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触控装置及其触控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9620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6 14:53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触控装置及其触控检测方法。此光学触控装置适合与触控面结合使用,并且包括控制单元及第一至第四光学获取单元。第一至第四光学获取单元耦接控制单元且设置于光学触控装置接近触控面的一侧。第一至第四光学获取单元与触控面分别相距预设距离且依据预定角度而设置。第一至第四光学获取单元各自的触控涵盖区域依据预设距离以及预定角度来获得,且触控涵盖区域与预设距离为正相关。控制单元依据第一至第四光学获取单元所获取的多个光学感应数据以计算触控面中的至少一触控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触控感应技术,且特别涉及一种光学触控装置及其触控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触控式的电子产品由于操作方便,直觉性高,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而已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趋势。可应用于电子产品的触控感应技术当中,以电容式触控屏幕的触控效果最好,但其成本亦最为昂贵,且会随着屏幕尺寸的变大而增加,因而限制了电容式触控屏幕的应用。另一方面,光学触控技术适合应用在大尺寸的显示面板中,更具有成本低、准确度佳等优点,在竞争的市场中更具有优势,目前也已成为大尺寸触控屏幕的另外一种选择。现有光学触控模块的架构及尺寸会由于触控面板的尺寸大小而等比例地调整。如此一来,为了因应不同比例及大小的触控产品,就必须设计相对应的模块来满足空间上的需求。因此,工厂端库存的线材、生产治具、工艺也都需要再调整和控管,造成开发成本增加以及资源无法有效率的利用。因此,如何发展出一种可相容于不同尺寸及不同比例的触控面板的触控模块来因应各种触控产品,并同时解决降低生产成本及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这是一个有待克服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触控装置及其触控检测方法,此光学触控装置可应用于不同尺寸及不同比例的触控面,以因应各种触控产品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触控装置。此光学触控装置适合与触控面结合使用,并且包括控制单元以及第一至一第四光学获取单元。第一至第四光学
获取单元耦接控制单元且设置于光学触控装置接近触控面的一侧,用以获得至少一光学感应数据,其中第一及第二光学获取单元设置于第一区域,第三及第四光学获取单元设置于第二区域,触控面依据第一及第二区域的位置而区分为第一子触控区、第二子触控区及第三子触控区,第一及该第三光学获取单元朝向第一子触控区,第二及第三光学获取单元朝向第二子触控区,且第二及第四光学获取单元朝向第三子触控区。控制单元依据第一至第四光学获取单元所获取的多个光学感应数据以计算触控面中的至少一触控点,第一至第四光学获取单元与触控面分别相距预设距离且依据预定角度而设置,第一至第四光学获取单元各自的触控涵盖区域依据预设距离以及预定角度来获得,且触控涵盖区域与预设距离为正相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涵盖区域以预设距离、第一至第四光学获取单元各自的视场角度以及预定角度来计算得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涵盖区域以下列方程式计算: w = h a · [ tan ( FOV 2 - θ a ) + tan ( FOV 2 + θ a ) ] ]]>其中ha是预设距离,θa是预定角度,FOV是视场角度,w是触控涵盖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涵盖区域的视场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涵盖区域至少大于触控面的尺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光学触控装置还包括至少四个光源模块及光学触控设备。四个光源模块分别设置于第一至第四光学获取单元上,以产生光线。光学触控设备接收光线并将光线沿光线的前进路径进行全反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光学触控装置还包括光学信号产生设备,用以产生光线以使第一至第四光学获取单元的其中的至少两个获取光学感应数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光学触控装置还包括电源供应器。电源供应器耦接至光学触控装置,用以提供电源给光学触控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检测方法及使用此方法的光学触控装置。此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获取第一至第四光学获取单元的多个光学感应数据,其中第一至第四光学获取单元耦接控制单元且设置于光学触控装置接近触控面的一侧,用以获得至少一光学感应数据,其中第一及第二光学获取单元设置于第一区域,第三及第四光学获取单元设置于第二区域,触控面依据第一及第二区域的位置而区分为第一子触控区、第二子触控区及第三子触控区,第一及该第三光学获取单元朝向第一子触控区,第二及第三光学获取单元朝向第二子触控区,且第二及第四光学获取单元朝向第三子触控区。另外,第一至第四光学获取单元与触控面分别相距预设距离且依据预定角度而设置,第一至第四光学获取单元各自的触控涵盖区域依据预设距离以及预定角度来获得,且触控涵盖区域与预设距离为正相关。