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对地距离测量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81560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线对地距离测量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利用一激光雷达进行扫描,获取对输电线路的激光扫描角度数据和每一激光扫描角度数据对应的激光测量数据;根据所述激光器的高度、所述激光扫描角度数据和每一激光扫描角度数据对应的激光测量数据,获取输电线路对应的三维空间的点云数据;利用所述输电线路对应的三维空间的点云数据,测量所述输电线路对应的三维空间内各种地物到所述输电线路中的导线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可靠、安全、非接触式的激光雷达扫描对输电线路及周围环境进行三维重现,从而测量各种地物到所述输电线路中的导线的距离,提高了输电线路巡检的工作效率,保障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防止了其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カ输电网
,尤其涉及一种导线对地距离测量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当今低碳经济环境背景下,人类社会对能源、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在电力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用户对电能可靠性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下,要求未来的电カ供应必须更加安全可靠,能够适应高度市场化的电カ交易的需要以及适应客户的自主选择需求,能进ー步提高庞大的电网资产利用率。为此,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不同国家和组织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建设灵活、安全、清洁、经济、友好的智能电网,将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木、传感测量技术、分析决策技木、自动控制技术和能源电カ技术相结合,形成新型的现代化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又称“电网2.0”,其特点之一是:自动实时的掌控电网系统安全运行状态,能够及时发现故障点,快速诊断故障原因,并消除故障隐患,实现电网系统的自我恢复,以避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能够抵抗自然灾害、人为的外力破坏等情况,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线路走廊内的地形地貌状况以及地物都会对线路的布设和安全运行产生重大影响,是输电线路设计和管理最为关注的区域。在现代智能电网建设中,电网规模的急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线对地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对地距离测量方法,包括:利用一激光雷达进行扫描,获取对输电线路的激光扫描角度数据和每一激光扫描角度数据对应的激光测量数据;根据所述激光器的高度、所述激光扫描角度数据和每一激光扫描角度数据对应的激光测量数据,获取输电线路对应的三维空间的点云数据;利用所述输电线路对应的三维空间的点云数据,测量所述输电线路对应的三维空间内各种地物到所述输电线路中的导线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对地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对地距离测量方法,包括: 利用一激光雷达进行扫描,获取对输电线路的激光扫描角度数据和姆一激光扫描角度数据对应的激光测量数据; 根据所述激光器的高度、所述激光扫描角度数据和每一激光扫描角度数据对应的激光測量数据,获取输电线路对应的三维空间的点云数据; 利用所述输电线路对应的三维空间的点云数据,測量所述输电线路对应的三维空间内各种地物到所述输电线路中的导线的距离。2.按权利要求1所述导线对地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干, 所述输电线路对应的三维空间的点云数据包括输电线路走廊地形、地物和线路设施设备空间信息;其中,所述线路设施设备空间信息包括:杆塔、绝缘子串挂点位置、导线弧垂。3.按权利要求1所述导线对地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干, 所述输电线路对应的三维空间内各种地物包括:树木、房屋、交叉跨越线。4.按权利要求1所述导线对地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干, 所述获取输电线路对应的三维空间的点云数据后,对所述输电线路对应的三维空间的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错误和异常的点。5.按权利要求1所述导线对地距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干, 所述获取输电线路对应的三维空间的点云数据后,对所述输电线路对应的三维空间的点云数据进行分类处理, 并利用分类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空中三角測量,形成正射影像图,建立三维地形模型。6.一种导线对地距离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对地距离测量系统包括: 激光雷达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源高安洁曹向勇于洪亮解玉文陈垚李红旗郭志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