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封装
,具体是一种采用加宽模具假型腔优化二次塑封封装件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封装不但要提供芯片的保护,同时还要在一定的成本下满足不断增加的性能、可靠性、散热、功率分配等要求,这对封装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着封装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塑封作为半导体封装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也由一次塑封发展到二次塑封,塑封工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可靠性与成本、性能等问题。当前的二次塑封采用的主要是普通的模具合模型式,而二次塑封主要服务对象均有塑封体较薄的特点,应用普通的模具设计很难解决当前存在的以下问题:(I)塑封料的选择范围小,成本高。假型腔较窄的模具必须采用塑封料颗粒更小、流动性更佳的塑封料,从而增加塑封成本;(2)假型腔较窄会引起产品的可靠性问题。所有产品塑封完成之后均要有去除残胶步骤,而二次塑封由于塑封体本身厚度较薄,在去除残胶过程中主要受力点依靠假型腔,假型腔面积较小,去残胶时的受力面积则较小,因此,去残胶过程中塑封体与假型腔连接部位受力较大,去除残胶过程容易影响塑封体,出现分层、锡球脱落等问题;假型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加宽模具假型腔优化二次塑封封装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引线框架(8)半蚀刻:通过成熟的涂胶、曝光、显影、电镀及腐蚀等工艺,蚀刻引线框架(8),在框架上蚀刻出载体,I/O?Pad,确定I/O?Pad大小、脚间距和它们各自的位置;第二步、上芯:用粘片胶(9)将芯片(10)粘接到引线框架(8)的载体上;第三步、压焊:将芯片(10)上的焊点(11)与引线框架(8)的引脚用键合线(12)连接;第四步、一次塑封:将压焊后的产品自动传送到塑封模具中,用一次塑封体(13)对压焊后的产品进行包封;第五步、二次蚀刻:对引线框架(8)底部进行蚀刻,蚀刻后框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加宽模具假型腔优化二次塑封封装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引线框架(8)半蚀刻:通过成熟的涂胶、曝光、显影、电镀及腐蚀等工艺,蚀刻引线框架(8),在框架上蚀刻出载体,I/O Pad,确定I/O Pad大小、脚间距和它们各自的位置; 第二步、上芯:用粘片胶(9)将芯片(10)粘接到引线框架(8)的载体上; 第三步、压焊:将芯片(10)上的焊点(11)与引线框架(8)的引脚用键合线(12)连接;第四步、一次塑封:将压焊后的产品自动传送到塑封模具中,用一次塑封体(13)对压焊后的广品进行包封; 第五步、二次蚀刻:对引线框架(8)底部进行蚀刻,蚀刻后框架为二次蚀刻后框架(14); 第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涛,谌世广,王虎,马晓波,钟环清,
申请(专利权)人: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