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触控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231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学触控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光学触控结构包括一透明基材以及一透明光学堆叠层。透明基材具有一上表面。透明光学堆叠层配置于透明基材的上表面上且暴露出部分上表面。透明光学堆叠层是由至少一第一透明光学层与至少一第二透明光学层堆叠而成。第一透明光学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透明光学层的折射率。透明光学堆叠层适于让一可见光穿透且具有一粗糙表面。当一红外光入射至透明光学堆叠层时,透明光学堆叠层反射红外光,而粗糙表面散射红外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ー种触控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ー种。
技术介绍
现今一般的触控装置设计大致可区分为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声波式及电磁式等。以光学式触控显示装置而言,一般通常包含显示器、红外光源、触控结构、感测器及处理器。显示器包含背光模块与显示面板,而其中一种触控结构是由一透明基板、多个印刷在透明基板上的白色无机颗粒以及ー覆盖透明基板及这些白色无机颗粒的保护层所组成。触控结构设置于显示面板前方,用来反射及散射红外光,而红外光源设置于ー触控物体(一般常称为光笔)内,用来产生红外光。当红外光源所产生的红外光通过触控结构时,会被透明基材与空气的界面反射,或被白色无机颗粒反射,或被白色无机颗粒散射。这些反射或散射的红外光被同样设置于触控物体内的感测器所侦测。当触控物体接触触控结构并且在触控结构的表面移动时,处理器根据感测器所感测到的红外光強度与影像变化来判断触碰点的位置与触碰点的移动。然而,由于白色无机颗粒本身非透明,意即不具有穿透性,因此会遮蔽部分光线,而使得显示器所显示的影像的亮度降低。再者,白色无机颗粒除了会反射及散射红外光之夕卜,也会反射及散射显示器所发出的光和外界的环境光,而使得影像有白雾化的现象,进而降低影像的对比度与清晰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光学触控结构,其具有可让可见光穿透且能反射及散射红外光的透明光学堆叠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光学触控结构的制作方法,用以制作上述的光学触控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ー种光学触控结构,其包括一透明基材以及一透明光学堆叠层。透明基材具有一上表面。透明光学堆叠层配置于透明基材的上表面上且暴露出部分上表面。透明光学堆叠层是由至少ー第一透明光学层与至少ー第二透明光学层堆叠而成。第一透明光学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透明光学层的折射率。透明光学堆叠层适于让一可见光穿透且具有ー粗糙表面。当一红外光入射至透明光学堆叠层时,透明光学堆叠层反射红外光,而粗糙表面散射红外光。本专利技术还提出ー种光学触控结构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透明基材。透明基材具有一上表面。形成一透明光学堆叠层于透明基材的上表面上。透明光学堆叠层是由至少ー第一透明光学层与至少ー第二透明光学层堆叠而成。第一透明光学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透明光学层的折射率。透明光学堆叠层暴露出透明基材的部分上表面,而透明光学堆叠层适于让一可见光穿透且具有ー粗糙表面。当一红外光入射至透明光学堆叠层吋,透明光学堆叠层反射红外光,而粗糙表面散射红外光。基于上述,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触控结构具有可让可见光穿透且能反射及散射红外光的透明光学堆叠层,因此后续将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触控结构应用于例如是显示器上时,可有效提升显示器的光的穿透率,并且可避免影像白雾化的情形产生。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至图1D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ー种光学触控结构的制作方法的剖面示意图。图1E为红外光由图1D的透明基材侧入射至透明光学堆叠层的示意图。图2A至图2C为本专利技术的另ー实施例的ー种光学触控结构的制作方法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100’:光学触控结构110:透明基材112:上表面120、120’:透明光学堆叠层122、122’:第一透明光学层122a、122b:第一透明材料层124、124’:第二透明光学层124a、124b:第二透明材料层125、125’:粗糙表面130:图案化膜层132:顶面L1、LI’:入射光L2、L2’:反射光L3、L3’:散射光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A至图1D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ー种光学触控结构的制作方法的剖面示意图。请先參考图1A,依照本实施例的光学触控结构的制作方法,首先,提供一透明基材110,其中透明基材110具有一上表面112。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基材110的材质例如是玻璃、塑胶或其他具有高穿透性的材质。接着,请參考图1B,以真空镀膜方式于透明基材110的上表面112上形成堆叠的至少ー第一透明材料层122a(图1B中示意地绘示两层)与至少ー第二透明材料层124a(图1B中示意地绘示两层),其中第二透明材料层124a完全覆盖透明基材110的上表面112,而第一透明材料层122a则完全覆盖第二透明材料层124a,且第一透明材料层122a与第二透明材料层124a彼此堆叠且共形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材料层122a为一高折射率的透明材料层,而第二透明材料层124a为ー低折射率的透明材料层。