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用硫化锡/稀土金属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444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硫化锡/稀土金属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水热法得到SnS2/稀土金属(Ce,La,Nd等)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的稀土金属(Ce,La,Nd等)掺杂的SnS2材料,由于稀土金属(Ce,La,Nd等)的掺杂,大粒径的稀土金属(Ce,La,Nd等)离子取代Sn离子进入SnS2晶格中,大的晶格结构可以为锂离子的脱嵌提供更大的晶格空间,从而提高容量和循环性能,使得SnS2/稀土金属(Ce,La,Nd等)负极材料的容量高于纯相SnS2的循环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可观的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体为制备一种稀土金属掺杂的硫化锡负极材料,即铈、镧、钕等稀土金属(以下简称Ce,La,Nd等)掺杂的硫化锡(以下简称SnS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技术介绍
锡基材料以其高的理论容量、低成本、低毒性、宽广的实用性是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文献“《Journal ofPower Sources》,98-97 (2006) pp.198-200”公开了采用声化学法合成的硫化锡材料。方法是将SnCl4.5H20和硫代乙酰胺溶解在水中,再对水溶液在空气中进行声处理,得到不定型的SnS2,而后将其在400°C下煅烧得到晶体SnS2。经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其首次放电容量可达到eOOmAhg—1,经过25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OmAhg—1 (在电流密度0.1C,电压范围0-2.0V)。文献中制备的纯相SnS2具有如下不足=SnS2电极的首次放电容量较低,经过循环后放电保持容量较低(即循环性能欠佳)。这是由于锡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体积发生了膨胀和收缩,引起晶粒破碎,结构崩塌,导致电极的破坏,减少了电极的循环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硫化锡/稀土金属负极材料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将摩尔比为2﹕0.02~0.2﹕5﹕0.1的SnCl4·5H2O﹕稀土金属硝酸盐﹕CH3CSNH2﹕CTAB溶解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混合物;所述混合溶液为水和乙醇的的体积比为1:4;步骤2:将混合物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反应釜中,在160?190℃下反应12?36h;步骤3:再离心分离,洗涤,然后将其放在中空干燥箱中,在45?60℃下干燥得到锂离子电池用硫化锡/稀土金属负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硫化锡/稀土金属负极材料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将摩尔比为2: 0.02、.2: 5: 0.1的SnCl4.5H20:稀土金属硝酸盐:CH3CSNH2: CTAB溶解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混合物;所述混合溶液为水和乙醇的的体积比为1:4 ; 步骤2:将混合物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反应釜中,在16 O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英王秋芬赵阳王科王岩丁娟张伟宗蒙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