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包覆多孔结构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以该材料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865688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0:41
碳包覆多孔结构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以该材料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以该材料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磷酸铁锂材料导电性差,批量生产一致性差,且以其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大倍率充放电时性能差的问题。方法:一、称取;二、分散;三、制备前驱体;四;制备中间产物;五、制备二级中间产物;六、煅烧产物;七、得到产品;以该材料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由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和铝塑复合膜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磷酸铁锂材料导电性能提高,产品一致性好,以其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性能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制备碳包覆多孔结构纳米磷酸铁锂材料及以该材料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以该材料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是驱动电动汽车的理想电源体系。但目前的磷酸铁锂电池在大倍率充放电性能方面,还难以满足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电动车对电池快速充电的要求;而且其批量生产的一致性差,导致以其为正极材料的单个锂离子电池容量不均一,使得电池组管理困难,造成部分单个锂离子电池过充电或过放电等问题,带来安全隐患,以上两点制约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磷酸铁锂材料导电性差,其批量生产一致性差,并且以其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大倍率充放电时性能差的问题,而提供碳包覆多孔结构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以该材料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碳包覆多孔结构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制备:一、按照Fe、P和L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9 1.1称取三价铁盐、磷源化合物和锂源化合物,按照有机小分子碳源与三价铁盐的质量比为I 11:20,称取有机小分子碳源;二、将步骤一称取的三价铁盐、磷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和有机小分子碳源混合均匀,得到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碳包覆多孔结构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包覆多孔结构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制备:一、按照Fe、P和L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9~1.1称取三价铁盐、磷源化合物和锂源化合物,按照有机小分子碳源与三价铁盐的质量比为1~11:20,称取有机小分子碳源;二、将步骤一称取的三价铁盐、磷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和有机小分子碳源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2h~4h,得到分散液,其中,去离子水质量是混合物质量的5~10倍;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分散液在温度为50℃~100℃条件下,搅拌6h~7h,控制搅拌速度为200r/min~220r/min,得到流...

【技术特征摘要】
1.碳包覆多孔结构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包覆多孔结构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一、按照Fe、p和L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9 1.1称取三价铁盐、磷源化合物和锂源化合物,按照有机小分子碳源与三价铁盐的质量比为I 11:20,称取有机小分子碳源; 二、将步骤一称取的三价铁盐、磷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和有机小分子碳源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2h 4h,得到分散液,其中,去离子水质量是混合物质量的5 10倍; 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分散液在温度为50°C 100°C条件下,搅拌6h 7h,控制搅拌速度为200r/min 220r/min,得到流变体复合物,然后将流变体复合物在温度为80°C 90°C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制得复合前驱体; 四、将步骤三得到的复合前驱体研磨成粉末,然后将粉末在保护气氛炉中预分解得中间产物,控制预分解温 度为200°C 300°C,预分解时间为Ih 4h ; 五、将步骤四得到的中间产物放入球磨罐中在转速为300r/min 3000r/min,温度为50°C 200°C条件下,保持0.5h 10h,再冷却至室温,得到二级中间产物,其中球料比为100 10:1 ; 六、将步骤五得到的二级中间产物,在保护气氛炉中煅烧,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煅烧产物,其中,煅烧温度为550°C 750°C,煅烧时间为5h 12h ; 七、将步骤六得到的煅烧产物粉碎,再采用390目 400目的筛子过筛,得到的粉体即为碳包覆多孔结构纳米磷酸铁锂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多孔结构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三价铁盐为硝酸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包覆多孔结构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磷源化合物为磷酸二氢铵或磷酸一氢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包覆多孔结构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锂源化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殿龙刘铁峰汤慎之尤万龙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