导向销(520)并沿着心形路径只能朝一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收紧长度的汽车安全带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槽(180)包括:第一凹槽(182),使所述导向销(520)前进最大;第二凹槽(184),通过第一阶梯部(182’)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182)而使所述导向销(520)后退;第三凹槽(186),通过第二阶梯部(184’)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184)而使所述导向销(520)前进;第四凹槽(188),通过第三阶梯部(186’)连接于所述第三凹槽(186)而使所述导向销(520)后退最大,在所述第一凹槽(182)和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赞镐
申请(专利权)人:赵赞镐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