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快速软件开发模式的实时软件缺陷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264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快速软件开发模式的实时软件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初始化模型使其对任意模块的检测结果置信度为0;等待并接收一个刚完成编码的软件模块;利用当前缺陷检测模型对所接收的软件模块进行实时检测;若缺陷检测模型的缺陷检测置信度低于预设阈值,将所接收的软件模块送交测试人员进行详细测试,输出其缺陷情况,否则直接输出检测结果;利用接收到的软件模块对当前模型进行实时增量式建模;返回等待步骤接收新的软件模块直至所有软件模块开发完毕。该方法能够在编码过程中同步利用不断积累的软件模块进行实时建模,并在每个模块开发完成后及时为开发人员提供该模块的缺陷预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适用于快速软件开发模式的实时软件缺陷检测方法,属于自动化软件质量辅助控制

技术介绍
软件是信息系统的灵魂,是各行各业实现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为适应于真实世界问题中纷繁复杂的应用需求,软件系统功能变得越来越多,其复杂性也越来越高。面对庞大复杂的软件系统,通过对所有模块进行详细测试从而发现包含缺陷的模块已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开发团队必须借助自动化软件质量辅助控制装置对软件模块进行扫描,发现包含缺陷的模块,才能尽可能多的去除软件缺陷,提高软件质量。自动化软件质量辅助控制装置的核心是缺陷检测模型。为构建性能好的缺陷检测模型,现有技术必须等待编码后对相当数量模块进行详细测试以获得其缺陷情況,从中获取该软件独有的缺陷模型用于对其余模块中的缺陷实施有效检测。然而,对一定数量的模块进行详细测试、对缺陷模式的建模都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在该过程中,开发人员无事可干,必须被动等待该过程结束才能利用模型发现有缺陷模块,造成了开发资源的闲置,延缓了开发进度。在软件快速开发模式下,现有技术的这一局限显得更加明显。事实上,如果开发过程、建模过程、检测过程可以同步进行,在开发人员每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快速软件开发模式的实时软件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初始化模型,使其对任意模块的检测结果置信度为0;步骤(2)?等待并接收一个刚完成编码的软件模块;步骤(3)?利用当前缺陷检测模型对所接收的软件模块进行检测;步骤(4)?若缺陷检测模型的缺陷检测置信度低于预设阈值,则转入步骤(5),否则转入步骤(7);步骤(5)?将所接收的软件模块送交测试人员进行详细测试,获取其缺陷情况;步骤(6)?利用所接收的软件模块及其缺陷情况对当前缺陷检测模型进行增量式建模,并将软件模块有缺陷情况反馈给模块开发者,转入步骤(8);步骤(7)?利用所接收的缺陷情况未知的软件模块对当前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铭王东周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