根据光学感应数据计算触控面中的触控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涵盖区域以预设距离、第一至第四光学获取单元各自的视场角度以及预定角度来计算得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涵盖区域以下列方程式计算: w = h a · [ tan ( FOV 2 - θ a ) + tan ( FOV 2 + θ a ) ] ]]>其中ha是预设距离,θa是预定角度,FOV是视场角度,w是触控涵盖区域。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光学触控装置及其触控检测方法会将四个光学获取单元特别配置在不同的方向以及预设的设置角度,以使光学触控装置皆能从其中两个光学获取单元中获得各个子触控区的光学感应数据以获得触控点。因此,便可在不需调整光学触控装置的结构的情况下涵盖较广的触控面。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触控装置得以应用于不同尺寸及不同比例的触控面,因而应各种触控产品的需求。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光学触控装置的架构示意图。图2是应用图1的光学触控装置于其中的光学触控面板的架构示意图。图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计算一光学获取单元的触控涵盖区域的示意图。图4A~4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绘示的光学获取单元的摆放示意图。图5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光学获取单元检测触控点的示意图。图6是依照图5所绘示各区域对应光学获取单元视角的涵盖数量的示意图。图7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学触控装置的触控检测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光学触控装置110:控制单元120a~120d:光学获取单元150:触控笔160:电源供应器200~220:光学触控面板610~660、D1、D2:区域S1~S3:子触控区P1~P3:触控点w、w1~w2:触控涵盖区域ha:预设距离θa:预定角度FOV:视场角度S710~S720:步骤具体实施方式观察光学触控装置及其触控检测方法,触控面板的尺寸大小会直接左右整体装置的机构尺寸。为了因应不同比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触控装置,适合与一触控面结合使用,且其包括:一控制单元;以及一第一至一第四光学获取单元,该第一至该第四光学获取单元耦接该控制单元且设置于该光学触控装置接近该触控面的一侧,用以获得至少一光学感应数据,其中该第一及该第二光学获取单元设置于一第一区域,该第三及该第四光学获取单元设置于一第二区域,该触控面依据该第一及该第二区域的位置而区分为一第一子触控区、一第二子触控区及一第三子触控区,该第一及该第三光学获取单元朝向该第一子触控区,该第二及该第三光学获取单元朝向该第二子触控区,且该第二及该第四光学获取单元朝向该第三子触控区,其中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第一至该第四光学获取单元所获取的多个光学感应数据以计算该触控面中的至少一触控点,该第一至该第四光学获取单元与该触控面分别相距一预设距离且依据一预定角度而设置,该第一至该第四光学获取单元各自的一触控涵盖区域依据该预设距离以及该预定角度来获得,且该触控涵盖区域与该预设距离为正相关。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1.20 TW 1041017771.一种光学触控装置,适合与一触控面结合使用,且其包括:一控制单元;以及一第一至一第四光学获取单元,该第一至该第四光学获取单元耦接该控制单元且设置于该光学触控装置接近该触控面的一侧,用以获得至少一光学感应数据,其中该第一及该第二光学获取单元设置于一第一区域,该第三及该第四光学获取单元设置于一第二区域,该触控面依据该第一及该第二区域的位置而区分为一第一子触控区、一第二子触控区及一第三子触控区,该第一及该第三光学获取单元朝向该第一子触控区,该第二及该第三光学获取单元朝向该第二子触控区,且该第二及该第四光学获取单元朝向该第三子触控区,其中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第一至该第四光学获取单元所获取的多个光学感应数据以计算该触控面中的至少一触控点,该第一至该第四光学获取单元与该触控面分别相距一预设距离且依据一预定角度而设置,该第一至该第四光学获取单元各自的一触控涵盖区域依据该预设距离以及该预定角度来获得,且该触控涵盖区域与该预设距离为正相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中该触控涵盖区域以该预设距离、该第一至该第四光学获取单元各自的一视场角度以及该预定角度来计算得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中该触控涵盖区域以下列方程式计算: w = h a · [ tan ( FOV 2 - θ a ) + tan ( FOV 2 + θ a ) ] ]]>其中ha是该预设距离,θa是该预定角度,FOV是该视场角度,w是该触控涵盖区域。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中该触控涵盖区域的该视场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触控装置,其中该触控涵盖区域至少大于该触控面的尺寸。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触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彦廷陈裕彦黄博亮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