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电池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发展电动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已成为当前世界新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锂离子电池是一种绿色电池,与其它二次电池相比,具有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无污染、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移动工具上,而高安全性、高比能量、低成本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基本要素,也是动力电池研发的重点课题。发展新型高比能量、高安全性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而产业化,满足动力电池发展的需要,是一项具有重大创新意义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新能源发展战略课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一直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点。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LiCo02、LiNiO2, LiMn2O4、三元材料、LiFePO4等,前四种正极材料均为氧化物结构,由于氧化物结构中的氧是非惰性的,存在热稳定性差、氧易逸出和燃烧,从而给电池带来安全性隐患。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包括磷酸盐、硅酸盐、硫酸盐系列材料的氧是惰性的,具有高安全性、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是最具潜力的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商品化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LiFe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碳包覆纳米磷酸钒铁锰锂组成,所述纳米磷酸钒铁锰锂化学式为LiVxFeyMn1?3/2x?yPO4,其中,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碳包覆纳米磷酸钒铁锰锂组成,所述纳米磷酸钒铁锰锂化学式为 LiVxFeyMn1HyPO4,其中,O〈 x 彡 0.3,O〈 y 彡 0.5。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一次粒径为5(T200nm,比表面积为10 40m2 / g,振实密度为0.8 2.2g/cm3。3.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A、将锂源、钒源、铁源、锰源与磷源溶解混合,加入还原剂及碳源,搅拌均匀,使其充分进行流变相化学反应得到流变相液,所述流变相液中锂、钒、铁、锰、磷、碳的摩尔比为Tl.2:0.04 0.3:0.01 0.5:0.05 0.9:1.0:0.01 0.10,还原剂含碳时,还原剂中的碳计入流变相液中的碳量,并且流变相液中碳量不小于还原剂的含碳量; B、将流变相液喷雾干燥后得到磷酸钒铁锰锂前驱体; C、将前驱体置于惰性气氛炉中,在流动的惰性气体或弱还原性气体保护下,烧结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选自碳酸锂、氢氧化锂、磷酸二氢锂、乙酸锂、磷酸锂、草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锂源含碳时,其中的碳不计入流变相液中的碳量;所述钒源选自五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钒、二氧化钒、偏钒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铁源选自纯铁、磷酸铁、磷酸亚铁、草酸铁、草酸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柠檬酸铁、乙酸亚铁中的一种或几种,铁源含碳时,其中的碳不计入流变相液中的碳量;所述锰源选自硝酸锰、碳酸锰和醋酸锰中的一种或几种,锰源含碳时,其中的碳不计入流变相液中的碳量;所述磷源选自磷酸、磷酸铁、磷酸亚铁、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锂中的一种或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道葆,袁希梅,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华欣诺电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