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稀疏分解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312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稀疏分解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待识别的具有不同脉内调制方式的雷达信号S(t)经基于复合差分进化算法的稀疏分解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包括时域衰减系数、频域衰减系数和时-频联合系数三种特征。然后采用自底向上二叉树支持向量机BUBTSVM对雷达信号进行识别。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复合差分进化算法结合多种试验向量产生策略以及参数设置,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单一策略与参数匹配所带来的问题有效降低稀疏分解方法的计算复杂性,对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号识别
,尤其是基于稀疏分解方法的雷达信号识别

技术介绍
稀疏分解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较为快速的信号表示和处理方法,采用过完备冗余函数取代传统正交基函数,并从原子库中选择具有最佳线性组合的原子表示信号,实现灵活、自适应的表示,是一种非线性逼近的信号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对信号原子进行操作,实现对原信号的处理。稀疏分解方法有较强的噪声抑制能力,有利于提高受噪声污染严重的雷达信号的正确识别率。雷达信号识别是雷达对抗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其识别水平己成为衡量电子对抗装备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人们主要依靠常规五参数实现雷达信号的识别处理,往往对于常规雷达信号和信号密集度较低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满意的识别效果。随着现代电子和雷达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在现代战争中的大量应用,新型雷达信号更加灵活多变,电磁信号越来越密集,致使传统识别技术已不能满足现代电子战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以提高我国电子对抗装备的技术水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雷达信号识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方法,以提高雷达信号识别水平。然而,现有方法在信噪比小于OdB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稀疏分解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电子侦察接收机接收雷达脉冲信号,经由射频到中频的降频和A/D采样处理后,得到待识别的具有不同脉内调制方式的雷达信号S(t),再在信号处理模块中对信号S(t)进行处理,识别出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方式并输出,所述对雷达信号S(t)进行处理的具体作法包括:?(1)、雷达信号特征提取:采用基于复合差分进化算法的稀疏分解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包括时域衰减系数、频域衰减系数和时?频联合系数三种特征;?(2)、采用自底向上二叉树支持向量机BUBTSVM对雷达信号进行识别,通过设计、训练BUBTSVM分类器,将1)所获得的雷达信号特征样本输入到BUBTSVM底层的每个二分类SV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稀疏分解的雷达信号识别方法,电子侦察接收机接收雷达脉冲信号,经由射频到中频的降频和A/D采样处理后,得到待识别的具有不同脉内调制方式的雷达信号S(t),再在信号处理模块中对信号S(t)进行处理,识别出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方式并输出,所述对雷达信号S(t)进行处理的具体作法包括: (1)、雷达信号特征提取:采用基于复合差分进化算法的稀疏分解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包括时域衰减系数、频域衰减系数和时-频联合系数三种特征; (2)、采用自底向上二叉树支持向量机BUBTSVM对雷达信号进行识别,通过设计、训练BUBTSVM分类器,将I)所获得的雷达信号特征样本输入到BUBTSVM底层的每个二分类SVM分类器上,再根据SVM的分类结果,选出进入到上一层二分类SVM的类型,直到到达二叉树顶端,最终选出的类别即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葛祥荣海娜李俊刚程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