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三维结构的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684443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具有三维结构的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将2-5mg石墨烯、15-35mg的MoO3、0.3-0.6g尿素和30-60mg硫代乙酰胺溶解在15ml去离子水和35ml乙醇混合溶液中,200℃保温干燥18~24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后,沉淀用水和乙醇清洗,60℃下真空干燥后得到复合材料。按照质量比为8:1:1将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导电碳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制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控性强,产量高。所得复合材料有着极好的锂离子电池循环特性和很高的容量,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容器电极材料、润滑剂、吸波材料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石墨烯/MoS2纳米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也涉及一种石墨烯/MoS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石墨烯/MoS2纳米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二次锂离子电池因其电压高、放电时间长、容量密度大、质量轻、无记忆效应及无污染等原因,近年来成为电池行业的研究热点。其中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是热点之一。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一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碳材料、氧化物、氮化物、合金及盐等。一般商业使用的电池主要以传统石墨材料为主,主要应为石墨材料是六方晶系,典型的三明治层状结构,层内由Sp2杂化形成的共价键结合,层间以范德华力结合。共价键有着良好的导电能力,层间相距340pm,有着很好的嵌入型储锂能力,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也有着明显的缺点和局限性。石墨表面缺陷多,在首次放电过程中难以一次形成均匀致密的SEI膜,导致首次充电效率低,但是由于锂离子在嵌入脱出过程中体积应变较大,多次循环会导致层间石墨剥离,循环性能差。石墨本身密度小,体积能量密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的含具有三维结构的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是:是2?5mg石墨烯、15?35mg的MoO3、0.3?0.6g尿素和30?60mg硫代乙酰胺溶解在15ml去离子水和35ml乙醇混合溶液中,200℃保温干燥18~24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后,沉淀用水和乙醇清洗,60℃下真空干燥后得到的石墨烯与MoS2复合物的整体体积为微米级、单个MoS2片直径为400?600纳米的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的含具有三维结构的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是:是2-5mg石墨烯、15-35mg的Mo03、0.3-0.6g尿素和30_60mg硫代乙酰胺溶解在15ml去离子水和35ml乙醇混合溶液中,200°C保温干燥If 24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后,沉淀用水和乙醇清洗,60°C下真空干燥后得到的石墨烯与MoS2复合物的整体体积为微米级、单个MoS2片直径为400-600纳米的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具有三维结构的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2-5mg石墨烯、15-35mg的MoO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金俞海龙徐铮董宏伟王青山王铁石朱春玲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