之后,请參考图1C,形成最外层的第二透明材料层124a,并对最外层的第二透明材料层124a进行ー表面处理,以形成一粗糙表面125,粗糙表面125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例如是大于等于0.03微米。于此,表面处理的方法包括表面微蚀、大气压等离子体(atomspheric plasma)成膜法或氧化物颗粒涂布法。在此须强调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第一透明材料层122a与第二透明材料层124a的形成顺序,虽然此处所提及的第一透明材料层122a与第二透明材料层124a的具体化形成顺序为先形成第二透明材料层124a于透明基材110上。但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与透明基材110的上表面112直接接触的材料(也就是堆叠的最内层材料)也可为第一透明材料层122a,且堆叠于最外层的材料也可以是第一透明材料层122a。也就是说,也可以是第一透明材料层122a具有ー粗糙表面,在此并不加以限制。简言之,与透明基材110的上表面112直接接触的可以是第一透明材料层122a或第二透明材料层124a,并且堆叠于最外层的材料也可以是第一透明材料层122a或第二透明材料层124a。同时,也可依据使用需求自行调整每一第一透明材料层122a的厚度与每ー第二透明材料层124a的厚度,在此并不加以限制。一般而言,每ー第一透明材料层122a的厚度与每ー第二透明材料层124a的厚度是介于例如是10纳米(nm)至200纳米之间。最后,请參考图1D,对第一透明材料层122a与第二透明材料层124a进行ー图案化步骤,以形成交互堆叠第一透明光学层122与第二透明光学层124,而构成具有粗糙表面125的透明光学堆叠层120。其中,图案化步骤例如是蚀刻法。至此,已形成透明光学堆叠层120于透明基材110的上表面112上,且暴露出透明基材110的部分上表面112。更具体来说,透明光学堆叠层120是由第一透明光学层122与第二透明光学层124交互堆叠所构成。透明光学堆叠层120适于让一可见光穿透且具有ー粗糙表面125,且当ー红外光入射(即入射光LI)至透明光学堆叠层120时,透明光学堆叠层120适于反射红外光(即反射光L2),而粗糙表面125适于散射红外光(即散射光L3),其中红外光的波长范围大于等于800纳米。特别是,第一透明光学层122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透明光学层124的折射率。于此,第一透明光学层122的折射率与第二透明光学层124的折射率的差大于等于0.4,其中第一透明光学层122的折射率介于2.0至2.5之间,而第二透明光学层124的折射率介于1.4至1.6之间。第一透明光学层122的材质例如是五氧化ニ铌(Nb2O5)、五氧化ニ钽(Ta2O5)、ニ氧化钛(TiO2)、硫化锌(ZnS)或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触控结构,包括:透明基材,具有上表面;以及透明光学堆叠层,配置于该透明基材的该上表面上且暴露出部分该上表面,该透明光学堆叠层是由至少一第一透明光学层与至少一第二透明光学层堆叠而成,且该第一透明光学层的折射率大于该第二透明光学层的折射率,其中该透明光学堆叠层适于让一可见光穿透且具有一粗糙表面,当一红外光入射至该透明光学堆叠层时,该透明光学堆叠层反射该红外光,而该粗糙表面散射该红外光。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8 TW 100139400;2012.01.05 TW 1011004711.一种光学触控结构,包括: 透明基材,具有上表面;以及 透明光学堆叠层,配置于该透明基材的该上表面上且暴露出部分该上表面,该透明光学堆叠层是由至少ー第一透明光学层与至少ー第二透明光学层堆叠而成,且该第一透明光学层的折射率大于该第二透明光学层的折射率,其中该透明光学堆叠层适于让一可见光穿透且具有ー粗糙表面,当一红外光入射至该透明光学堆叠层时,该透明光学堆叠层反射该红外光,而该粗糙表面散射该红外光。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结构,其中该透明基材的材质包括玻璃或塑胶。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结构,其中该第一透明光学层的折射率与该第二透明光学层的折射率的差大于等于0.4。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触控结构,其中该第一透明光学层的折射率介于2.0至2.5之间。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触控结构,其中该第二透明光学层的折射率介于1.4至1.6之间。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结构,其中该第一透明光学层的材质包括五氧化ニ铌(Nb2O5)、五氧化ニ钽(Ta2O5)、ニ氧化钛(TiO2)、硫化锌(ZnS)或ニ氧化锆(ZrO2)。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结构,其中该第二透明光学层的材质包括ニ氧化硅(SiO2)。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结构,其中该粗糙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大于等于0.03微米。9.一种光学触控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透明基材,该透明基材具有上表面;以及 形成一透明光学堆叠层于该透明基材的该上表面上,该透明光学堆叠层是由至少ー第一透明光学层与至少ー第二透明光学层堆叠而成,且该第一透明光学层的折射率大于该第ニ透明光学层的折射率,其中该透明光学堆叠层暴露出该透明基材的部分该上表面,而该透明光学堆叠层适于让一可见光穿透且具有ー粗糙表面,当一红外光入射至该透明光学堆叠层时,该透明光学堆叠层反射该红外光,而该粗糙表面散射该红外光。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触控结构的制作方法,其中形成该透明光学堆叠层的步骤,包括: 以真空镀膜方式于该透明基材的该上表面上形成堆叠的至少ー第一透明材料层与至少ー第二透明材料层,其中该第一透明材料层或该第二透明材料层完全覆盖该透明基材的该上表面,而该第一透明材料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旭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